广东首个!梅州成功创建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

广东首个!梅州成功创建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
2023年01月31日 14:13 羊城晚报掌上羊城

近日,文化和旅游部公布了第二批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名单,客家文化(梅州)生态保护区名列其中。经过十多年的不懈努力,客家文化(梅州)生态保护实验区成功通过验收,成为目前广东首个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

梅州东山书院 何志林 摄梅州东山书院 何志林 摄

梅州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东亚文化之都,享有“世界客都”“世界长寿之都”等众多美誉。据统计,祖籍梅州的海外华人、华侨和港澳台同胞达700多万人,遍布80多个国家和地区。

蕉岭长潭旅游区 梁伟龙 摄蕉岭长潭旅游区 梁伟龙 摄

客家文化(梅州)生态保护实验区于2010年5月获批设立,总体规划于2017年5月获批实施。保护区覆盖梅州市全境8个县(市、区),面积1.58万平方公里,划定大埔县、梅江区、梅县区和兴宁市为重点区域,平远县、蕉岭县、丰顺县和五华县为一般区域,实行区域保护。

梅江夜景 何志林 摄梅江夜景 何志林 摄

多年来,梅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文化生态保护工作,秉持“保护优先、整体保护、见人见物见生活”建设理念,围绕“遗产丰富、氛围浓厚、特色鲜明、民众受益”建设目标,全力推进实验区建设,推动客家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梅州成立市级实验区管委会,8个县(市、区)建立相应的管理机构,形成市管委会+大埔县示范区管委会、其他县(市、区)管理中心的“总分馆”模式。

梅州客天下景区 景区供图梅州客天下景区 景区供图

在创建过程中,梅州充分发挥非遗资源优势,推动文化创意、文化活动、演艺精品进校园、进景区、进展区,精心打造“客都文化公益讲堂”“周五有戏、相约周六”等文化惠民金字招牌;并以客家非遗为题材,创演《春闹》《林风眠》等一批具有岭南气派、客家风格、梅州特色的精品力作,助力人文湾区建设。同时,设立非遗扶贫就业工坊,大力推进“粤菜(客家菜)师傅”工程,带动贫困户脱贫,全力助推乡村振兴。

国家级非遗——埔寨火龙 丘锐妮 摄国家级非遗——埔寨火龙 丘锐妮 摄

据悉,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的成功创建,标志着保护区建设进入了一个崭新阶段。今后,梅州将把客家文化生态保护融入建设赣闽粤原中央苏区对接融入粤港澳大湾区振兴发展先行区中,持续深化客家文化生态保护区整体性保护,大力推进客家文化活态传承,精心打造客家非遗文创品牌,推动文旅深度融合发展,深化对内对外交流合作,力争建成全国客家文化生态保护示范区。

来源 | 羊城晚报、金羊网、羊城派

文字 | 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丘锐妮 通讯员 李沈阳 古仕豪 温晓峰

编辑 | 天骄

校对 | 潘丽玲

审核 | 艾渝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梅州市 生态保护 广东省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7X24小时

  • 02-06 利尔达 832149 5
  • 02-02 驰诚股份 834407 5.87
  • 01-31 亿道信息 001314 35
  • 01-31 阿莱德 301419 24.8
  • 01-31 新赣江 873167 9.45
  • 产品入口: 新浪财经APP-股票-免费问股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