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书签 Ctrl+D将本页面保存为书签,全面了解最新资讯,方便快捷。 您也可下载桌面快捷方式。点击下载 | 新浪科技 | 新浪首页 | 新浪导航

薇娅也没护身符

2021-12-21 08:46:59    创事记 微博 作者: 数字力场   
视频加载中,请稍候...

  欢迎关注“新浪科技”的微信订阅号:techsina 

  文/佘宗明

  来源/数字力场(ID:shuzilichang)

  这几天的热点,大致可以归为两句话:

  王力宏无力,李靓蕾挺靓。

  黄薇很「微」——微小的微。

  即便她身上被加诸的光环一大堆:

  带货女王,第十三届全国青联委员,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全国三八红旗手,2020中国经济新闻人物,2021年度网络诚信宣传大使,中国农民丰收节推广大使,《时代》杂志百大影响人物……

  可这些经不起一击。

  一句「逃税」毁所有。

  再回头是百年身。

  远看范冰冰,近看雪梨——「有前科」三个字意味着什么,已经不用多说了。

  人民日报都说了:法律亮剑既不会「微」,也不会「哑」。

  法律不微人自微,法律不哑人终哑。

  直播间被封,微博被封,短视频号被封,就是注解。

  对薇娅们来说,最怕的未必是被罚上十个亿,而是被罚之后被封杀。只要没有「法外加罚」,没有「喊打喊杀」,就不是最坏的结果。

  薇娅逃税被罚,还顺带着将一个结论摆在了公众的面前:

  直播带货,衰于2021。

  01  

  薇娅因逃税被通报,究其震撼力,不逊于王力宏「优质偶像」形象的全面坍塌。

  她逃税,并不令人意外。

  她被通报,才让人意外。

  意外与不意外,背后都对应的复杂的现实。

  它复杂到只能用胡锡进的「老胡忍不住啰嗦几句……虽然……确实存在部分……但是呢……最后老胡要呼吁……」句式去概括。

  这些现实,坐落在时代墙角下,处于灰度空间中,跟「打倒那个有钱人」的声音糅在一起,合成了「复杂中国」的镜相。

  02  

  说薇娅逃税不令人意外,是因为偷税漏税是直播圈潜规则。

  是主播们都品行不端吗?

  并不是。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直播圈的避税逻辑撞上了财税合规性审查强化的铁板。

  之前「按经营所得税or个人所得税」纳税的两可+高税率低执行率模式的改变+税收核查手段从「以票控税」到「以数管税」的转变+「税收洼地」的避税作用失效+查税的溯及既往等铁拳祭出,相当于降龙十八掌+九阴真经+乾坤大挪移等神功结合,能不击倒一片吗?

  「金税四期」一来,更是也应无计避征徭。

▲金税四期,感受一下?▲金税四期,感受一下?

  你说主播收入构成多元,包括打赏收入、平台或经纪公司分成收入、劳动报酬收入、广告收入等,会增加查税难度?

  「非税」业务全面监控+银税信息共享+「云化」打通等,给你整得明明白白。

  你想把公司注册在鄂尔多斯、崇明岛,或想用设个人独资公司的方式,避开高达45%的个人所得税超额累进税率?

  不好意思,税收大数据分析评估模型不答应。

  本质上,是税收征管系统的气候变了,而直播行业的体感温度还没及时做出反应,与之存在温差。

  而合理避税与非法逃税的隔离带,也消失了。

  按照薇娅老公的说法,他们先前的财务团队税务统筹存在问题,之后请到更专业的财务团队后,自2020年11月起就已经在按45%的税率缴税,并主动补缴此前的不合规税款。

  他们或许冀望「亡羊补牢,犹未晚也」,可现实已经给出了不一样的答案。

  不能说薇娅「犯了天下主播都会犯的错」,但毫无疑问,她犯了天下主播容易犯的错。

  03  

  说薇娅被点名通报让人意外,则是因为她的身份有些「特殊」。

  薇娅不是雪梨。

  她是带货界TOP2、头部中的头部,跟李佳琦分别占据了直播带货领域的半壁江山。雪梨虽然也能排进前三,但跟薇娅的身量差了不止一点半点。

  薇娅被罚,对整个直播行业的震动可想而知。在「稳预期」成了当务之急的当下,拿她开刀,恐怕需要行业稳定性、就业辐射力、粉丝接受度等多维的考量。

  毕竟,这会催生许多「覆巢之下,安有完卵」的想象:薛定谔的铁锤,是瞄准直播行业了?

  薇娅更非常人。

  无论是全国青联委员,还是抗击新冠疫情全国三八红旗手,都是她身上的软猬甲。帮多地疫后重振、助力乡村振兴,也是以正能量方式交上了投名状。

  在咱们这,被视作正面典型,被各种荣衔加身,就相当于接种了政治疫苗,意味着安全性指数级提升,「负面舆情免疫力」也会增强不少。

  从情理上讲,对一个有地位、有名气、有觉悟、有影响力、帮中西部地区卖了逾8亿元农货的顶级主播说OUT,并不是件容易的事。

  就在1个多月前,消息称直播行业将迎来税务大整顿,薇娅将被波及时,她所在的谦寻控股内部人士还回应称:「假的,不是我们,别相信。」

  事实上,在「上千名网络主播主动补缴税款」的补税潮中,薇娅的名字完全可以隐于其中——不点名,不通报,她的带货生涯就能继续走下去。

  可她还是被点名通报了。

  挺耐人寻味的。

  只能说:杀鸡儆猴,虽迟但到。

  她的盔甲,终究没挡住查税之刃。

  你也可以切换到专家解读视角: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谁都没有法外特权。

  04  

  薇娅被罚,是个标志性节点。

  有人说,如果说,2020年是「直播带货元年」,那2021年就是「直播带货规范之年」。

  这分析……挺正确。

  规范的另一面是约束。

  对于约束的箭头所指,乐观者可以谓之「野蛮生长乱象」,也有人认为是「设限」。

  针对直播带货领域的不少乱象,如虚假宣传、刷单炒信等,规范自在情理之中。

  但现在的规范,显然是全方位的。

  以往的灰度容忍空间被清理了,监管的眼里越来越容不得「沙子」。

  几乎没什么不合规行为,能逃过整顿之手。

  许多人会将这类合规监管置于「共同富裕」的框架下打量,而不只是置于纯市场视角下审视。

  依他们之见,直播带货是「挣快钱的行业」,身处这样的行业还钻空子套利,是站着「共同富裕」的反面。而当直播带货的造富效应跟某些乱象扭结在一块时,它必然进入监管射程。

▲此前因逃税被罚的两位头部主播——雪梨、林姗姗。▲此前因逃税被罚的两位头部主播——雪梨、林姗姗。

  此类分析,侧重的是Why。但对直播行业而言,眼下更要紧的也许是How。

  目前看,一旦整治之锤落下,碎掉的远不只是泡沫。

  科技作者倪叔就在《聊聊我所亲历的主播查税事件》中说道:补税风波直接冲击了直播电商的商业模式。

  在他看来,税+货款+运营成本+主播成本,会轻易让那些「货品播一体」的直播企业资金流断裂。

  利润率+现金流能否承受现有税负,会成为攸关直播行业生死的命题。

  即便能承受得起,主播们由「坑位费+佣金+商品折扣」得来的收益也会被大幅压薄。

  由此而来的,是直播带货的创富效应渐次消失。

  05  

  直播带货,衰于2021,原因不止于此。

  我此前在《主播无「主」》中就写了:

  当不少新品牌拿VC的骨头去给主播们熬油时,当品牌商在「主播赚真金白银,消费者薅羊毛,自己赚曝光度,平台们抽税」利益分配格局中的亏损无法通过复购与溢价得到代偿时,当头部主播要的「最低价」破坏了品牌商统一的价盘管理时,主播们跟平台、品牌方的博弈局面势必会迎来新一轮洗牌。

  主播与商家的利益诉求裂缝会扩大。

  头部主播的主导权会被撼动。

  这是直播行业的深层次危机。

  如今,直播行业就到了「薇」机四伏、「琦」虎难下之时:他们的不可替代性,已遭到品牌自播的侵蚀。

  而查税风波,正加剧这重危机。

  跟去年的此时相比,直播行业的境遇可以用一句话形容——

  秋风萧瑟今又是,换了人间。

  06  

  回到薇娅逃税问题上。

  本杰明·富兰克林说过:「世界上只有两件事是不可避免的,那就是税收和死亡。」

  但在舆论场中,税收跟死亡问题是连着的——你逃了税,就该狗带。社死、封杀、遭唾弃,拿走拿走别客气。

  随着警钟敲下,薇娅迎来了人生的艰难时刻。

  这位从「打工女孩」变为「逐梦演艺圈」的女歌手再逆袭成带货女王的「新时代新青年」,可能一夜回到逆袭前。

▲薇娅的一堆头衔,也未能成为她的护身符。▲薇娅的一堆头衔,也未能成为她的护身符。

  她不得不咽下很多苦果。

  包括网民对她「被罚13.41亿」的羡慕嫉妒恨。

  俞敏洪曾说过:「直播也是不容易的。我知道薇娅、李佳琦一直播就是十几个小时甚至20个小时,没日没夜地选品,没日没夜地努力,所以其实没有一项行业是好做的。」

  但围观群众看到的,只有「被罚13.41亿」连着的财富想象空间。那种「眼见她起高楼,眼看她楼塌了」的快感,也会倾泻而出。

  围观「杀富」,老爱好了。

  07  

  颇堪寻思的是,在薇娅被点名通报后,有人转发了一张图,上面写着——

  转发这个罗永浩,他就能不进入你所在的行业,保一方平安。

  真不带这么黑罗永浩的。

  真要论「风口杀手」「行业冥灯」,又哪轮得到罗永浩呢?

  ✎作者 | 佘宗明

  ✎运营 | 李玩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立场。)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