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书签 Ctrl+D将本页面保存为书签,全面了解最新资讯,方便快捷。 您也可下载桌面快捷方式。点击下载 | 新浪科技 | 新浪首页 | 新浪导航

当硅谷码农还在吃着火锅唱着歌,工作已经快没了

2021-07-16 10:06:58    创事记 微博 作者: 硅星人   
视频加载中,请稍候...

  文/Juny 编辑/Lianzi

  来源/硅星人(ID:guixingren123)

  加州重启之后,在家憋了一年多的硅谷程序员们也开始倾巢而出纷纷计划着出游了。去太浩湖划船、去Napa品酒、去海边小镇度假、摘樱桃、爬山……所有好玩的、能玩的全都被提上了日程。

  经历了疫情,程序员们的小日子过得似乎还比之前更加舒爽了。伴随着远程工作和混合办公的兴起,很多人的工作时间变得比疫情前更加灵活——以前没有大小周、不用996,现在甚至连上下班通勤都不需要了,过着在家躺着办公的神仙日子,一些公司甚至开始实行四天工作制。

  不得不说,年薪几十万美金,还有机会财务自由的硅谷程序员们的生活是让人羡慕的。

  然而很多人并没有觉察到,在这样明媚光鲜的生活之下,如今正在涌动着一股暗流——硅谷的高薪工作机会已经被越来越多的科技公司转移出硅谷。属于硅谷程序员的工作机会正在变得越来越少。

  |灵活办公的背面:硅谷的岗位正在外流

  经历了一年多的居家办公摸索之后,科技公司们最近关于未来远程办公、混合制工作接二连三的表态,不由地让硅谷程序员们乐开了花。

  比如,谷歌在上个月宣布60%员工不必每日去公司办公,可以自主选择某几天去公司;Facebook表示未来5-10年,公司50%以上的员工将居家办公;Twitter不断退租办公楼,大力推行永久居家办公;微软正式进入混合办公时代……

近期部分科技公司关于居家办公的表态,图片截自于CNBC、Business Today近期部分科技公司关于居家办公的表态,图片截自于CNBC、Business Today

  不用挤早晚高峰,不用打卡,没有办公环境的约束,甚至都不用955,想想就让人身心愉悦。而当听到科技公司们说“我们将为员工提供更多灵活性,让他们自己决定在效率最高、最舒适的地方工作”时,程序员们更是庆幸自己当初来到了硅谷这个“天堂”。

  是的,很多人现在正沉浸在灵活办公的“糖衣炮弹“之中,却并没有发现自己的蛋糕已经被分走了。

  “我们组已经有3个月没有在硅谷放出新岗位了,但在去年几乎是每个月都会有不少。”一位在电商巨头工作的硅谷工程师告诉硅星人。而没有放出新岗位并不是因为需求降低了,而是岗位都被放在了硅谷之外的地区。

  “Manager告诉我们,现在硅谷这边,除非是现有团队中有人离开,否则是不会再新设岗位的。”他补充道。

  这并不是个例。据在加拿大温哥华的工程师Alex表示,虽然他所在的科技公司总部在旧金山,但自2021年以来,公司的新增技术岗职位有三分之二都被放在了加拿大办公室。而在加拿大招的工程师,基本都是以远程工作的形式加入美国团队。

  比如Alex的Manager就在硅谷,而他和其他团队成员都在温哥华,他们已经以线上协作的形式工作了一年多,工作推进的非常顺利。最近,他明显感觉到公司的技术大本营有往加拿大转移的趋势。

  “5月份的时候我们就已经退租了旧金山的办公室。从内网来看,现在在硅谷地区招聘的大部分都是市场和财务相关的岗位。新增技术岗位基本都放在了温哥华,另外印度和日本分公司的技术职位也在变多。”

  技术岗位从硅谷外流,正在从个体公司的转变逐渐发展成一种的趋势。据圣何塞的智库 Joint Venture Silicon Valley 日前发布的研究报告:2018 年,硅谷15家规模最大的科技公司位于旧金山湾区的劳动力占全美的28%,但这一比例在 2019 年降至 26%,到 2020 年降至 24%。而在全球层面,这些科技公司在 2018 年位于湾区的劳动力占全球的16%,2020 年则已经降至为 12%。

图片截自于Joint Venture Silicon Valley研究报告《Silicon Valley Index 2021》图片截自于Joint Venture Silicon Valley研究报告《Silicon Valley Index 2021》

  这将直接导致的结果是,在硅谷就业的科技从业者还是那么多,甚至源源不断的有人来,但工作机会却在变少——分蛋糕的人的变多了,蛋糕却越来越小。

  要知道,硅谷程序员们以前几乎不会有失业烦恼,毕竟可选择的机会太多,猎头的邮件总是接连不断,还盛行着“3年一跳槽,工资翻一番”的说法。很多人就算被裁员了也毫无压力,甚至会拿着丰厚的离职包先玩个半年,休息好了再找下家。因为大家都知道,在硅谷这个地方,有点工作经验的程序员可都是“香饽饽”。

  然而,科技在依靠着程序员们飞速发展的同时,也让他们被科技所抛弃的风险变大。

  经历了疫情,科技公司们开始发现地理位置已经不再是科技生产力的决定性因素。那么,这些盘踞在硅谷、成本高昂的程序员们还是自己唯一的选择吗?答案显而易见,用脚投票的资本自然会选择性价比更高的方案。

  |“分散化”的硅谷,湾区不再独占鳌头

  过去科技公司在硅谷需要付出的人力成本有多高呢?根据美国招聘网站Hired的数据,在疫情爆发之前,硅谷地区2019年的科技从业者的人均收入为14万5千美元,居全美首位。而当年,德州奥斯丁的科技人员人均收入平均值为12.5万美元,加拿大多伦多的平均值为7.4万美元,法国巴黎才6万美元。

  也就是说,硅谷地区的人均工资水平高出了其他地区的16%-140%不等。而当这个幅度被应用于大量就业者之中,再加上各种用人成本和税收因素,这对科技公司来说并不是一个小数目。

图片截自于Hired 2019年科技薪酬报告图片截自于Hired 2019年科技薪酬报告

  显然,如果一个雇员能够在其他成本更低的地方创造出跟在硅谷的雇员一样的价值的话,那这肯定是科技公司喜闻乐见的事情。而疫情的到来,大大加速了这一愿望的实现。

  经历了疫情初期的混乱之后,科技公司逐渐适应了远程办公的新模式。他们发现,即使是雇员们没有到硅谷的办公室工作,公司照样正常运转,甚至业绩比疫情前还更好了。既然如此,他们的眼光也不必只聚焦在硅谷的这些“吞金兽”上,除了这棵树,还有整片森林可供选择,而且质量也不见得比硅谷的人差。

  因此,在硅谷之外,本土的奥斯丁、丹佛,海外的加拿大、印度、日本、以色列等城市都变成了科技公司招人的新落脚点。而过去一年多来,这些地方的新增科技职位数量和工资水平都在快速提升,并把硅谷远远地甩在身后。

  数据显示,2020年,硅谷前15大科技公司在奥斯丁、丹佛、萨克拉门托的科技就业增长都在14%以上,而硅谷的增长仅仅只为3.7%,高出了硅谷近4倍之多。

图片截自于Joint Venture Silicon Valley研究报告《Silicon Valley Index 2021》图片截自于Joint Venture Silicon Valley研究报告《Silicon Valley Index 2021》

  2021年这样的趋势似乎还在继续。根据CompTIA网站的月度统计数据,纽约市3月份招聘了约 1.9万名科技工作者,比前2月增加了近 3200 人。达拉斯发布了大约 1.3万个科技职位,比2月增加了 1872 个。此外,亚特兰大、奥斯丁新增科技职位都在1万个以上,月度增幅在1000个以上。

  反观硅谷地区呢?科技重镇圣何塞的3月发布的科技职位只有不到9000个,不增反减了近100个。旧金山的职位发布为 1.16万个,比二月减少了1006 个。

  除了分散到其他城市外,科技公司还把触角伸向了美国之外,在一些用人成本更低的区域建立招聘站点。

  根据加拿大创新经济委员会的统计,2020 年加拿大STEM 相关岗位就业人数增加了 8.7%。在疫情期间,谷歌、亚马逊在失业潮中逆流而上,带头在多伦多和温哥华扩大总部规模,开设新办公室招募本地科技人才。

  
从今年年初开始,从老巨头Facebook、Twitter到新秀Slack、Coinbase等,很多硅谷一线科技公司都在加拿大开启或扩大了远程工作职位的招聘——不设办公室,直接在家开工。

硅星人此前总结的部分硅谷公司近期在加拿大放出的远程工作职位情况硅星人此前总结的部分硅谷公司近期在加拿大放出的远程工作职位情况

  除了加拿大,在印度、欧洲等性价比更高的地方建立人才雇用中心也都被科技公司们提上了日程。而伴随着这些工作外流的,还有工资涨幅的相对走低。过去硅谷的工资涨幅可谓是傲视群雄,但现在却已经开始在区域排名中垫底。

  在Hired发布的2020年科技从业者工资报告中,硅谷地区的工资涨幅为7%,而奥斯丁、多伦多的涨幅都为10%,丹佛、伦敦的涨幅为9%,硅谷的涨幅在热门区域中仅仅只高于西雅图。而此前硅星人也曾报道过,最近一段时间,在硅谷岗位大量新增远程工作岗位的冲击之下,加拿大本土科技公司集体涨薪现象的出现。

  可以说,硅谷科技公司的“肥水”已经伴随着远程工作流向了“外人田”。但很多工程师们还浑然不知,仍然沉浸在硅谷科技一片繁荣的幻象里。

  硅谷会衰落吗?也许不会。大公司们在这里根深蒂固,科技创新的土壤依然肥沃,它仍然掌握着极强的科技话语权。但在未来,硅谷科技公司的发展壮大一定要与硅谷本地的科技从业者有关吗?可能也并不见得。

  当我们朝着后疫情时代走去,一个需要认真思考的新问题摆在了硅谷程序员们面前——当科技工作逐渐脱离了地域的束缚,我是否还是那个不可替代的人?

  注:封面图截自于《让子弹飞》电影,版权属于原作者。如果不同意使用,请尽快联系我们,我们会立即删除。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立场。)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