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关注“创事记”的微信订阅号:sinachuangshiji
文/方浩
来源:接招(ID:itakethat)
往年车展都是看车模、看大腿,今年上海车展是看露大腿的上访群众。
最先上台的是一位特斯拉女车主,站在车顶上,身穿白色T恤,控诉特斯拉“刹车失灵”,随后被保安拖走;接着卡罗拉、沃尔沃展台也相继出现维权女车主。正应了那句老话儿:惹谁也不能惹女司机。
被群众盯上的车企都是一水的国外品牌,既有传统车企,也有新能源车企。中国车企的主场优势还是很明显。
无论是中国传统车企还是新能源新贵,哪家产品没有出过问题?只能说,现在的特斯拉太树大招风了,而树大招风的背后是不懂中国。
一是不懂与中国用户打交道。以为自己品牌很牛,把车主真当成了粉丝,以上帝视角处理各种危机。在众目睽睽之下让两个精壮大汉抬走一位女车主(不管此人的诉求、目的何在),怎么说都是一种败笔。
二是不懂与中国媒体打交道。特斯拉现在中国的竞争对手,不是当年那些在技术上有求于外资的国企。几乎所有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创始人都是互联网背景出现,他们能活到今天,都是经过了多年的炮火洗礼,无论是正面公关还是危机公关,早就成精了。
特斯拉目前在中国的境遇,很像十几年前国外互联网巨头在华的处境:自以为产品性感、代表了这个星球上最先进的生产力和先进文化,可以在中国战无不胜。
但想想当年武装到牙齿的eBay、亚马逊、MSN、谷歌……哪个不是败走麦城。
现在的中国新能源车企,至少在抢用户和媒体关系上依然体现出中国互联网公司的那股狠劲儿。过去几年在中国市场的大卖,让特斯拉以为这也是一个喝咖啡的国家,但它忘了,这里也喝茅台、普洱甚至吃大蒜。车展可以是T台,也可以是战场。
汽车行业正在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从燃油车到电动车,是游戏规则的改变。当年中国汽车市场开放门户,指导原则就是市场换技术。但这多年下来,市场给了国外车企,技术并没有落地生根。
一个主要原因就是,传统车企的核心技术与品牌是高度绑定的。中国企业跟大众合作,就只能用大众的发动机;跟通用合作,就只能用大众的发动机;跟丰田合作,就只能用丰田的发动机……
但新能源汽车时代,最核心的技术不再是发动机,而是电池、芯片。这些核心技术不再与汽车品牌高度捆绑,而是变成了供应链的一部分,进入门槛被大大拉低。国外新能源车企不再需要与中国车企结盟,中国新能源车企更不需要依赖国外车企。
这就变成了当年中外互联网巨头的较量:不存在核心技术的限制,你懂的模式我也懂,你造的产品我也能造,你不懂的玩法我比你更懂。
马斯克也是互联网老炮,他可能会懂当下这些造车的中国互联网老炮,但不一定懂中国。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