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书签 Ctrl+D将本页面保存为书签,全面了解最新资讯,方便快捷。 您也可下载桌面快捷方式。点击下载 | 新浪科技 | 新浪首页 | 新浪导航

网易云给酷狗拜年,没安好心?

2021-02-03 12:03:37    创事记 微博 作者: 刺猬公社   

  欢迎关注“创事记”的微信订阅号:sinachuangshiji 

  文/欧阳

  来源:刺猬公社(ID:ciweigongshe)

  原创的灵韵在工业社会丧失得十分彻底。

  2021年2月2日上午,网易云音乐向酷狗音乐致了一份特殊的问候。

  在这份《关于给酷狗“山寨办”团队申请年终奖励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中,网易云音乐“阴阳怪气”地罗列出酷狗音乐种种抄袭行为,称酷狗音乐将网易云音乐“一起听”和“云贝推歌”功能“酷狗化”,达到了“像素级致敬”的程度。

  “千言万语一句话,对于酷狗对网易云音乐的肯定,我们也表示充分的肯定。” 网易云音乐在《建议》最后写道。

网易云音乐发布的微博网易云音乐发布的微博

  网友们对这种互撕戏码一向感兴趣,话题“网易云音乐称酷狗抄袭”迅速登上热搜榜,引发许多讨论。

  就在网易云音乐发出《建议》的十分钟前,酷狗音乐还在官微上推广“酷狗跟听”功能,鼓励用户在“只想跟你听”话题下发布跟听截图以获得明星签名照。推广微博下,网友们调侃:“隔壁网易云音乐在给你拜年呢。”

  这场抄袭争端究竟从何而来?App抄袭真是一个圈吗?

  谁山寨了谁?

  按照网易云音乐《建议》中的说法,抄袭始于2020年4月份上线的“云贝推歌”,通过这一功能,粉丝可以用“云贝”为喜爱的音乐进行推广和支持。

  三个月后,酷狗音乐“音乐推”功能上线,同样是使用“推币”对音乐进行推广,网易云音乐发现,“酷狗音乐推”的入口位置、推歌交互形式、设计样式、布局及购买玩法等都与“云贝推歌”高度相似。

《建议》原文部分《建议》原文部分

  而之后的“跟听”,在网易云音乐看来,则是“对网易云音乐‘一起听’的模仿到了像素级的地步”。

  网易云音乐的“一起听”上线于2020年7月,“酷狗跟听”则是在2021年1月底才上线。根据网易云音乐在《建议》中展示的截图,“跟听”与“一起听”的种种展示形式、动画都极其相仿。

  酷狗新版本上线一周后,网易云发难,直指“跟听”和“音乐推”两个功能抄袭。

  2月2日下午,一张“酷狗音乐副总裁谢欢朋友圈”的截图开始在微信群中流传。截图中谢欢表示,“原来我06年做的QQ一起听功能,竟然有如此深远的战略意义,找到当年的需求文档回味下,我能不能告别人山寨了我呢?”

网传谢欢朋友圈截图网传谢欢朋友圈截图

  晚上18点35分,酷狗音乐官微发文回应,称网易云音乐所提到的两大功能早已被其申请专利,并贴出相关文件进行证明,言下之意,酷狗方并不认为自己存在抄袭行为。

  大厂间产品抄袭的问题不是第一次出现,而像这次一般不留情面的程度却是少见,双方官微都进行了正式的质疑与回应,火药味弥漫,关注度极高。

  然而,当重点落在“谁先设计出来”上时,讨论就已经变味。许多博主在相关话题下发博,称“网易云强调的是UI设计”,认为酷狗音乐是在“偷换问题”。

  App抄袭已是市场顽疾,移动互联网发展的早期,抄袭问题便已引起了许多关注。2012年4月12日,网易发表声明称,遭到腾讯新闻客户端全面抄袭,要求腾讯将产品从苹果应用商店下架。仅仅过了4天,大众点评网对外宣布,网易上线不久的移动客户端“饭饭”大量抄袭来自大众点评的内容,要求网易将“饭饭”下架。有数据称,在被人们熟知的77款App中,有73款App存在被抄袭以及著作权被侵权的严重问题。

  肆虐的抄袭之风

  根据法律博主“司法小秤砣”的判断,从法律角度看,酷狗音乐方是否存在著作权侵权,还需要从专业角度对其独创性进行判断。

  各个App间的功能设计“相互借鉴”,交互形式“惊人雷同”,在软件市场早已是随处可见的事实。

  要说“抄袭”,或许还真扒不出几个清白的软件。作为全球知名的社交软件,2021年1月初,由于涉嫌抄袭意大利App“Faround”创建的“附近”功能,Facebook被判决380万欧元的赔偿。国内外软件市场的抄袭种种,不一而足。

  回过头看网易云音乐本身,其早期的很多歌单被曝出是从虾米音乐上扒来的,“一起听”的类似功能可以追溯到QQ群聊中的“一起听歌”功能,以及疫情期间火爆的软件“微光”。

  不过,很多用户对于App抄袭也并不敏感。

  在相关微博话题下的讨论中,不少微博网友表现出一种“无所谓”的态度:现在的App普遍都是抄来抄去,似乎抄袭这件事也见怪不怪、可以接受了。

  人们在评论区留下“谁送会员我就支持谁”的言论,怒斥“狗咬狗,一嘴毛”。

  铺天盖地的娱乐化话语之下,网易云的维权合理性甚至都被解构了。

  抄袭,以其低成本的特点肆虐于互联网市场,从内容到形式,原创的灵韵在工业社会丧失得十分彻底。

  开撕背后

  有网友在相关话题下发博:“表面上是网易云撕酷狗,实际上是阿里系和腾讯系的风云变幻。”用户们乐于见到大厂间battle,纷纷摇旗助阵。

  2016年,旗下拥有酷狗、酷我的中国音乐集团和腾讯集团宣布对数字音乐业务进行合并,成立 TME,即腾讯音乐集团。

  2019 年 8 月,网易云音乐获得了阿里巴巴、云锋基金等7亿美元融资。虽与阿里大文娱不直接关联,却也自此被人们视作归入阿里阵营。2020年8月5日,网易云音乐与阿里巴巴达成合作,网易云音乐黑胶VIP年卡权益正式加入阿里88VIP年度生态权益包。

  网易云音乐与酷狗音乐功能抄袭的背后,真正的焦点战争仍是音乐版权。

  依靠资本优势,腾讯体系下音乐软件拥有优于其他音乐软件的版权条件,腾讯以它一如既往的巨头姿态横扫音乐市场,将版权战争拉到了一个新的金钱高度,对其他音乐App造成了巨大的冲击。

  2018年2月,在国家版权局积极协调推动下,网易云音乐与TME达成音乐版权互授合作,互授数量达到各自独家音乐版权的99%。然而,那余下的1%才是流量的大头,腾讯音乐集团仍将周杰伦等歌手的独家版权握在手上,版权战争仍然持续。

  变灰的歌单让用户们选择离开。根据德本咨询的《2020年度在线音乐App排行》,2020年度,网易云音乐的用户活跃度排在第四,前三均是腾讯音乐集团的App。

  虽然网易云有其优秀的社区氛围与独特的“网抑云”梗,版权的硬伤还是将其拦在腾讯音乐集团门前,难以与之一战。

  两个音乐App撕得火热之际,不免有些念旧的用户思念起了即将关停的虾米音乐。优质的歌单,创意的交互画面,不错的社区氛围,即便如此,虾米音乐还是被阿里放弃,无数用户被流放。

  “精神难民”虾米用户们愤怒于虾米的离开,也只能无能为力的放弃,在他们眼中,虾米音乐成为了某种程度上的殉道者,捍卫了原创与音乐本身的神圣性。

  放弃虾米音乐后,阿里只剩下网易云音乐与腾讯TME正面battle。

  网易云手撕酷狗音乐背后,既是互联网音乐战场,又有两大集团间的相互试探。

  这场巨头间的音乐战争打得硝烟十足,但对于吃瓜群众而言,只有“哪家听歌送会员”才是最值得关心的。抄袭与否,倒并不是那么重要了。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立场。)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