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书签 Ctrl+D将本页面保存为书签,全面了解最新资讯,方便快捷。 您也可下载桌面快捷方式。点击下载 | 新浪科技 | 新浪首页 | 新浪导航

Sorry马斯克,这事儿关乎生命安全,必须支持何小鹏

2020-11-21 13:37:10    创事记 微博 作者: 量子位   

  欢迎关注“创事记”的微信订阅号:sinachuangshiji 

  文/雷刚 

  来源:智能车参考(ID:AI4Auto)

  两位车圈大佬,跨洋、隔空,跨平台,怼起来了。

  一边是马斯克,特斯拉话事人,就着一条中国智能汽车厂商新发布评论,而且杀人诛心,暗指抄袭,很不客气。

  另一边,小鹏汽车董事长何小鹏也不点名回怼,并且放话要让那个“西边的人”被中国自动驾驶打得找不着东。

  没错,关于马斯克和何小鹏、特斯拉和小鹏汽车,恩恩怨怨又更上一层楼。

  但这次,导火索是激光雷达

  就是马斯克极端不屑、特斯拉坚决不用,还放话“傻X才用,依赖激光雷达的人都注定失败”的激光雷达。

  小鹏宣布率先搭载激光雷达

  就在刚刚开展的广州车展现场,小鹏汽车这次依然有备而来。

  其董事长兼CEO何小鹏推出了新一代鹏翼版P7,两个版本,售价36.69-40.99万元,在车型竞争上进一步紧贴特斯拉产品线。

  但更重要的是,何小鹏透露,小鹏汽车下一代自动驾驶的软硬件体系将进行大幅升级,并带来包括控制域集成、算力量级、高精度定位、感知融合能力等多个方面的提升。

  而且官宣:小鹏汽车会在2021年——明年,率先在全球推出首款搭载激光雷达量产智能汽车。

  何小鹏还说,在现阶段激光雷达可以有效提升车辆的高精度识别性能、覆盖更多、更细节的使用场景并有效支持未来城市低速NGP功能的实现。

  虽然发布全程都没cue特斯拉,但大概了解马斯克或特斯拉自动驾驶方案的盆友,在何小鹏这“全球首款”、“激光雷达”、“量产”的关键词中,都能自然而然联想到大洋彼岸刚确诊新冠的马斯克。

  伊隆·马斯克,就是激光雷达的坚定反对者啊。

  而且由于特斯拉在新造车浪潮、智能汽车领域的地位,加之马斯克在火箭等创新领域的连续成功……

  即便激光雷达这事儿让自动驾驶技术圈diss不已,但汽车从业者、OEM厂商,都没有过旗帜鲜明地批评。

  所以这一次,小鹏汽车的官宣,算是打响了车圈反对特斯拉自动驾驶方案的第一枪。

  马斯克杀人诛心

  果然,都不用专门艾特马斯克……在家养病的他马上就有反应了。

  当ARK基金的分析师Tasha Keeney,把小鹏汽车这一新消息转到推特……

△左一Tasha Keeney△左一Tasha Keeney

  马斯克当即就着评论开炮了。

  然而有意思的是,马斯克并不是就事论事,评价激光雷达使用本身。

  他们(小鹏汽车)有我们旧版本的软件系统,但缺特斯拉新一代推理处理器。

  啥意思?

  杀人诛心啊。

  结合上下文和之前两方恩怨,这话里可藏着更多话呢。

  第一层,之所以小鹏汽车用激光雷达而特斯拉不用,是特斯拉有更先进的推理技术方案。

  第二层,特斯拉之前旧版本的软件系统,小鹏汽车那里有——但那是旧版本了。

  或许有些事你还没忘记。

  当时小鹏汽车高速发展,一度各种全球挖人找人,特斯拉不少华人工程师闻风而动,纷纷转投小鹏汽车。

  再后来,特斯拉还把其中一名离职准备加入小鹏的前员工告上法庭,声称其偷窃知识产权转投小鹏。

  然而至今也没有明确下文,特斯拉也没找到直接跟小鹏汽车相关的实证。

  倒是因为是民事诉讼,始终纠缠不清。

  后来还是何小鹏忍不住,配合调查多次求结果无果后,开始怀疑特斯拉是以民事诉讼为名,行打击竞争对手之实。

  总之,双方的恩恩怨怨,早已埋下。

  到了今年,特斯拉国产Model 3和小鹏汽车轿跑P7,更是在同一档价位上直接竞争、对决。

  双方开始更直接的利益肉搏战。

  为什么“激光雷达”点燃新战火?

  在这则马斯克“杀人诛心”的推特回复之下,围绕激光雷达的讨论再次被展开。

  我从未见过像一龙一样讨厌激光雷达的人。

  有网友回复说,但认为马斯克拒绝激光雷达依然是成本价格方面的考量。

  马斯克则回复,并不是自己对激光雷达有偏见。

  在自己旗下,SpaceX开发并使用激光雷达,在龙飞船上使用。

  但对于自动驾驶,激光雷达的作用,只是徒增海量但无用的数据。

  激光雷达在自动驾驶中的作用,雷达等其他传感器也能实现。

  而更早之前,在10月23日特斯拉Q3财报的分析师电话会上,马斯克还再次重申:

  即便激光雷达免费也不用……这一目标不会改变。

  然而,马斯克说是一回事,产品的实际效果却又是另一回事。

  在自动驾驶多年探索中,现在形成激光雷达、相机等多冗余方案,虽然不是金科玉律,但也并非没有原因。

  最关键的就是,不用激光雷达的自动驾驶方案,确实有明显缺陷。

  频发各种不可思议事故的特斯拉AutoPilot,早已不是个例孤例。

  比如今年6月,发生在中国台湾的事故:

  上午6点44,光线条件算不上极端,高速路上,特斯拉自动驾驶系统,“看不见”如此明显的侧翻大货车……

  以110公里的时速撞了上去。

  还有中国深圳的车主,搭载的是特斯拉最先进的FSD自动驾驶方案——号称可实现全自动驾驶能力,但对侧向大货车变道,毫无作为。

  另一位加州华人车主就更不幸运,2018年3月,Model X车主“自动驾驶”状态驶在101高速,后来离奇撞上水泥隔离带,车毁人亡。

  ……

  如此事故,不胜枚举。

  只是有些车主幸运,活了下来,还能维权或谴责特斯拉夸大其词的自动驾驶宣传。有些车主却再也无法开口。

  真真成了马斯克和特斯拉自动驾驶小白鼠。

  一直以来,特斯拉这套自动驾驶传感器方案,就被认为不够冗余、不过安全。

  但出于节省成本,马斯克始终坚持不用激光雷达,坚称视觉方案已经足够。

  所以即便FSD在芯片上提升,但传感器方案却没有变。

  依然坚持摄像头(8个)+ 超声波传感器(12个)为主。

  马斯克也多次表示,FSD可以让特斯拉车主能够从家中开车去工作,在途中几乎不需要驾驶员操作。

  目前,特斯拉也确实在自动驾驶能力上,提供了量产的体验,比如自主泊车、主动召唤、环路和高速上的车道保持和定速,甚至还有自主变道等能力……很多特斯拉车主,也乐于秀出各种场景下的表现。

  只是那些出事的“小白鼠”,却再也没有机会发声了。

  因为AutoPilot和FSD代表的自动驾驶落地路线,本身就有根植于人性的悖论。

  自动驾驶分级中,共分5级,级别越高,人类参与驾驶的程度就越低。

  特斯拉的AutoPilot,虽然特斯拉长期以“自动驾驶”对外宣传,但业界始终认为处于L2-L3之间,属于高级辅助驾驶。

  这种高级辅助驾驶可以帮助人类提升驾驶体验,但依然需要人类在驾驶中处于主导地位。

  矛盾之处也正是如此。

  一方面,特斯拉自动驾驶可以代人在一些场景下驾驶,但另一方面又要求司机在紧急情况下接管汽车。

  这就要求一个长时间放松的人,必须还要时刻专注在车程中。

  换一个更多人有过的经验,上课允许走神,但只要老师点名提问,就能马上给出答案。

  很多特斯拉车主的血泪经历说明,处于放松状态的司机,会看视频、会睡着,而且过度信任特斯拉视觉感知系统的能力。

  于是当“老师点名提问”来临,他们往往措手不及。

  然而,开车上路,事关生命安全,代价有时是极其惨重的。

  by the way,这么多次事故后,特斯拉没有一次受到过针对其系统的追责。

  因为特斯拉理由和逻辑总是“无懈可击”:

  后台数据显示,车主并没有及时接管汽车,事故之所以发生,是因为车主使用不当。

  没错,使用不当

  即便最近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介入,特斯拉宣布召回存在悬挂隐患的近3万辆进口Model S和Model X时,特斯拉递交给美国国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的信件中,也是表示车主使用不当

  车辆无需进行召回,因为车辆悬架并不存在缺陷,出现损坏并非质量问题,而是车主使用不当所造成的。

  所以一直以来,诸多真金白银购买特斯拉的车主,遭遇售后问题时,也基本求告无门——降价之类的,在安全和时候面前还算轻的了。

  只是如今,事情也在发生一些变化。

  随着中国智能汽车市场竞争加剧,更多国产玩家,正在加速以更大的诚意、更亲民的价格、更完善的售后服务,以及更重要是的对于自动驾驶安全的理念,分食市场……

  这也客观上逼迫特斯拉改变,在竞争和对比中,拿出更安全的方案和更好的诚意。

  所以,如果是这个角度来看,也不难理解为啥马斯克无法就事论事、就激光雷达论小鹏上马激光雷达了吧。

  小鹏这个举动,无疑于新开了一个灯塔。

  之前,汽车厂商们搞智能驾驶、自动驾驶,方案上都为特斯拉马首是瞻,大家都没有激光雷达方案。

  现在,小鹏汽车开风气之先,率先搭载激光雷达。用户市场上就会人心思动,在往后每一次特斯拉自动驾驶事故后,来自方案选择上的谴责,只会更汹涌。

  最后,虽然哪个方案更好更安全,现在还没有数据对比。

  但开车上路,事关生命安全,小鹏现在迈出这一步,必须支持。

  在一个成熟安全有共识的方案出现前,有选择有对比,是对用户最没坏处的选择。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立场。)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