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周建莉 实习记者胡朝辉 中国足球有黑哨,中国股市有黑嘴。黑哨是某些足球裁判,黑嘴是某些股评家。黑哨可以毁掉一支球队,可以毁掉中国足球。黑嘴毁掉的又是什么呢?现在让我们来看看他们到底有多大本事?又是怎样起的家?怎样赚的钱?
透视股评家
记者:记得曾有一个关于各职业在社会公众心目中的地位的民意调查,列举了社会上的十几种职业群体。出人意料的是股评家仅排在后三位,股评家的形象真的那样差吗?
被访者:这只要看看股评家的表现就知道了。今年的6月28日,据《证券之夜》栏目调查统计,81%的股评家看多;29日,76%看多;若再往前追溯,6月13日、11月23日,以及今年春节放假以前都是多数看多。但此后都出现了明显的深幅回调,其中春节后更是连续下跌了100多点。这难道还不说明问题吗?
记者: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偶然失误,也是可以理解的嘛。
被访者:这话不错。谁也不能保证每次都正确,股市的次级波动也是很难把握的。但是我前面提到的都是很关键的点位,以春节后为例,更是一次中级的回调。如果屡屡在关键时刻失手,那就很说明问题了。
记者:也有的股评家说自己之所以判断错误是因为有人反向操作,您怎么看这个问题?
被访者:这完全是自欺欺人。市场中的人形形色色,代表不同的利益。有人希望跌,同时也有人希望涨,不可能仅仅为了同你反向操作而牺牲自己的利益,或是改变自己的初衷。
记者:那如何解释“多数人的选择总是错的”这一怪现象呢?
被访者:一言以蔽之,就是多数的所谓的股评家缺少必要的专业素质。
记者:现在不是有从业人员资格考试吗?股评家不都是持证上岗吗?
被访者:这不是用考试所能解决的问题。高考中都存在一个“高分低能”的问题,何况资格考试才开展几年的时间,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记者:那您认为股评家应具有哪些专业素质?
被访者:简单的说,一个是具有基本面分析的能力,一个是具有技术分析的能力。据我所知,60%以上的股评家看不懂财务报表,更不用说行业分析和宏观分析。例如有的股评家在60元推荐四川长虹[微博],让股民进行长期投资。股市研究属于社会科学,不确定性很强,就技术分析来说,统计学可以说是股市预测的根本。但是许多股评家根本不懂统计学。至于最新的研究方法——“现代组合管理”,多数人则根本看不懂。
记者:那么股评家又是以什么作为荐股的依据呢?
被访者: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先举一个例子。去年当市场上大炒网络概念时,有的股评家在30多元推荐上海梅林,在40多元推荐中关村。他们的依据就是所谓的“市梦率”。就是市值同销售额的比值,他们的说法是,只要公司的销售额大,将来的发展潜力就大。这简直缺少基本的常识。没有哪家公司仅有销售收入,没有利润就可以生存发展。只讲收入,不提利润,证券投资岂不是完全成为了赌博游戏。
记者:“市梦率”的提法最早应该是从美国来的吧?
被访者:问题正在于此,有些股评家就是人云亦云,生搬硬套。更有哗众取宠,“拉大旗做虎皮”之流。某著名咨询机构,声称用“现代组合管理”中的“资产资本管理模型”测算出中国股市未来将达到多少多少点。这简直是愚弄群众,利用绝大多数人对“现代组合管理”的不了解,以它做幌子贩卖私货。“现代组合管理”原为测算期货品种风险同收益关系的工具,根本不具有预测指数的作用。
记者:为什么股评家个个“语不惊人死不休”,其目的何在?
被访者:原因其实也很简单。
一为名,只有与众不同才会扬名立腕,大盘到2300点,你嫌点位高怕下跌,我偏说是底部,而且还是大底。就像赌博,押对一次,就可炫耀一世。至于押错了,对不起,“仅代表个人观点,风险自负”。
二为利,股评家、咨询机构靠什么赚钱,只有有了名气,有了影响力,才能换来大把钞票。
多数股评家由于缺乏必要的专业素质,导致判断屡屡失误,严重误导投资者。大大影响了其在社会公众心目中的地位。理论与现实总是存在很大的差距。
咨询机构的利润来源
记者:说到股评家,必然要提到咨询机构,有的咨询机构拥有十几名分析师(俗称股评家)。据说一个一般的分析师,年薪至少也在6万元以上。一个咨询机构一年的开销粗算起来至少得几百万元。股评家既然总是判断失误,咨询机构又是靠什么来盈利的呢?
被访者:咨询机构中的利润主要有以下来源:
1。收取咨询费、会员费。以某咨询机构为例,要成为其会员,每年需交纳几千元的咨询费(或称服务费),而要成为其所谓金牌会员,每年更需交纳高达30万元的会员费。
2。从证券营业部收取手续费回扣。成为某咨询机构的金牌会员后,还必须到该咨询机构指定的证券营业部开户,而咨询机构则从证券营业部取得手续费回扣。
3。充当“股托”,从庄家那里取得佣金。咨询机构荐股,以掩护庄家出货,再从庄家那里收取10万、20万不等的佣金。这已经成为某些咨询机构的一部分业务了。某著名咨询机构推荐的股票往往只有一日行情,例如粤宏远,6月25日推荐,当日大涨,此后却连跌5天。某些咨询机构荐股,实行的是所谓的“三级批发制”,先让庄家吸筹,再向会员推荐,最后向社会公众推荐。而在向社会公众推荐阶段买进,基本上只有套牢一条路了。
4。做庄或同庄家“配仓”,直接从二级市场赚取利润。有的咨询机构自己就是庄家,也有的咨询机构自己没有实力做庄,往往采用同庄家配仓的形式来获利。
记者:什么叫“配仓”?
被访者:举个例子来说,假设有一个庄家正在操纵某只股票,该股现价10元。某咨询机构同庄家达成“配仓”协议后,庄家就以现价将一部分股票对敲给咨询机构,并约定由咨询机构在13元的价位上卖出获利。在达到13元的价位后,伺机卖出就完成了一次“配仓”。庄家可以在不同的时间,以不同的价位和不同的咨询机构进行“配仓”,形成滚动操作。对咨询机构来说,自然有利可图;对庄家来说,则节省了资金,双方皆大欢喜。
还有一些实力小的咨询机构,则靠四处打探内幕消息和庄家动向获利。
记者:除了做“股托”和庄家联手以外,其他利润来源也应算合法所得吧。而且是“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被访者:在不违反法律的前提下,收取一定的咨询费、服务费,自然无可非议。关键是股评家、咨询机构是凭什么收取费用,是凭对市场的准确把握,为客户避险获利;还是靠操纵资金、靠内幕交易来影响市场,进而操纵市场来为少数人牟利。以所谓的金牌会员为例,有能力交纳30万元会费的会员,其资金实力多在几百万元以上。股评家负责推荐股票,影响市场舆论,咨询机构靠同庄家的内幕交易,靠它所影响的会员资金,共同达到影响和操纵市场的目的。
记者:在监管制度完善的国家,有没有所谓的股评家,和我们有何不同?
被访者:在美国也有类似我们所说的股评家,但是法律对此有严格的规定。例如法律绝对禁止“股评家”将他已持有的股票向社会公众推荐。即所谓“先买进再推荐”,而这对我们来说已是司空见惯的事。如果在公司公布重大消息之前,股价就出现异常波动,即被视为有内幕交易之嫌而展开调查。这和我们“股价翻番,消息才出台”又是天壤之别。
股评的宗旨被一些人扭曲成以牺牲多数人的利益为前提,为少数人牟利。难道这是法律所允许的吗?
咨询机构与私募基金
记者:现在有许多人认为私募基金才是市场主力,您怎么看待私募基金的问题。
被访者:我认为这种说法是有根据的。据“非银行金融机构管理司”的有关领导披露,私募基金总值已达5000亿元以上,大约占目前流通市值的1/3左右。其影响不可小觑。
记者:私募基金同股评家、咨询机构又是怎样的关系呢?
被访者:在这里我可以给你讲讲私募基金的成长史。首先从股评家说起,股评家的影响力最早是如何来的呢?许多股评家最早只是成立一个某某工作室,这个工作室可能只有两三个人,也可能只有他一个人。然后是四处散发投资建议信,假设一开始是发1000封,其中500封看多,另500封看空,结果自然会有500封是正确的。然后再向这500人继续发投资建议信,当然还是看多看空各一半。如此反复,最终总会笼络住一部分投资者,确立一定的影响。
有了固定的客户和咨询收入后,就可以适当扩大规模。同时进一步扩大自己的影响力。包括编书、讲课、编制和发售分析软件。开始时难免东拼西凑,错漏百出。但只要挺过这一段,就好办了。随着影响力的增加,他所能操纵和影响的资金规模也在逐渐增加。以出售分析软件为例,有的分析软件要卖几万元。买软件的人,可想而知,其资金规模至少在几十万元以上。既然买了他的软件,自然就会受其影响。具有了相当的规模之后,不但从某某工作室摇身一变为某某咨询机构,而且也具备了同庄家讨价还价的资本。通过同庄家联手,以及对周围资金施加影响,此时的准确率当然是今非昔比。
当然,并非所有的咨询机构都能成为操纵股价的大规模私募基金。但是它们在性质上并无本质区别。
记者:听说私募基金在运作中都有一个所谓的“保底利息”。实际情况如何?
被访者:一般基金操作者会给资金所有者一个10%的“保底利息”, 个别的甚至更高,以此来吸引资金。
记者:大家都知道股市有风险,基金操作者又是如何保障资金安全的呢?
被访者:问题正在于此。这实际上是一种信用关系。信用的维护不外有两种方式:一靠企业或机构的信誉;二靠资产抵押。基金操作者不可能为资金所有者提供大比例的资产抵押,大多靠信誉维护这种信用关系。在一般情况下,由于基金实力雄厚,又有内幕消息,加上某些股评家的遥相呼应。多数是能够保障其资金安全和收益的。但是毕竟不能一手遮天,一旦不可抗因素出现,例如发生政策性风险。由于信用体系的崩溃,往往会引发连锁反应式的暴跌。例如此前的亿安科技,中科创业(现为“ST中科”),不久前的大连国际。
记者:私募基金规模如此庞大,对市场会有哪些影响?
被访者:私募基金的经营模式实际上体现了一种资金放大效应。即以较小的资金为抵押(所谓的“保底利息”)来操纵更大规模的资金。从某种程度上讲,是一种期货式的保证金交易。它所造成的直接后果就是使收益和风险同时得到了放大。同期货市场的运作一样,一旦保证金被蚀光,就会引发强制性平仓,从而导致个股的暴跌。暴跌会引发新的止损盘,并给市场信心以毁灭性的打击,进而引起新一轮的暴跌。如此形成恶性循环,造成连锁反应,其可能造成的灾难性后果可能远远超出我们的想象。美国历史上发生的股灾和经济大萧条为此做了极好的注脚。离我们最近的例子是始于春节前后的股市暴跌。直接的导火索就是亿安科技和中科创业的连续跌停所引发的信用崩溃和市场信心的丧失。此后股市虽然得以重拾升势,但是旧有的问题并未得到根本解决。此后发生的大连国际连续跌停就是一个明证。
记者:听了这么多股评家的秘闻,真让人震惊。
被访者:中国证券咨询业有好几万从业者,应该说其中不乏恪尽职守的业内人士。但让人遗憾的是被几只苍蝇搅乱了一锅粥。
记者:不过说句公道话咨询业生存的环境实在是非常之差,能够在这样的恶劣环境出污泥而不染的从业人员实在不易,他们才应该是业内的主流。
记者:是否可以署上你的名字?
被访者:还是不要署了吧。我倒不怕有人跟我公开对质,我既然敢说,自然是有根据的。关键是业内环境不好,有些人就是喜欢搞小动作。
咨询机构利用的是期货杠杆交易,形成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影响力提高所影响的资金规模扩大多次循环过后,资金规模达到了一定程度,就可能转为吸收大额委托资金,以私募基金的形式在市场中运作,直至做庄操纵一只股票的涨跌。
结束语
在我国的投资者中个人投资者占据绝大部分,据统计截至2001年3月,我国投资者开户总数为6134万,而个人投资者占总数的99.56%。由于市场以个人投资为主,我国证券者的投机气氛显得相对浓厚,据中国国际金融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许小年[微博]介绍,美国纽约股市可以和不可以用基本面因素解释的波动现象的比例是82:18,中国股市这个比例是40:60,即60%以上的股价波动没法用基本面因素来解释。个人投资者盲目跟风、追涨杀跌是我国证券市场的常见现象,对所投资的公司不做分析、只凭道听途说的小道消息做买卖决定的大有人在,这种非理性投资不利于股市的长远发展。没有理性投资理念,只靠单纯的炒作哄抬价格,最终只能使价格严重背离价值,市场成为一个泡沫市。泡沫总是要破灭的,纳斯达克[微博]市场从最高的5048点下降到2059点(4月25日),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因此非常有必要对投资者进行证券基础知识以及法律、法规等多方面的教育,这样也有利于投资者保护自身利益、维护整个市场有序的发展。
进入【新浪财经股吧】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