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透视:上市公司缘何“青睐”增发?

2001年06月27日 10:40  国信证券鑫网 

  根据《证券时报》的报道,自6月以来还没有一家公司打算配股,而今年提出增发的已近百家,同时也有10家公司拟发可转债。今年以来,上市公司以往那种以配股为主的再融资格局开始被打破,新的格局逐步形成:在增发、配股及可转债“三驾马车”中,增发成为主流,配股退居次要位置,6月以来配股公告已经“绝迹”,可转债渐显后来居上之势。

  据全景网络统计,今年以来,上市公司增发势头迅猛,前2个月仅有寥寥2、3家公司宣布增发,到了3月份增加到14家,4月份突增至45家,5月份又有20家公司要增发,6月以来也有10家。而且,上市公司增发的数量和拟募集的资金金额也在不断增加,年初全兴股份提出“拟增发不超过4000万股”,到了5月份长安汽车就把增发记录改为1.8亿股,随后武钢股份更是要增发4.5亿股;同时,拟募集资金量也从上亿元发展到数十亿元。

  与增发“走势”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配股却“由盛而衰”。今年2月还有42家公司相继宣布配股,但3、4月份分别只有27家和15家公司有配股意向,5月份进一步下降至4家,而6月以来干脆没一家公司再谈配股了。

  发行可转债公司从4月份起开始逐月增加,目前已有10家上市公司打算发行可转债。从上面的报道,我们不能不产生这样的疑问,为何增发如此受到上市公司的青睐?

  根据中国证监会今年3月发布了《上市公司新股发行管理办法》,对上市公司申请配股和增发分别作了新的规定。在新规定中,虽然对配股的要求有所降低,如将前三年净资产收益率平均不低于10%,调整为最近三年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平均不低于6%,但是“硬杠杠”依然存在;而新规定中取消了2000年对增发的四个限制性范围。这对于众多上市公司来说,增发不再可望而不可及了。而且,增发是更具市场化的一种筹资方式,比配股更灵活机动,募集资金更多,对企业的发展更为有利。

  最实在的一个原因是:门槛哪个低,我就选择哪一个!这样的结果,对上市公司来说是方便了,也更容易筹集到资金,甚至可以采用先配股,再增发的连环筹资策略。这无形中加大了二级市场的资金压力。

  另一方面,从上市公司频频更改募集资金用途的情形看,上市公司当初立项存在很多问题,相隔不过几个月的时间,就发个公告阐述原先的立项市场前景不好、竞争激烈、行业起了变化的因素等等。早干嘛了!更何况在此期间,上市公司并没有刊登公告说经营班子或者领导层有了改变,同样一帮人竟然糊涂到此种地步,还真是应了那句老话“不如回家种白薯”!募集资金用土改变较大的上市公司,真是有拼凑项目,大肆圈钱的嫌疑。

  同时,根据国有股减持的最新规定,今年打算增发的上市公司都要按照新规定减持10%的国有股。这样,上市公司更能趁机再变现一把。从这个角度说,增发比配股就更加有优势了。

  但这对二级市场来说,不是个好事情!除了市场的资金压力更大外,很多增发的股票,可能选择增发的时机趁机出逃,这无疑将恶化老庄股跳水的形势。当然,也要区别对待。如果股价比较高的股票还打算增发,即使有行情,主力出逃的可能性还是比较大的。如果,股价不高,又有增发,主力很有可能采用再下一城的策略。这中间的风险和机遇,投资者还是要好好掌握。

进入【新浪财经股吧】讨论

本文涉及到的板块个股: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 新闻广州公务员去年人均工资和补助达17.51万
  • 体育亚冠决赛首回合-恒大客场2-2首尔 视频
  • 娱乐冯小刚幽默聊春晚:办太好剥夺吐槽快感
  • 财经宗庆后语出惊人:中国不能再造房子了
  • 科技中关村e世界拖欠超200万电费将断电
  • 博客马未都:大黄鸭之父身材够棒
  • 读书张玉凤究竟守住了毛泽东晚年多少秘密
  • 教育90后大学生高学历环卫工每晚敷面膜(图)
  • 曹凤岐:新型城镇化框架下的金融创新
  • 陶冬:联储动作再延后 汇率又争先
  • 张明:上海自贸区热的冷思考
  • 王吉舟:新快报大败局
  • 端宏斌:如何才能不被经济学家骗
  • 尹中立:从京七条看房地产调控新思路
  • 陈季冰:谁是美国最大的债主
  • 章玉贵:中国下个黄金十年的改革依托
  • 谢百三:七万低价房会调低全国房价吗
  • 林采宜:监管创新是自贸区成功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