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驾马车”中增发成主流 转债紧跟上

2001年06月27日 08:46  全景网络证券时报 

  本报记者 刘幼萍

  自6月以来还没有一家公司打算配股,而今年提出增发的已近百家,同时也有10家公司拟发可转债

  今年以来,上市公司以往那种以配股为主的再融资格局开始被打破,新的格局逐步形成:在增发、配股及可转债“三驾马车”中,增发成为主流,配股退居次要位置,6月以来配股公告已经“绝迹”,可转债渐显后来居上之势。

  据全景网络统计,今年以来,上市公司增发势头迅猛,前2个月仅有寥寥2、3家公司宣布增发,到了3月份增加到14家,4月份突增至45家,5月份又有20家公司要增发,6月以来也有10家。而且,上市公司增发的数量和拟募集的资金金额也在不断增加,年初全兴股份提出“拟增发不超过4000万股”,到了5月份长安汽车就把增发记录改为1.8亿股,随后武钢股份更是要增发4.5亿股;同时,拟募集资金量也从上亿元发展到数十亿元。

  与增发“走势”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配股却“由盛而衰”。今年2月还有42家公司相继宣布配股,但3、4月份分别只有27家和15家公司有配股意向,5月份进一步下降至4家,而6月以来干脆没一家公司再谈配股了。

  发行可转债公司从4月份起开始逐月增加,目前已有10家上市公司打算发行可转债。

  业内人士认为,上市公司再融资格局的变化,在很大程度上缘于融资政策导向。

  今年3月,中国证监会发布了《上市公司新股发行管理办法》,对上市公司申请配股和增发分别作了新的规定。在新规定中,虽然对配股的要求有所降低,如将前三年净资产收益率平均不低于10%,调整为最近三年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平均不低于6%,但是“硬杠杠”依然存在;而新规定中取消了2000年对增发的四个限制性范围。这对于众多上市公司来说,增发不再可望而不可及了。而且,增发是更具市场化的一种筹资方式,比配股更灵活机动,募集资金更多,对企业的发展更为有利。

  另外,中国证监会4月份颁行的《上市公司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实施办法》,使可转债逐渐成为上市公司再融资的又一常规渠道。可转债以其短期不扩大股本、不稀释盈利等特点得到上市公司认同。该《办法》出台后,上市公司对发行可转债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威孚高科西宁特钢在4月底、5月初率先宣布将发行可转债;东方电子提出增发和发行可转债双管齐下的方案;已经成功发行可转债并业已转股完毕的丝绸股份“重温旧梦”,日前又提出拟发行不超过8亿元的可转债。而且,可转债的发行规模丝毫不比增发逊色,东方集团中信海直万杰高科的可转债发行规模均在10亿元左右。不过,有业内人士认为,可转债的兴起并不能改变增发的主流地位,目前业已形成的上市公司再融资格局还将维持相当长一段时间。

进入【新浪财经股吧】讨论

本文涉及到的板块个股: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 新闻广州公务员去年人均工资和补助达17.51万
  • 体育亚冠决赛首回合-恒大客场2-2首尔 视频
  • 娱乐冯小刚幽默聊春晚:办太好剥夺吐槽快感
  • 财经宗庆后语出惊人:中国不能再造房子了
  • 科技中关村e世界拖欠超200万电费将断电
  • 博客马未都:大黄鸭之父身材够棒
  • 读书张玉凤究竟守住了毛泽东晚年多少秘密
  • 教育90后大学生高学历环卫工每晚敷面膜(图)
  • 曹凤岐:新型城镇化框架下的金融创新
  • 陶冬:联储动作再延后 汇率又争先
  • 张明:上海自贸区热的冷思考
  • 王吉舟:新快报大败局
  • 端宏斌:如何才能不被经济学家骗
  • 尹中立:从京七条看房地产调控新思路
  • 陈季冰:谁是美国最大的债主
  • 章玉贵:中国下个黄金十年的改革依托
  • 谢百三:七万低价房会调低全国房价吗
  • 林采宜:监管创新是自贸区成功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