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来买单--反思中国股市PT现象(下)

2001年06月19日 08:10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 

  记者 初一/文

  PT水仙黯然退市之后,原本了无生气的PT一族突然变得热闹起来,似乎应了“置之死地而后生”这句话,PT公司消息频出,重组力度陡然加大。面对一道道接踵而至的重组大菜,不免令人担忧:谁来为PT公司的重组大餐买单?

  其实,大多数PT公司早在长达三年或三年以上的亏损期间进行过资产重组,但都因沉疴难愈,最终无功而返。如PT农商社,大股东农工商集团曾将所谓的优质资产柑桔园注入公司,不料这块资产连年亏损,最后不得不以折本价退还集团。又如PT双鹿,虽有白猫出面相救,但两年多也不见起色,以至于白猫老总一度表态:再也不向双鹿投一分钱。

  按理说PT公司刚刚步入亏损之时,债务负担还没有现在这么重,重组的难度也没有现在这么大。但是,退市机制千呼万唤不出来,ST和PT制度仅仅是对公司股票交易的限制,在这样的政策环境下,ST和PT公司的扭亏压力并不大,重组有关方(如债权银行、当地政府部门)出手拯救的意识也不如现在这么强烈。如今眼见水仙退市,PT一族和有关各方如梦方醒,搞起了突击重组。

  要说白猫救双鹿没有尽全力,那是看人挑担不吃力。当初白猫有放弃重组之意,实在是因为挑不动双鹿的巨额债务负担。两年多后的今天,华融资产管理公司的一纸债务重组协议终于使双鹿重组柳暗花明。作为双鹿最主要的债权人,华融一举豁免了双鹿3亿多元的债务,双鹿重组的代价可谓不小。

  实际上,随便选哪家PT公司的重组方案作例子,债权人(主要是国有商业银行)和当地政府付出的代价都不小。PT农商社近10亿元的债务本息怎么还?农工商集团拿出一块土地(国有资产)还掉一部分,债权人再豁免一部分。PT网点的重组还带上了一点神奇色彩,几十起涉讼案一律终结执行,公司的负债一下子减少5亿多元,而这一切似乎就发生在一夜之间。

  有人会说,入主PT公司的重组方,要拿出自己的优质资产注入公司,他们也是为PT公司重组买单的人。确实,PT公司重组多是净壳重组,原先的不良资产和负债一股脑儿挪出去后,重组方起码得拿出几个亿的资产,才能使PT公司的壳丰满起来。但是,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重组方自然有他的如意算盘。一旦重组成功,PT公司“草鸡变凤凰”,岂不是可以参照有关规定,提出增发新股的申请?看来,我们的股市,才是最终为PT公司重组买单的人。

  在一些PT公司的重组公告中,经常可以看到“多赢”这个字眼。公司旧貌换新颜,中小股东也是皆大欢喜。但是,PT公司由于经营不善,或是大股东恶意抽血,或是包装上市,烂掉的窟窿总得有人来填。因此可以说,曾经为PT公司输血的股市及众多投资者,早就为PT公司重组买了单。

  上周,有关PT粤金曼将步PT水仙后尘被终止上市的消息颇为醒目,沪深交易所多次提示PT风险的公告也很引人注目。然而就在上周五,12只有特别转让服务的PT股票中,6只涨停,下跌的只有4只,最大跌幅也只有4%。虽说重组是股市永恒的题材,但对PT重组行情的过度投机,与我们正在大力开展的投资者教育、培养投资者的风险防范意识,无疑是背道而驰的。从这个意义上说,愈演愈烈的PT公司突击重组引发的过度投机气氛,已经成为影响我们股市健康发展的隐患。

进入【新浪财经股吧】讨论

本文涉及到的板块个股: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 新闻广州公务员去年人均工资和补助达17.51万
  • 体育亚冠决赛首回合-恒大客场2-2首尔 视频
  • 娱乐张曼玉疑整容回春脸变紧 乐当包租婆
  • 财经宗庆后语出惊人:中国不能再造房子了
  • 科技三星陷维修危机:字库门后销售待考
  • 博客马未都:大黄鸭之父身材够棒
  • 读书张玉凤究竟守住了毛泽东晚年多少秘密
  • 教育90后大学生高学历环卫工每晚敷面膜(图)
  • 张明:上海自贸区热的冷思考
  • 王吉舟:新快报大败局
  • 端宏斌:如何才能不被经济学家骗
  • 尹中立:从京七条看房地产调控新思路
  • 陈季冰:谁是美国最大的债主
  • 章玉贵:中国下个黄金十年的改革依托
  • 谢百三:七万低价房会调低全国房价吗
  • 林采宜:监管创新是自贸区成功的保障
  • 周彦武:这次钱荒央行不会再放水
  • 马光远:北京低价自住房恐成腐败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