沦落的背后--反思中国股市PT现象(上)

2001年06月18日 07:24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 

  编者按:随着水仙粤金曼的退市,中国股市的一个特殊群体———PT公司正受到市场各方越来越多的关注。这些公司何以沦落到被PT的境地?PT公司的突击重组又暴露出哪些深层次的问题?本报记者在采访多家PT公司的基础上,与读者一起对中国股市的PT现象进行反思。

  记者 初一/文

  2000年报披露的大幕拉上之后,人们发现,PT公司从原先的9家增加到了20家(现已有2家退市),PT队伍一下子“壮大”起来。11家ST公司连续第三年亏损,直接导致了PT公司的扩容。根据有关规定,上市公司连续三年发生亏损,其股票应暂停上市。然而,这20家上市公司沦落到被PT的境地,又岂是“连续三年亏损”这么简单。

  从PT公司所处行业看,它们的连年亏损的确与外部经营环境有关。20家PT公司主要分布在房地产、商业和一些传统工业产业,这些行业易受宏观经济影响,行业内的过度竞争又使整体效益下滑。由于先天不足,这些公司最终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败下阵来,PT水仙PT双鹿等公司就是典型的例子。主业萎缩是PT公司的一个普遍现象,2000年20家PT公司的平均主业收入下降幅度超过50%,PT南洋和PT双鹿的主业收入干脆就是零。

  俗话说,先天不足后天补。如果经营有方,这些公司或许不至于陷入今天这种困境。所以,对于PT公司的沦落,经营不善的董事会和经营班子也难脱其责。PT南洋当初提出“大海运”构想时,公司并没有国际航运的经验,整个经营班子里,只有一名成员搞过国内航运。由这样的班子来经营企业,其结果也就可想而知。

  与经营困境相伴的,是PT公司的偿债风险。回过头来看,许多PT公司上市之初就已种下了祸根:大量举债投资,投资战线过长。典型的如PT农商社,提出过“三百六十行,行行有农工商”的口号。又如PT中浩,投资的企业曾有过130家之多。由于投资的企业大多经营不善,使这些公司步入了没钱还债、债务雪球越滚越大的恶性循环。2000年报的统计资料显示,PT公司大多负债数额巨大,资产状况又很差,偿债能力极低。20家公司中,除了PT百花村的每股净资产在股票面值以上,其余都低于1元,且80%以上为负数,到了资不抵债的地步。

  除了自身因素外,一些PT公司出现巨额的不良资产,与大股东的“抽血”不无关系。如PT粤金曼的控股股东把上市公司当作了“提款机”,PT东海的募股资金被集团“借”去,再也不见归还,PT农商社为关联企业的贷款大量提供担保。翻开PT公司的年报,上市公司应收大股东的帐款,有的数额之大,已经到了触目惊心的地步。

  在PT中浩1999年报中,监事会报告这样写道:“第一大股东出任的董事人员、公司高层领导在执行公司职务过程中有不当行为”,“使公司蒙受极大的损失”。当然,出这样的一份监事会报告时,被谴责的大股东已经走人了。今天想来,假如监事会能及早行使监督职权,纠正公司领导的不当行为,中浩可能不至于沦落为PT吧。

  虽然有事后诸葛亮之嫌,但多来几个“假如”也不失为一种好的反思途径。假如针对“一股独大”、“内部人控制”现象,公司内部监督有力;假如针对利润包装、做假账的现象,会计师事务所等中介机构能站在公正的立场;假如公司从来不掩盖什么问题,有足够的透明度,信息披露规范……那么,我们的股市就不会出现这么多PT公司。(未完待序)

进入【新浪财经股吧】讨论

本文涉及到的板块个股: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 新闻广州公务员去年人均工资和补助达17.51万
  • 体育亚冠决赛首回合-恒大客场2-2首尔 视频
  • 娱乐张曼玉疑整容回春脸变紧 乐当包租婆
  • 财经宗庆后语出惊人:中国不能再造房子了
  • 科技三星陷维修危机:字库门后销售待考
  • 博客马未都:大黄鸭之父身材够棒
  • 读书张玉凤究竟守住了毛泽东晚年多少秘密
  • 教育90后大学生高学历环卫工每晚敷面膜(图)
  • 张明:上海自贸区热的冷思考
  • 王吉舟:新快报大败局
  • 端宏斌:如何才能不被经济学家骗
  • 尹中立:从京七条看房地产调控新思路
  • 陈季冰:谁是美国最大的债主
  • 章玉贵:中国下个黄金十年的改革依托
  • 谢百三:七万低价房会调低全国房价吗
  • 林采宜:监管创新是自贸区成功的保障
  • 周彦武:这次钱荒央行不会再放水
  • 马光远:北京低价自住房恐成腐败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