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中国足球甲级联赛烽烟再起,绿茵场上又起风云。而在赛场之外,各俱乐部之间的实力比拼也比往年更为热闹。有先见者已开始把目光投向了证券市场,目标是———上市。
足球俱乐部上市心切
重庆力帆俱乐部的新东家在执撑帅印后,立即实施了“球票转股票”的行动。同样是今年才获得原浦东足球俱乐部经营权的中远置业总经理徐泽宪,也在上任伊始即放出话来,“争取在适当的时机上市”,其中的迫切之情可见一斑。
放眼目前全国各家足球俱乐部,撇开经营效益不谈,单从公司治理结构和经营方式来看,绝大多数难以符合上市公司的要求。其中,经营方式的粗放型则是大多数足球俱乐部的通病,也是足球俱乐部生存难以为继的主要原因。
申花最有资格
据了解,申花可能是目前国内足球俱乐部中唯一一家依靠自身运作获得赢利的俱乐部。它们在去除球员工资、奖金,聘请优秀外教和引进内外援及俱乐部运作开销后,仍有节余。其奥秘就在于俱乐部善于运用“上海申花”这一无形资产,在经营理念和手段上勇于创新:它将门票出售权以1000万人民币的价格卖给了华联超市;通过建立申花足球学校,既部分收回了建设康桥训练基地的巨额投资,又培养了足球队的后备力量;同时,训练基地世界级的先进设施,还可以吸引海外球队前来集训。另外,多年来严格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运作,使俱乐部的公司治理结构及内部运作机制在各俱乐部中处于领先。
因此,业内人士估计,申花是目前国内最有可能成为首家上市公司的足球俱乐部。但申花俱乐部总经理郁知非则表示,申花离上市公司的要求仍有距离,俱乐部“在标志的经营,品牌的树立,足球文化的推广方面还大有文章可做。”他担心的是,在这些还没有做好,品牌没有树立起来之前,上市之后拿了钱用向哪里。
尽管,目前关于足球俱乐部上市的话题还不被多数人所提及,但种种迹象表明,这股暗流已在悄悄涌动。据知情人士透露,目前已有几家俱乐部开始进入实质性操作阶段,他们组织了专门班子,大到政策研究,小到内部机制调整,各种报表的规范等等。总之,一切已向上市公司模式转轨。(王晓峰)
进入【新浪财经股吧】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