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隔一月,回忆起4月份竞标和发行2001年第三期记账式国债的“业绩”,中国银河证券有限责任公司证券投资部副总经理罗善强仍然喜形于色。这家成立不到一年的证券公司,此次一举中标10.1亿元,在62家承销商中拔得头筹,并且提前完成了分销任务。“不是我们火,是债券温度高”罗善强说,国债是“金边债券”,向来供不应求,银河为创造市场形象,这次只能“忍痛割爱”,仅自留出5000万,其余部分任由机构投资者和个人投资者各分一半。
抢手的债券
今年3、4月份发售的凭证式国债出现了“抢买”的场面:中国银行上海市分行60%以上的网点当日上午即卖完配额,不少居民头天夜里就在银行门口排队等候。4月份的记账式国债同样火爆,上市两天,不少证券公司的营业部即告脱销……国债的确是金边债券:收益虽不高,但有国家信誉担保,还无需支付个人利息所得税,利国利民也利于银行和券商优化资产结构,近年来,国债市场一直保持着供不应求的局面。有统计表明,近年来国债投资始终与居民储蓄存款同向增加。
国债满足了“低收益、低风险”的投资需求,企业债券则以其“高风险、高收益”的诱惑吸引着越来越多投资者。1998年的吉化集团公司债券、1999年的三峡债券及2000年的宝钢中央企业债券等,热销程度与国债不相上下。
金融债券也有不俗表现。以国家开发银行为例。该行的政策性金融债券的发行量占比超过90%。截至2000年底,开发行已累计发行金融债券8272亿元。目前该行发行长、中、短期和固定利率、浮动利率等多品种债券,并实行完全市场化的发行和回购。金融债券准国家级的市场信誉、良好的收益性和流动性使其成为广大投资者普遍偏好的、仅次于国债的重要投资工具。
此外,伴随着金融市场的发展和金融产品需求的多样化,可转换金融债券、储蓄债券等债券品种也备受推崇,呼之欲出。
尚难尽如人愿
去年,我国包括国债在内的证券市场融资达6400多亿元。其中,国债融资4800多亿元,股票融资1400多亿元,而企业债券融资仅100多亿元。沪深两地股市交易中的股票已逾千只,而交易中的企业债券只有13只。各种债券发行量严重不平衡、债券品种单一和流动性差是目前中国债券市场的主要问题,亟待改革与创新。
企业债券规模小、受限多。企业债券的发展离不开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充足的市场信息和市场化的流通机制。在具备了上述条件的发达国家,金融债券和企业债券从规模、品种到流动性,都堪与股票并论,成为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直接融资的主要渠道。我国企业债券发展十多年来几起几落,历经90年代初的企业债券热与90年代中期的兑付危机,直到1997年以后,一批历经改革洗礼的中国企业真正具备了发行企业债券的条件,加上连续降息以及铁路债券、中信债券等几个信誉高的企业债券的热销,才使企业债券有了恢复性的发展。但据统计,目前长期建设国债年发行额达到1500亿元,而企业建设债券年发行额仅二三百亿元。
有关专家认为,企业债券市场没有获得良好的发展,主要是国家对企业的发债资格和发债品种限制过多过死造成的。比如,企业债券利率不得高于同期银行储蓄存款的40%的规定,使企业债券市场缺乏价格弹性,不符合“高风险、高收益,低风险、低收益”的市场规则;也使一些企业变相提高企业债券的实际收益率,扰乱了企业债券市场运行秩序。
国债市场分割割据,流动性差的问题十分突出。银行间国债市场、沪深交易所国债市场和面向居民的凭证式柜台市场的分割格局以及非市场化利率的存在,影响了国债的市场流动性,也导致国债品种不够丰富,阻碍了国债市场的进一步发展。
加快发展 更上层楼
经济持续健康的发展需要一个充满活力的证券市场,在中国即将加入WTO的背景下,建立一个符合国际惯例、反映市场经济要求、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和流动性的债券市场,更显得刻不容缓。
要尽快打通政策通道,推动债券市场发展。企业债券必须结束没有规模、不成气候的局面———中国证监会主席周小川在今年4月召开的中国国际投资论坛上表示,要进一步推动公司债券市场的发展;发行企业债券历来是“国”字头大企业的“特权”,这种现状有望尽快结束———国家计委有关负责人日前在京指出,民营企业发行债券不存在法律障碍。
要从债券利率市场化入手,推动国债利率市场化进程,为统一国债市场打下基础;改革和完善企业债券审批和流通体制,尽快按照发行人信用高低、市场供求状况等相关因素确定企业债券利率,体现“高风险、高收益,低风险、低回报”的市场规律。
要进一步丰富债券的品种,满足多样化的市场需求。国家开发银行行长陈元日前表示,开发行将进一步扩大金融债券发售和交易范围,实现债券发行的连续化、规范化,强化市场研究,针对不同投资者需求设计债券品种,保持发行短期金融债券的业务,促进我国资本市场的成长发育。
目前股票一级市场的游资有5000多亿元,保险公司资产有3300多亿元,截至4月末,居民储蓄存款超过68365亿元,还有大量的企业自有资金。有专家指出,如果能消除政策性障碍,债券市场的发展空间将十分广阔。(本报记者 曲哲涵)
进入【新浪财经股吧】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