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美伦表示:中国股市正遭遇“新兴市场综合症”

2001年03月03日 16:43  南方网 

  继香港证监会前主席梁定邦及前副主席吴伟聪受聘出任中国证监会顾问后,原香港证监会副主席史美伦,近日更是接受政府聘任,出任中国证监会副主席。这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首位海外专业人士受聘出任政府高官。有消息指出,这同时也表明了中国政府会对股票市场采取更为严厉的监管措施。

  史美伦于1991年加入香港证监会,担任财务助理总监,1993年被提升为高级总监,并于1994年获委任为执行董事,1998年更由行政长官董建华任命为证监会副主席。在香港证监会任职时分管监管工作,还负责监督证监会的日常管理,直接掌管财务及行政、人力资源培训、机构发展及投资者教育等事务。  

  史美伦曾充任美国高特兄弟律师事务所律师。

  史美伦是香港著名实业家查济民的儿媳。查济民祖籍浙江海宁,是香港中国染厂主席,兴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和名力集团主席。名力集团主要业务是物业发展与投资、酒店经营、制造业和贸易等。

  不过史美伦在记者招待会上否认她获委任供职中国证监会与其夫家有关。史美伦此次辞职北上,也正好是香港资本市场进行监管改革的关键时期。作为香港证监会的副主席,史的离职,无疑会对委员会改革香港证券监管制度的努力造成影响。有许多香港证券界从业人员认为,史美伦在业务上具有强硬、专业、注重保持团队一致性的特色。自1998年她出任香港证监会副主席一职以来,一直被视为当地最有经验的高层管理人士。

  记者:为出任中国证监会副主席一职,你已经放弃了美国护照,并且你的这一新职位等同内地副部长级官员。有消息说,这是内地20年来,首位海外人士获政府聘任出任高官?

  史美伦:我目前持有的只是香港特区政府的护照,政府对这方面已有相关规定,出任高级公务人员,便不能持有外国护照。获委任证监会副主席一职,确实不同寻常。至于新职位级别等同副部长,我个人对此感到光荣。对于国家来说,这是一个新尝试,对于我个人亦是。从今以后,可能会有更多海外人士参与中国政府的工作,不一定是金融,还可以是其他专业。

  对我的这项委任,显示了政府改革市场监管的决心。

  记者:据说你新职位的年薪有500万港元,同你在香港证监会任职时水平相若?

  史美伦:我无法对此作出评论,但我可以透露一点,证监会提供的报酬是很合理的。对于这部分薪酬,除了支付生活所需开支外,其余都会拨入一个基金,供证监会职员进修之用。

  记者:能否大致谈一下你履新的具体设想?

  史美伦:我会常驻北京,承担全职工作。

  至于委任年限,因为内地官员并无固定任期,政府可于任何时候提出罢免。但我已答允出任两年,预计3月中旬上任。

  记者:两年任期满后会否留任?

  史美伦:现阶段谈这个问题早了一些,不过可以预期,政府肯定会继续向海外招聘适合人才出任官员。

  记者:中国股市监管水平目前备受外界质疑,上市公司管理质素低,去年底更有媒介揭露基金造市黑幕,凡此种种,你觉得中国金融市场最急需改革的是那些方面?

  史美伦:我的第一要务是先了解内地市场情况,并且市场应如何运作也非个人决定,现在我还未知道上任后将从事哪方面的监管工作,还有待同中国证监会主席周小川进一步商讨。不过,我希望能够在上市公司监管上多做点事,因为这点对上市公司和市场有很大影响。

  记者:新的职位有没有给你造成不适的地方?

  史美伦:工作的难度是不少的,亦很有挑战性。但我先生十分支持我,没有他的支持我是不会做的(史的丈夫为香港兴业(0480)董事查懋成)。这项工作机会难得,可以参与国内金融市场改革,为国家服务,富有挑战性,但家庭处理比较困难。经过与丈夫详细商讨,获得他的全力支持,我才决定接受聘任。我会留在北京,我先生则会两头飞。

  记者:有这样一种说法,你的离职时间,恰好是香港的证券和期货条例将获通过成为法律之前,而新法律将大大加强香港证监会的权力?

  史美伦:其实在去年年中我就已经作出了要离开香港证监会的决定,关于我对证监会未能很好加强监管感到不满的说法,是不确切的。

  宣布将辞去证监会副主席一职后,内地朋友就开始与我接触。最早通知我内地证监会副主席悬空的,是沈联涛主席,当时我确实很吃惊。到去年年底,中国证监会开始同我接触,洽谈出任新职。与此同时,我放弃了美国护照。总之,整个过程严谨,甚至有组织部审批,同香港兴业(0480)的查懋声家族无关。

  记者:那你对香港证监会在改善监管、加强对上市公司管理等方面作出的努力,是否满意?

  史美伦:从市场监管者的角度看,我们都希望监管工作能在最短时间内得到最大的提高。我想,证监会大多数同事,在这方面同我的观点是一致的。至于对具体的工作成效,我无法作出进一步评论。

  我想强调的是,我的离职,同监管法案的进展,或目前在证监会的工作,毫无关联。在香港证监会服务了10年,是到了接受一个新挑战的时候了。

  记者:你觉得香港和内地证监会的同事有什么不同?

  史美伦:香港证监会职员十分能干,沈联涛主席管理得也相当好。我对内地证监会高层表现出来的推进监管努力的决心很欣赏。当然,要达到国际水平,还需要付出很大努力。并且,任何改革都不能因为一个人的出现而成,必须要有全体人员的努力和决心。

  我们不要忘记,中国内地市场空间很大,潜力很大。而内地证券市场才有10年历史,即便这样,创立以来也走了好长一段路,也遇到了许多同其他新兴市场一样的问题。

  记者:如果拿70年代的香港资本市场,同现在的内地证券市场做一番比较,你会怎么看?

  史美伦:目前内地证券市场爆发出来的种种问题,同70年代香港股市种种弊病类似,是患了“新兴市场综合症”。很显然,这也是一个只有10年历史的市场必然要经历的问题,内地股市肯定会遇上类似种种问题。

  另外,市场空间大也使得许多问题往往会集中在一起爆发,这更加强了市场的复杂程度。

  记者:目前内地和香港股市出现相互竞争的势头,你怎么看待这一问题?

  史美伦:香港与内地股市,特别是与上海股市出现竞争,只是迟早的问题。对于日后碰到两地利益冲突时如何平衡,作为一名国家官员,我一定会以国家利益为重。而且实际上一方之得,不一定是另一方之失。(本文由《南华早报》、香港《经济日报》供稿)《21世纪经济报道》

进入【新浪财经股吧】讨论

本文涉及到的板块个股: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 新闻季建业长期被传双规 港媒曝其多位情人
  • 体育欧冠C罗2球皇马2-1尤文 伊布4球 曼联胜
  • 娱乐章子怡携汪峰为长辈贺寿 恋情再添铁证
  • 财经日本明治奶粉暂时撤出中国 称利益难提升
  • 科技来往秘邀大V测试 公众账号即将全面开放
  • 博客美国华人:“杀光中国人”节目让人生气
  • 读书枉担恶名:李莲英为人低调为何还挨骂
  • 教育奶茶MM纽约读名校演绎白富美人生(图)
  • 张捷:新快报头版请放人滥用媒体权利
  • 陈虎:房地产京7条突然出笼有何深意
  • 徐斌:那些不作死不会死的土豪们
  • 叶檀:北京自住型商品房估计不好卖
  • 周彦武:远超08年的金融危机明年爆发
  • 花木兰:美国将出现金融混乱
  • 钮文新:美国的失业率到底有多高
  • 王吉舟:湖南警方跨省抓记者大戏解码
  • 刘石:从央视乱批星巴克看定价误区
  • 张明:中国应如何多元化外汇储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