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板仍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 专家呼吁开创三板

2001年02月27日 09:25  中国经营报 微博

  我国现有近千万个企业,十几万个股份制公司,而上市公司仅有1000多家。可望年内开市的深圳二板市场即使开通,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局面仍难改变,资本市场的门槛对大多数企业而言仍然是踮着脚尖也够不着。除了少数幸运者,更多企业的融资扩充仍然卡在资本市场的瓶颈之中——

  本报记者王旗有消息表明,本欲在今年年中亮相的二板交易系统又将推后到九月份,而且很可能这也不是最后一次延期。二板千呼万唤不出来,而2000多家拟上市企业已经对其寄予了太多的希望,尽管他们知道首批二板上市的企业不会超过200家。与企业二板上市的热情相对应的是,这段时间,一些证监会高层的案头上不断出现专家们有关资本市场多层次化的建议书,专家们认为,相对于企业需求,主板和二板所能够提供的资本通道太狭窄了,培育以场外柜台交易为典型交易形态的“三板”资本市场应当被提上日程。

  三板市场以场外柜台交易为主要交易形态,与主板和二板相比,三板市场门槛更低,对企业规模要求更小,交易机制更灵活。虽然其股权交易连续性和流动性都低于主板、二板,但作为一种更低层次的股权转让场所,三板市场能够为更多企业特别是处于创业阶段和成长阶段的中小企业提供更加广泛的融资和退出通道,在一个完整的资本市场体系中,三板交易系统是不可或缺而且终将形成的一部分。

  资本市场的重要一环

  我国目前有近千万个企业,近200万家公司,十几万家股份公司,其中只有1000家企业成功上市,可见现存股市结构远不符合大量企业申请上市的需要。即便是年内完成了“沪一深二”的结构调整,但是对于众多企业,不论是沪市主板还是深市二板,仍然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

  对此,有关专家指出,国内应当形成几个资本市场在市场手段而非行政手段调控下的竞争格局,企业不可能都去上海、深圳上市,因此目前正在进行的股市结构改造就意味着建立几个层次的资本市场并在每个层次上都实现多元化,不仅有以交易所为代表的场内交易,而且有以坐市商制度为核心的证券交易自动报价系统,有各地方的产权交易中心、证券交易中心和柜台交易等。

  我国著名股份制专家刘纪鹏[微博]认为,除了为中小企业扩展融资通道之外,在国有股减持、公股流通的大背景下,建立三板市场的必要性还在于这是解决中国现有股份制企业不能流动的国家股、法人股转入流通企业的一种方式。刘纪鹏说,股本结构改造就是要释放不能流动的国家股和法人股,在不能同时释放进沪、深股市的时候,这项工作完全可以在另一个市场,也就是三板市场上完成。

  事实上,根据国外资本市场运作的经验,在主板、二板和三板之间,应该形成互相升级转换的机制,三板完全有可能成为一个让初级股票上市集资的“踏板”和“退路”。中国证监会首席顾问梁定邦曾经指出,创业板经过一二年的稳定发展之后,很可能在其中为风险更高的小企业再开辟一个“小股板块”;再过两三年,“小股板块”也不能满足多层次退出需求的时候,还会考虑设立柜台交易市场,这样来逐步建立一整套多层次、适应不同需求、可相互流动的资本市场体系。

  游戏规则远未明晰

  90年代初,迎合企业股份制改造后扩大融资渠道的需要,全国普遍兴起建立技术产权交易市场的热潮,至1994年,各种类型的技术产权交易场所达到190家之多。这些技术产权交易市场的股权转让尝试其实已经在客观上模拟并探索了三板市场的操作规则。但是,由于缺乏有效监控和规则约束,一些交易市场出现“非法集资”的苗头,终于,1998年国务院一纸禁令,关闭了除上海之外所有地区的技术产权交易市场。

  对于规则的讨论却仍在继续。未来可能出现的“三板”市场应当以什么样的方式建立和管理,理论界也有不同的观点。刘纪鹏从操作层面进行的分析认为,净资产分割连续转让是一种非常值得探索的交易模式。这一模式与过去普遍采用的拍卖模式的不同之处在于,其一,是对于效益较好的企业的净资产产权以价值而非使用价值形态进行出让;其二,是将其产权进行分割后出让给不同的出资者,弥补单一投资人不能流动的不足;其三,对其股权的流通转让可在交易中心连续进行。刘纪鹏认为,净资产产权转让应以大额为单位进行,而其购买者应当是有一定判断力、资金实力和风险承受力的机构,散户则暂时不宜进入。这种模式将使被交易的国有企业、集体企业的所有人通过将部分净资产转让出去回收一笔货币收入,同时又不失去对原有企业实物资产的控制占有,这种方式很可能成为启动中国特色三板市场迈出的第一步。

  而与此有不同观点的经济学家钟朋荣认为,中国急需发展一些区域性的小证券市场。在这样的区域性小市场中,主要投资者就是当地的群众,由于发行区域的小范围,可以避免投资者和发行人之间的信息不平衡现象。而证券监管部门应充分将监管权下放给地方政府,这种区域性的市场将不再是某些地方政府和企业向全国股民圈钱的通道。

  未来可能出现的三板市场到底是什么模样,在目前的政策环境下还不能得到结论,但可以肯定的是,资本所蕴含的隐形效益势必在越来越充分和合理的流动中得到开发。

  交易中心尚难变身

  2000年以来,在政府有关支持无形资产作价入股、国有股流通等利好政策的鼓励下,北京、深圳又相继成立了一批以企业技术、产权交易为目的的技术产权交易中心。不少学者认为,这些交易中心具备着跟三板市场对接的先天有利条件。但这些交易市场是否就能演进为未来的三板市场,还要看政策环境和市场自身的发展。

  2000年底,上海市修改《上海市促进高新技术成果转化的若干规定》,文中赫然将上海市技术产权交易所冠以“资本市场”的定位,这种提法在全国地方政府的相关文件中首次出现。上海技术产权交易所总裁蔡敏勇认为,公开募集资本市场对企业的要求十分严格,大多数中小企业在进入之前急需有一个多元化的非公众性的资本市场,来获得发展壮大的资本。创立技术产权交易市场,正是将技术价值用“产权”的方式来界定,同时进行非公众方式的权益性融资的一种努力。

  尽管受到政府部门的普遍支持,但交易市场还是面临着一些难以自身解决的难题。北京的中关村技术交易中心主任牛近明告诉记者,交易中心想在融资方和投资方之间搭建一个完善的交易平台,但是,由于整体上缺乏一套被交易双方认可的交易模式,比如无形资产评估没有固定标准,技术市场的优惠政策不能完整地贯穿到技术交易之中,缺乏对交易过程中的违规行为的监控和处理规章等。这些障碍致使投资方观望者众,交易规模受到影响。事实上,目前的一些技术产权交易市场仅仅为资金供需双方提供了交流平台,而更多的“市场”功能并没有充分发挥出来。业内人士分析,交易中心向三板的演进有赖于两点突破,一是交易中心必须扩大自身规模和影响力,逐渐从政府为背景的非赢利性机构向企业化运营转变,二是政策面上对这类交易市场股权流通功能逐步放宽。

  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刘纪鹏特别提醒,如果技术产权交易市场不断进行净资产产权份额化尝试并向连续性交易逼近,那么距离规范的三板市场也就不远,但在目前,为规避政策风险,产权交易市场宜以高新技术企业以及中小企业为主,暂时不要涉及上市公司。

进入【新浪财经股吧】讨论

本文涉及到的板块个股: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 新闻季建业长期被传双规 港媒曝其多位情人
  • 体育欧冠C罗2球皇马2-1尤文 伊布4球 曼联胜
  • 娱乐章子怡携汪峰为长辈贺寿 恋情再添铁证
  • 财经日本明治奶粉暂时撤出中国 称利益难提升
  • 科技来往秘邀大V测试 公众账号即将全面开放
  • 博客彪悍!成都女汉子半夜和男友打架(图)
  • 读书枉担恶名:李莲英为人低调为何还挨骂
  • 教育高校现“表白特区”引围观(图) 国考报名
  • 张捷:新快报头版请放人滥用媒体权利
  • 陈虎:房地产京7条突然出笼有何深意
  • 徐斌:那些不作死不会死的土豪们
  • 叶檀:北京自住型商品房估计不好卖
  • 周彦武:远超08年的金融危机明年爆发
  • 花木兰:美国将出现金融混乱
  • 钮文新:美国的失业率到底有多高
  • 王吉舟:湖南警方跨省抓记者大戏解码
  • 刘石:从央视乱批星巴克看定价误区
  • 张明:中国应如何多元化外汇储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