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焦点透视 > 新基金业 > 正文
 
基金集体犯科再曝新黑幕 洪磊们将如何作为?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07月02日 15:12 亚太经济时报

  本报5月28日独家报道的《银丰海富通违规申购新股》,充分发挥了舆论监督的职能,所报道的事件引起社会广泛关注,使国家资本市场最高监管机构中国证监会基金管理公司、基金托管银行等发出了《关于严格执行基金参与新股发行申购等有关投资规定的紧急通知》,要求各基金公司严格依法参与新股申购。

  业界对监管层此次被动监管均表示赞许,认为加强监管净化了基金的公平竞争环境
进入伊妹儿的网络豪宅 新浪点点通个性smsDIY
海纳百川 候车亭媒体 哪里可以免费发短信?
。不过,也有业内人士毫不客气地问责证监会基金监管部,为何非得迫于舆论压力才实施被动监管!媒体公开报道之前,已有人向基金部多次反映部分基金违规申购新股问题,但反映却是石沉大海。而以《基金黑幕》一文上任证监会基金部副主任的洪磊,面对此番黑幕将如何作为呢?

  基金违规再而三

  证监会基金部6月22日发布的通知要求,基金公司与托管银行基金托管部要在7月1日前对今年以来各基金参与新股申购的情况做一次全面自查,自查报告须在7月1日前及时报送证监会基金部。违反申购规定的基金公司,要对内部控制规定和业务操作规程进行检讨,提出改进措施并追究相关当事人的责任。

  通知还要求,自该通知发布之日起,对顶风违反规定的基金公司,对未尽监督职责、没能在违规行为发生后的一个工作日内及时向中国证监会书面报告的基金托管银行,中国证监会将依照有关规定予以严处。

  据记者了解,基金在6月底已上交了自查报告,其中大部分基金还是比较严格遵守规章制度,没有超额认购。

  至于曝光了的银丰、海富通和巨田三家基金,他们的违规行为将受到什么样的惩罚,业界表示无法猜测,毕竟现有的规定没有对惩罚作出具体说明。

  有监管才有公平

  对于监管层此次监管,基金及投资者均表示欢迎,认为加强监管有利于净化市场公平竞争环境。

  广东某基金管理公司有关负责人表示,监管部门此次重申基金按规定申购新股,遵章守纪经营的基金公司自然持欢迎态度,不说基金申购新股的规定是否合理,但既然有规定大家就应该遵守游戏规则,否则公平从何谈起。

  上海某基金管理公司有关负责人表示,现在确实需要再次约束违规行为。虽然从目前情况来看,基金的超额申购不会导致严重后果,但不遵守交通规则的“车辆”,总是存在引起“交通赌塞”的隐患。

  在媒体曝光后,一些违规基金迅速收敛,如银丰和海富通,5月底被本报点名批评后,在后来发行的新股十大股东席上再也没有见到他们的身影。

  一位个人投资者对此更是兴奋,他表示,约束基金超额申购,可以提高散户的申购成功机率,而在中国申购新股就意味着赚钱。

  问责中国证监会

  不过,业界对证监会基金部的被动监管表示不满。

  一基金经理透露,其实,部分基金违规申购新股由来已久,有些合规基金曾经多次向基金部反映此事,要求惩罚违规者,但维权声音上到基金部后,却没有任何反应。

  直到本报5月28日的《银丰海富通违规申购新股》)独家报道刊出后,情况才出现转机。该报道刊出后立即被国内众多媒体及网站转载,进而引发一轮诸如“银丰说没有违规申购但证据不足”的跟进报道。6月21日,指定披露信息的上海XX报如法炮制了《巨田基金违规申购新股》。

  《银丰海富通违规申购新股》一文引发了媒体对基金违规申购新股的口诛笔伐。媒体对基金违规申购新股行为的集体谴责终于引起了监管部门的重视,中国证监会于6月22日紧急发文,要求基金管理公司申购新股须严格执行规定。

  业界对基金部如此做法有些遗憾,他们表示,证监会毕竟是监管部门,不是法院,不能“不上诉不受理”。要不是媒体介入,不知违规申购何时了?

  事实上,基金违规申购新股早在两年前就已引起过监管部门的重视。当时,众多基金集体犯科,超额认购深高速(资讯 行情 论坛),此事引起时任基金部主任张景华的极大愤怒,并书写了一封洋洋洒洒的信谴责众基金。

  据说,此事后张景华被证监会派到国外留学深造,基金部主任顺势换人。

  在处理相同事件中,不知现任基金监管“检查官”的洪磊们从前任张景华身上吸取了教训还是经验?

  “张景华愤怒”今何在

  提起基金违规申购,业内人士都记起卫道者张景华——原中国证监会基金部主任。

  张景华因愤怒谴责“基金违规申购深高速”一事,使基金的丑态浮出了水面。但监管层当时并没就此事对违规基金进行惩罚。而如今,银丰、海富通又争相上演了两年前深高速违规申购的一幕。当我们再次将往事进行回放时,难免问责中国证监会“张景华的愤怒”到哪里去了?

  利欲熏心集体违规

  2001年12月12日,深高速发布公告显示,深高速增发1.65亿股,每股发行价3.66元。同时,深高速公告申购中签结果,但令人大吃一惊的是居然有47家基金参与了网下申购,总计申报数量达到288.65亿股,折合资金逾1056亿元。

  据介绍,如果严格按净资产值的10%申报,这47基金合计最大申报量限为21.3亿股,而结果竟一下扩大了约13.5倍。在47家基金中,除基金泰和(资讯 行情 论坛)、通宝、通乾按净资产值的10%申报外,其余基金均已超过净资产值10%的限制。而且,有8只基金申购该股的数量超过了10亿股,这些基金申报认购新股的金额已经超过了基金的资产规模。 

  众基金集体犯科,引发了“张景华的愤怒”。当时,中国证监会基金部主任张景华于深高速公告次日晚就了《给各基金管理公司总经理的一封信》,并于12月14日上午相继电传至各大基金公司,将此事件斥之为:“利欲熏心”。

  四公司曾被点名

  张景华激辞指出,如果全都按照申购数量中签,必然导致这些公司没有足够的资金认购全部股票而被迫放弃无力认购的部分,那么将导致证券市场前所未有的重大事故。张景华的信中表明,共有6家公司的总经理和事件所涉及的21个基金的基金经理们是深高速超额申购事件的制造者。华夏、南方、华安、长盛等基金管理公司被直接点名。

  张景华还表示,就此事件,证监会管理层将随时采取下一步监管行动,其中移交稽查局立案,也并非绝无可能。在信的结尾,张景华连用十个以“呜呼”起始的文言句式,极尽愤怒之情。

  张景华之所以如此激愤,是因为众基金此举并非初犯。深高速事件,完全是青啤事件的翻版。在去年2月份,青岛啤酒(资讯 行情 论坛)增发1亿A股,基金泰和利用信用申购,一举申购3300万股,占据青啤流通盘的16.5%,基金泰和仅此一项,就将数千万利润纳入囊中。关注的焦点在于,基金泰和获得如此数量的配售,账面需动用78.7亿元,但其净资产仅为26亿余元,而基金泰和并没有缴纳现金,只预交100万元保证金就作出了10亿股的申购申报。正是因为管理层对青啤事件的心慈手软,才有了众基金在深高速申购时的群起效仿。

  相关报道:

  近期被多家基金申购的新股一览表

  七新股折射基金违规身影 银丰海富通中签率奇高

  运气太好频登股东榜 银河基金未违规申购新股

  银丰基金回应市场指责称公司并没有超额申购


  点击此处查询全部基金黑幕新闻




评论】【谈股论金】【推荐】【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热 点 专 题
2003年审计报告
行政许可法7月实施
盖茨第9次访华
惠特尼休斯顿北京个唱
中法文化年“上海周”
我国禁产焦油超标香烟
凤凰卫视中华小姐大赛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
不良信息举报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