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报频现委托理财黑洞 公司募资使用效率低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3年02月10日 14:28 中国经营报 | ||
本报记者 胡朝辉 投资者不难发现,今年初行情稍稍回暖,上市公司就开始了迫不急待地圈钱行动。截止到1月21日,在14家公布了2002年年报的上市公司中,有4家要增发,6家要配股,2家拟发行可转换债券。值得注意的另一个现象是,许多上市公司募集到的资金往往不能按照招股说明书承诺的用途使用,而是转而投向了委托理财,而且亏损严重,完全收回本金的仅有33笔 上市公司圈钱忙募集资金使用效率低下 有关数据表明:实施增发的上市公司中普遍存在着募集资金使用效率不高的问题,有的甚至刚刚增发完就出现大规模亏损。海王生物在2001年初增发筹资14.49亿元,但2002年首季就出现亏损;深康佳在1999年11月增发8000万股,筹资14亿多元,当年就亏损7亿多元,平均每股的亏损额竟高达1.163元。在2001年增发的18家公司中有8家公司未完成当年的盈利预测,占增发企业的44.44%;最低的金健米业只完成盈利预测的22.51%。 对此,经济学家韩志国指出,上市公司由于把主要精力放在增发上,必然弱化其经营功能与资源整合功能。很多上市公司不是在进行资源整合,而充其量不过是“组合”甚至“凑合”。 由于上市公司可以通过增发融资等方式获得大量不计回报、无需付息的社会资金,因而大多数上市公司都对此乐此不疲。“上市公司的态度是不要白不要,至于什么募集资金使用项目不过是个幌子。”一位“圈内人”的话可谓道破天机。 这一点,通过上市公司在圈钱成功后频繁变更募集资金投向就可以说明,仅在1月18日,就有三家上市公司刊登了变更募集资金投向的公告,长江通信则更是准备将其募集资金8000万元用于购买国债。 对于这样的再融资,投资者只好用脚投票,一走了之。 委托理财风险凸现“二传手”的尴尬处境 上市公司圈来了钱,但是又不准备投入到募集资金使用项目上去,这时,委托理财就成了当然的选择。 然而,仅据不完全统计,在日前12家公布了委托理财状况的上市公司中,西安民生、上海家化、陕西金叶、大红鹰、安琪酵母、外高桥6家上市公司全部收回本金,并有一定收益;岳阳恒立、华北高速部分收回本金;恒丰纸业、太钢不锈、华北高速3家延期;豫能控股、合金投资未能收回本金。 来自联合证券的一份研究报告则显示,2002年从事委托理财的上市公司共36家76笔,委托总金额为35.28亿元。截至2002年末的公告显示,完全收回本金的仅有33笔,占总委托金额的44.6%;部分收回本金或未能收回本金的共计43笔,占总委托金额的55.4%。 委托理财原是正常财务现象,由于季节性销售等原因,企业有闲散资金头寸,存银行还是投入资本市场运作,企业是有权利选择的。但是始自1999年的大牛市给参与委托理财的上市公司带来了丰厚回报,于是乎大批“闲置”资金被投入其中,据不完全统计,2000年进行委托理财的上市公司约有100家,而在2001年上市公司委托理财涉及金额高达240多亿元。 对此,《证券法》虽然明确规定上市公司不得随意更改募集资金使用投向,证监会在《上市公司检查办法》中也提出募集资金使用与招股说明书的一致性及变更的程序、资金管理的安全性,在《上市公司新股发行管理办法》中明确限制募集资金大量用于委托理财。但是企业往往以生产资金用于委托理财,再向银行贷款或募集资金维持正常生产经营,这样就迂回规避了法规限制,事实上,募集资金跟自有资金确实很难彻底分清。 从表面上看,上市公司是将生产资金用于委托理财,用募集资金维持生产,但是这同直接将募集资金用于委托理财在本质上并没有任何区别,但却是法律所允许的。 尽管委托理财的风险早已在一些公司身上得到了充分显现。但数据显示,2002年上市公司委托理财的规模并不逊于2001年,委托理财缘何有如此大的魅力? 对此,有关人士分析认为,除正常的盈余资金管理需求外,一些上市公司空有成本低廉的募集资金却没有好的项目,外在资金的宽裕与内在企业低竞争能力导致一大部分资金游离于实质生产经营项目之外,去追寻虚拟经济所带来的超额收益。另一方面,目前对委托理财的监管也相对宽松,一些公司委托理财亏了就延期,一延再延,只要不主动计提相关坏账准备或投资损失就不会对年内业绩产生影响。 从募集资金到委托理财,上市公司在其中扮演了资金“二传手”的角色,对此,无怪投资者无奈地说:“早知道上市公司圈钱是为了炒股,还不如我自己去炒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