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道策划:本报记者部公司部
□本报记者黄晓萍
编者按
鹏华行业成长的发行与基金久富扩募使人们感到基金发行的暖意。记者试图从采访中寻找证据证明基金发行已打破坚冰。但采访结果再次说明“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两只基金的表现还只是个案,基金业突围之路还很漫长。
我们希望如实地将采访发掘到的基金业变化记录下来,有些变化可能是很细微的,但正是在这平实细微的变化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全行业悄悄积聚着冲出困境的力量。
近一段时期以来,基金业的日子过得很不舒坦,发行市场面临前所未有的困境,封闭式基金的承销商“吃不了兜着走",开放式基金的销售也不乐观;而基金二级市场则持续走低。这边厢是基金业满腔热情掀起扩容高潮,新基金、新的管理公司跃跃欲试,那边厢市场却反应冷淡。基金业结束了三年来的“幸福时光”,陷入重围。
中国人有句老话叫“置之死地而后生”。基金行业——这个中国证券业规范最早、发展最快,承受最多责难,同时也被赋予最多希望的行业正在酝酿“突围”。基金业:从贵族到平民
采访过程中,许多专业人士对基金业的现状都备感忧虑,每一个人都对现状的成因有着一大堆的想法,对改变现状也有着不少具体措施,聊起来滔滔不绝。说到最后,大家最后还是归结到两点上来——市场与诚信。
市场无非是以客户为中心、以市场为导向,这是每一个人都会说的话,但却是基金业经历了从“贵族”到“平民”的变化后,才真正明白的道理。
以往的基金管理公司,以投资为中心,不愁资金来源,只管用好手中的钱。这在当时的市场环境下是有效的。而今形势变了,监管的日趋严格规范,政策优惠的逐步消失,股市2001年下半年出现了大幅下调,导致基金赚钱愈发不易,净值下降得厉害,加上投资人对基金认识的误区,基金开始初尝被市场拒绝的滋味。所幸的是,现在的基金管理公司已经意识到自身实际是在提供一种投资理财的金融服务,首先要树立品牌,赢得投资人的信任,否则就没有资金来源。因此基金公司现在是投资与销售两个中心并重,在产品设计开发、销售上考虑如何贴近客户的需求,而投资也定位于“如何尽可能帮客户赚钱"。
于是,变化悄然而至:一是产品设计更加细化,产品说明书的出现就是其具体体现;二是销售体系的构筑,就象保险业最早摸索建立自身“走街一族”的销售队伍,基金也开始借助银行、券商的网络来推介新产品,分享银行、券商的客户资源;三是日益重视与保险公司等机构投资人以及中小投资者的沟通,对外宣传从封闭走向开放,基金公司高层与基金经理频繁在媒体上露面,宣传投资理念,树立公司形象。一些基金公司的高层人士,长期以来的工作重点之一是与保险公司保持良好的沟通,定期与对方的投资经理电话交流,上门走访并与对方投资部人士座谈,说明基金在做什么、做的原因以及前后思路的改变。求变才能图存
基金业从业人员在变,基金业的政策环境也在变。国内基金行业初创时期,采取的是“自上而下”的政府主导模式,通过高壁垒的保护政策来帮助基金公司完成初步的资本和经验积累。经过四年的发展,高壁垒的垄断格局已造成了一系列问题,不利于行业整体素质的提高。
证券市场上有一种“鲶鱼效应”——危险与压力反而能够带来生存机会和动力。这被应用在上市公司的收购兼并与重组,如今也引入基金业。引入竞争,对现有基金公司形成压力,推动其反思变革,在客观上行业的突“围"创造了逼人的的市场环境。面对着暗流涌动的基金管理公司新加盟者、外资和券商资产管理业务三方“敲门人”,现有14家基金公司未雨绸缪,纷纷加紧公司管理制度的建设、人才培养,甚至“引狼入室”,主动与外资接洽,希望通过合作化劣势为优势。这些举措无疑为行业的寻找出路提供了契机。共识:突围需要时间
从“贵族”到“平民”,有着一个痛苦的过渡期。我们看到,无论是基金品种的创新还是营销方式的拓展,没有哪一位被采访人士对其寄予“速效”的希望。
不仅如此,基金业内甚至应该做好头破血流的准备。面对一个还不规范的市场环境,面对一群只有10多年资本市场经验的投资者,突围需要智慧,也需要勇气——坚持正确而可能被误解指责的勇气,因为,基金业已经选择了“重树诚信”的道路,这是一条需要时间和坚持定力的道路。
股票短信一问一答,助您运筹帷幄决胜千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