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数据显示,深市公司去年平均业绩和平均净资产收益率分别只及沪市公司的34.1%和28.1%,且下降幅度也明显大于沪市——业绩缘何出现“沪强深弱”?
□本报记者刘兴祥
2001年年报已基本披露完毕,从统计数据看,除上市公司整体业绩有所下滑之外,细
心的投资者还会发现,深市公司的总体业绩已明显落后于沪市。
从横向看,深市公司2001年的平均业绩远远低于沪市平均水平。据统计,沪市660家已披露年报公司的平均每股收益达到了0.176元,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达7.228%;而深市513家已披露年报公司的这两项指标分别仅为0.06元和2.03%,分别只及沪市公司的34.1%和28.1%,两者差距显而易见。从纵向看,深市公司主要财务指标下跌幅度明显大于沪市公司。统计数据表明,沪市公司去年平均每股收益与净资产收益率分别较2000年下降了19.63%、11.96%,而深市公司去年这两项指标则较上年分别下降了71%和70%。
上市公司业绩为何突然出现沪强深弱的格局?有关数据表明,一个突出原因是两市扩容情形存在较大差异。长期以来,深沪两市总体业绩在一定程度上仍然依赖于扩容,然而,深市自2000年10月以来已停止发行新股,去年没有1只新股上市,而沪市上市公司家数则达到了近13%的增长速度,两市公司的整体业绩自然会因此有所分化。
据全景网络统计,沪市去年新上市的公司加权每股收益达到了0.202元,较沪市平均水平高出了14.8%;另外,若扣除2001年1月1日以后上市的公司,沪市公司平均每股收益只有0.1587元,加权净资产收益率仅约为5.23%,较沪市平均水平分别下降了10.1%和27.6%。由此不难看出,沪市公司去年整体业绩水平在一定程度上依赖于扩容。
资深人士指出,由于种种原因,国内大部分上市公司的业绩呈先高后低之势,老公司业绩难尽人意,新鲜“血液”对市场整体业绩的补充作用一直是相当明显的。因此,如果深沪两市这种扩容差异长期存在,其总体业绩差距很可能会出现加大的趋势。
另外,业内人士认为,上市公司业绩出现沪强深弱的另外一个重要原因在于,沪市公司的重组力度较大,不少公司实现了扭亏为盈。尤其引人注意的是,沪市一批发生过巨亏的公司经过重组大多实现了脱胎换骨,如曾经被暂停上市的农商社、白猫、网点等,纷纷在去年实现了盈利,这对提升沪市公司整体业绩发挥了较大作用。特别是上海本地公司的重组一直受到各方关注,由于当地政府的大力介入,上海公司的重组进行得有声有色,扭亏力度也较大,去年上海本地公司的亏损面仅为一成,较前几年大幅降低。
相比之下,深市公司特别是广东本地公司的重组力度则较小,再加上受行业不景气等因素影响,其业绩下滑自然在所难免,如深中华、深石化、科龙电器、深康佳、深深房纷纷发生巨亏。据统计,深市亏损额最大的前20名公司去年亏损总额高达近160亿元,占深市公司亏损总额的7成;而沪市亏损额最大的前20名公司去年亏损总额只有62亿元。
当然,上市公司业绩出现沪强深弱的局面,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业内人士认为,扩容情形及重组力度的差异对两市公司的整体业绩影响更大。
股票短信一问一答,助您运筹帷幄决胜千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