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李爱明
1.26亿不良资产打包出售
3月8日,海王生物(000078)向公众披露,公司将不良资产共12654万元,作价7000万打包出售给深圳海众贸易有限公司。这1.26亿不良资产主要包括两部分:部分应收客户款和拨 付各地办事处周转金。
“对方的7000万在年前已经划拨到我们账上”,3月12日,海王公司董秘冯家信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其实,协议早在去年12月16日已经和海众签订。按照协议,海王将账面原值9930万的预付各地办事处周转金作价7000万转让给海众,差额2930万海王已经全部计提坏账准备;同时,海王将逾期1年以上的客户应收账款2724万交由海众负责清收,其中逾期3年以上的1637万全部归海众享有,逾期2-3年的275万70%归海众享有,逾期1-2年的812万30%归海众享有。按此计算,如果海众满打满算要到这些账款的话,海王的账上就会再添640万。
1.26亿元“风险钱”交给专业的“讨债公司”,换来实打实的7000万,表面看来似乎吃了亏。但海王知道,即使吃亏,也比“看得见,摸不着的拖着强。
在公告中海王称,由于此次转让的差额5000多万已经计提坏账准备,因此不会对公司利润构成影响。冯家信同时补充,坏账会在今后公布的2001年年报中体现出来。
改变营销模式
欠款是海王的一块心病。
海王2001年年报目前还未公布,因此公司的应收账款总额暂时还无法得知。但海王2001年中报显示,当时公司的应收账款总额达2.3亿元。
比较一下就会发现一个有意思的现象:半年前,当时海王公司逾期3年以上,也就是100%计提坏账准备的应收欠款为198万元;半年后,这个数字就上升到了1637万元。同时,半年后,除了逾期一年以上的2724万客户应付款,公司总部拨付给各地办事处的9930万元周转金也部分列入了坏账准备。
应收账款过多,坏账风险过大,成了海王挥之不去的阴影。海王把这种后果归罪于“原有营销模式设计的缺陷和营销管理不善”。
公司董秘冯家信介绍,海王在全国各地有37个办事处,每个办事处原来都拥有相对独立的人事、财务权力。
各地办事处对海王的整个销售网络形成和销售业绩所起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海王原有的1000多家客户的建立和覆盖全国的销售网络就深刻体现了其功劳。
但任何一个硬币都有两面,由于这种相对分散的营销模式,海王总部难免不倚重各地办事处,这样不可避免带来的结果就是各地办事处尾大不掉。
这种弊端反映在财务上的明显现象就是办事处耗费了巨额的费用———此次海王打包出售的1.26亿不良资产中就有近1个亿来源于拨付各地办事处的周转金,同时造成大量客户欠款。在人事上则表现为公司总部对办事处的控制显得“心有余而力不足”。
海王人认为造成这种局面的根本原因在于营销模式的不合理。事实上,自去年以来,海王高层已经开始反思到,应收账款过多和坏账风险太大可能给海王的经营带来较大风险。消除这种潜在的危险被提到海王的经营日程和董事会议程上来。
具体的行动始于去年6月。在近半年的时间里,海王对自己的营销模式进行了静悄悄的“革命”:削去各地办事处的财务权,将这项关键的权力回收到公司总部;同时,各地办事处建立起来的全部1000多家客户资料上交公司总部,除100余家重点大客户外,其他九成较小客户一律“处理”掉,公司今后的营销将直接面向上述的100余家大客户。冯家信称,国内主要的医药流通企业将包括在这100余家大客户内。
双管齐下的两记“狠招”从根本上改变了海王的营销模式。对于今后各地办事处的功能,冯家信称将“主要起到促销和联络客户感情的作用”。
伴随这项计划的行动是海王在短时间内对过去多年累积的应收账款呆坏账、会计差错等情况进行了彻底清查。摸清情况后,2001年12月中旬,海王召开董事会,专门就应收账款的坏账计提比例和如何清理进行了讨论。会后第4天,海王和深圳海众达成转让协议。
资产膨胀之后
虽然海王称不良资产的转让不会对公司利润构成影响,但在外人看来,此举无论如何还是带有一定风险。
风险在于股民可能增加对海王2001年度盈利能力的怀疑。2001年初,海王增发A股6900股,总股本从原来的15280万股扩张到22180股,此举使海王募集到14亿资金,这样通过股本扩张,海王资产从上市初的2.3亿迅速达到30个亿。
但对上市公司尤其是生物保健类的公司来说,资产的增长并非总是好事。它同样带来压力:压力之一就是资产高速增长之后,如何继续保证和提高整个资产管理的质量,也就是说,如何有效加大开拓新产品和新市场的力度;压力之二就是,中国的医药和保健产品知名度和市场都是靠媒体广告轰炸出来的,一旦广告跟不上或大环境不允许(2003年开始所有处方药一律不得在大众媒体广告),如何保证市场不衰落?
在2000年底的增发招股说明书中,当时海王预测2001年全年整体销售收入为10.52亿元,但2001年中报显示,海王上半年只实现了2.37亿的销售收入,还不到全年预测的四分之一。在主营业务中占据半壁江山的拳头产品巨能钙2001年上半年只有1.3亿的销售进账,与预测的全年7.5亿差距较大。事实上,海王人士也透露,相比2001年上半年54%的比例,2001年全年巨能钙占整个业务销售收入的比例有所下降。
据公司董秘冯家信透露,海王去年下半年的销售收入增长振幅非常大。但具体比例目前还无法透露。造成这种下半年好于上半年状况的部分原因是广告的滞后效应,一般而言,电视广告投出3个月后才有比较明显的效果。另外,从海王的经营业绩来看,似乎也有下半年好于上半年的“传统”。
去年全年,海王用在媒体广告上的费用为1个亿,今年会投入多少目前据说还没有确定。但海王的经营业绩的好坏,与广告尤其是电视广告有着莫大的关系,这已经是不争的事实。因此,可以预计,只要政策允许,海王的广告投入就不会少。
化解财务风险?
海王此次打包出售不良资产、改变营销模式系列举措容易让人联想到海王财务上面临的问题。
仔细研究海王的报表就会发现,除了应收账款较大并且增长率较高外,公司的财务还面临其他的问题。2001年海王中报显示,去年上半年海王的银行存款在大量增加,年初只有1个亿,年中就增加到11个亿。这点容易让人理解,海王增发A股募集了14亿资金,暂时搁置未投入项目是正常的。
事实上,去年海王也进行了较多的项目投入:投资一个亿设立深圳海王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持资7700万入股南方证券;出资5000万开发抗癌新药“双环铂”;投资4900万发展基因工程重组戊肝疫苗项目;投资1000万入股北京中关村百校信息园有限公司等。
但让人费解的是,海王的2001年中报显示,公司的短期借款从5亿增加到10亿。一方面银行有大量存款,但另一方面为什么又要大肆借款?
另外,海王的企业现金流量指标也不容乐观,截至2001年中报,指标一直在恶化。也就是说,在海王的高速成长期中,公司的现金注入是有限的,这样无疑会给资本增长打上折扣。
在2000年年底的增发招股说明书中,海王预测每股盈利7毛4,但2001年的中报显示,每股盈利只有1毛9,差距显而易见。
2002年2月1日,海王生物发出公告称由于2001年度主营业务收入比上年有较大幅度的增长,同时年初增发A股募集资金投资项目产生了效益,公司2001年度业绩水平预计将比上年度增长50%以上。
同时称,由于2001年度执行新的会计准则和制度,以及部分投资项目没有达到预期盈利目标,预计不能完成盈利预测利润指标,也就是说,公司实现的净利润将低于盈利预测的80%。
有意思的是,仅仅过了4天,海王生物又作了澄清公告,称1日的公告“对公司有关业绩预计增长情况表述不清晰,对投资者可能造成误导”,经对“有关财务报表审慎核查”,预计2001年度净利润比上年增长50%以上,但低于盈利预测的80%;由于股本扩张,每股收益预计不能比上一年度增长50%;同时净资产收益率预计比上一年度下降。
海王在财务和经营上的问题也许能在这个细节中反映一二。在这种大背景下,这种设想成为可能:海王打包出售不良资产、改变营销模式等措施是为了化解可能面临的财务风险,当然,要真正断定还为时过早。也许只有等到海王的2001年度年度报告公布后,才能做出最后判断。
股票短信一问一答,助您运筹帷幄决胜千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