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蓝剑 紫陌
投资基金是市场中的主流资金,而基金则被认为是专家理财,基金的选股、持仓操作思路一直是广大中小投资者追随的目标。第三季度的基金投资组合公布后,投资者会发现,42家基金的持仓率已经下降至43.14%,而二季度公布投资组合的33家基金的持仓率为62.41%,仓量下降幅度为30.88%。由于基金运作的资金相当庞大,所以基金即使对行情做出正确的
判断,而实施起来也往往需要一段时间,因此每次大盘指数在低位时,基金持仓量普遍较轻,而大盘指数在高位时,基金持仓量却普遍较重。目前基金持仓量处于历史最低位,这对市场处于阶段性底部也给予了印证。
投资注重稳定性
此次公布的投资组合,显示了基金投资品种与思路的转变,银河证券的王春先生认为此次政策突发利好,很多基金踏空,反而成了多头后备军。前期基金的减仓对市场的暴跌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基金在第二季度公布投资组合时减仓的行为已较为明显,第三季度似乎达到了高潮。比如基金安顺,第一季度投资股票的比例占到基金净值的79%,第二季度则下降到68%,本季度再创新低,减至38%,降幅高达52%。其他基金也有相似的情况。而股市在第三季度后急挫,造成基金持仓股票市值的下跌,又进一步促进了基金大幅度的减仓行为。其中的原因,首先是基金对后市预测比较悲观;另一个原因就是曾经风光多年的“绩优、成长、科技、重组”等主流概念倒塌以后,如何挖掘盈利模式和价值发现已成为基金经理面临的新难题,基金在投资理念的深层次调整过程中,多少导致了一种混乱。
由于基金踏空,所以基金在资金面应该比较充裕,据王春先生分析,到三季度末,42家基金持有货币与国债的金额为379亿万元,扣除持有国债与现金的最低比率20%(合计133.4亿)外,42家基金可动用的资金在245亿元。再加上两只开放式基金、三只未公布投资组合的封闭式基金,预计可动用的资金在300亿以上。最保守的可以进场资金也在250亿元以上。如果大盘久盘不跌甚至上涨,基金面临的踏空压力就会空前的大。因为毕竟股指本身处于相对低位、还有“政策底”的意味。如果这期间新的开放式基金或封闭式基金大量发行,以及政策再次表明1500点一线是“政策底”,那么别的基金或机构就会毫不犹豫地建仓,到时候基金就更被动了,也只能硬着头皮作多。从盘面上看,最近一些基金减仓的老股票,接连出现打压向下走势,而一些基金新增仓位的股票在大涨。可能是基金已经作出了抉择,正在利用结构调整的机会,一方面抛货压住人气和股指;一方面加紧建仓动作,偏向做多的迹象明显。一旦在盘中博弈定出方向,基金达成共识,这么大规模的资金完全可以抵消违规资金撤离带来的资金缺口,行情也就来了。
安徽的钱良信也分析认为基金的行业投资更趋于分散化。随着市场与监管环境的双重变化,封闭式基金一直倡导的“挖掘个股、集中投资”的操盘理念将逐渐被“行业价值发现、组合投资管理”的理念所代替。因此,行业选择将成为基金投资成功的关键。42家基金在22个行业所投入的股票市值排序前五名为:信息技术业(5.71%)、交通运输、仓储业(4.62%)、机械设备、仪表业(3.84%)、医药、生物制品(3.60%)、石油、化学、塑胶行业(3.16%),由此说明,作为市场中流通市值较大的信息技术业已无多大优势可言,而交通运输、仓储业和机械设备、仪表业明显有后来者居上的趋势。一个重要特点是基金经理开始重新认识交通运输、电力煤气、水的生产和供应等能源基础行业的投资价值。这是基于国家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启动后,对交通运输、能源等基础行业的需求稳定增长,而且传统的大盘蓝筹股也集中在这些行业,这些行业的特点是行业稳健发展,受经济景气周期影响较小、业绩增长稳定。另外,与以往集中投资某一行业的运作风格不同,基金投资更注重行业的分散化,投资于单一行业的比重基本控制在10%左右。基金对重仓股的结构性调整也在进行之中。投资行业的分散化,反映出基金在弱市中更加注意回避风险。
对投资者的启示
那么面对基金投资理念出现的这些新变化,投资者该如何调整自己的操作思路呢?对此江西的叶再林先生认为基金投资组合只是一个窗口,公布三季度的投资组合到现在已有一个月的时间,因此通过基金投资组合研究基金的投资趋向可以,但不应该完全对号入座,也不能盲目追捧。一个月的时间里,基金的仓位已经发生了变化。毕竟,暂停国有股减持的利好出台后,会对投资基金产生影响,投资基金10月份肯定会补仓。最近几家基金经理也表示会把投资重点放在港口、能源、运输、公共事业行业等国家扶持的比较稳定行业的股票。看来投资基金不会再用一味拉高的办法,不排除做短差的可能,制造并炒作概念的策略将不再合时宜。投资基金更看重股票的稳定性,而对于成长性的追求则会比以往略差。
投资者应该摆脱前期暴跌时的割肉心理,理性考虑,轻仓者应该可以适度建仓。另外,投资者也不能盲目跟随基金转,要建立自己的投资理念,要消化基金减仓向人们提供的有用信息:平均50%左右的仓位,至少说明了作为证券市场的主流资金、也是中坚力量的基金对市场采取了比较审慎的态度,同时也说明了短期底部的形成,投资者可以想象基金轻仓上阵可能给后市带来的行情,但想象和现实毕竟有一段距离。不过投资基金和投资者自有资金也有着量与质的区别。因此,投资者可以以基金的投资动态为导向,坐坐顺风大船,同时也要发挥个人资金灵活机动的特点,该出手时就出手,该收帆时就收帆。这样才能把握每一次市场波动带来的机遇,获得应有的收益。
订短信头条新闻 天下大事尽在掌握!
新浪企业广场诚征全国代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