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张雁
系统性风险不大
连续两日的大跌,市场跌幅已近10%。而银行关于查处违规资金流入股市的风声日紧,又引发了人们的另一种忧虑:回顾中国证券市场的历史,历次股市的盛衰起伏无不与金融货币政策息息相关。1993年整顿金融秩序,1997年查处银行和国有企业资金入市炒股,都引发股市的大幅下跌,并成为由牛“市”转熊市的契机。那么这一次历史会不会重演呢?
接受记者采访的市场人士一致认为,此次大盘下跌的原因主要是市场本身的内在需要,其背景与1997年的情形有本质区别。股指虽下调较深,但市场的系统性风险并不大。
中煤信托投资有限公司的分析师邱祥认为,本次调整与1997年的情况主要区别在于:政府对市场的认识不同;政策的调整方式与目的不同。以前管理层对要不要发展市场还有分岐,现在则是不但要发展,还要赋予重任;以前只是简单地禁止违规资金入市,现在则是疏堵并举,管了违规资金,还有社保基金、保险基金、开放式基金等待入市。管理层对市场总体的态度还是爱护,市场长期来看还是向好。
上证联陶永根认为,在监管力度明显加强的情况下,人行严查违规信贷资金入市,在一定程度上宣告了资金推动型市道的终结。这几年股市的繁荣是建立在资金充足、市场炒作条件宽松的基础上,现在这种基础已大大削弱。但股市走牛还是走熊,主要看宏观经济发展的好坏。目前证券市场的基本面和宏观经济都颇为向好,短期急跌为后期平稳发展打下了基础。
光大证券公司证券分析师程定华认为,经过深幅下挫之后,大盘会进入一个相对萧条的时期。但引发这次下跌的主要原因不是资金,而是市场缺乏有价值的投资品种,有效供给不足。因此银行严查违规资金不会给大盘带来致命的威胁,最大的可能是来一次中期调整。
哪些资金风险大
股市急跌,不少机构资金亦套牢其中。而这些资金有很多都与银行资金有着或多或少的联系。监管层的利剑会落在谁的头上、哪些资金损失将最为惨重?
中煤信托邱祥认为,现在基金在市场中只占到10%的份额,而且它的操作普遍较为谨慎、规范,其资金链条是募集资金-证券投资-分红回报,它受强化监管政策的影响不大,也不会因此产生危机;来自于储蓄的资金也不会有支付问题。最危险的是那些还在市场中的热钱。据估计,目前市场上约有7000亿的游资,其中有5000亿左右直接或间接的来自于银行。据了解,有不少企业是这样做的:用自有资金进入一级或二级市场,再用公司资产去银行抵押借款以维持公司正常经营。其资金链条为自有资金-证券投资-银行借款-流动资金运营。这种资金链条一旦断裂,不但危及银行信货资金,还会把一个好端端的企业拖垮。因此在监管力度加大和股市下挫中,这种资金最危险。还有私募基金,目前已有庄家在不计成本的夺路而逃。这一部分因为缺乏规范,所以风险很大。
黄河证券的分析师陈峻峰认为,在利益驱动下,银行资金通过各种变通的手段进入股市,其主要渠道有以下几种:企业将资金存入银行,银行再将等量或按一定比例从其他渠道返还给企业,许多公司正是通过这种办法将存入银行的资金变通投入证券市场,而从其报表中根本无法体现;部分机构投资者选择营业部交易的条件就是配比资金,证券公司、机构和银行签定三方协议,通过各种变通方法将资金直接提供给机构来操作股票,而私募基金和证券公司资产管理的资金来源有一部分也来源于银行。据悉,现在有部分机构按照和证券公司、银行签定的协议已经暴仓,部分银行也已经指示违规资金按兵不动来对付自查,一有情况马上收回,这无疑都大大影响了增量资金的介入。
光大证券程定华对此的看法较为乐观,据他分析,私募基金今年的操作策略大多以短线为主,一般持股期不超过一周,且一旦失败立即割肉出局。因此被深套的可能性不大。券商和投资基金也不会有多大问题。主要是一些靠抵押贷款进行一、二级市场结合运作的资金会出现类似“中科创业”的金融危机,但对整个市场影响不大。
谁的手主宰市场
中国股市,一向有政策市、资金市、消息市的争议,今日的变局,正是三种力量综合作用的结果。今后的市场还会这样下去吗?
三年牛市,得益于场内场外资金的充足。但今日股市的调整,缺失的却不止是金钱。长线资金加速撤离,增量资金暂无意接盘,造成这种资金真空的原因,一方面是股票价格与价值严重背离,股市泡沫化,另一方面,增发、中报地雷频爆,国有股减持“市场化定价”真相毕露,管理层的政策导向等,这一切都使人们对市场今后的走向充满了疑虑,甚至丧失信心。谁的手能主宰市场?有形的手可以制造各种各样的“利空、利好”,但市场规律这一无形的手却可能打破一些最完美的规划。但愿我们能认清潮流的变化,在潮起潮落之间,做真正的赢家。
进入【新浪财经股吧】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