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习记者张凌虹24日北京报道】 截至今日为止,已经有130多家上市公司提出要增发新股、15家拟发行可转换债券。伴随着《上市公司新股发行管理办法》、《上市公司可转换债券实施办法》以及《减持国有股筹集社会保障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的出台,对发行新股、增发、配股和发行可转换债券的条件的放宽,使得上市公司们纷纷热衷于再融资,有关人士宣称,一股大规模的市场扩容之风将席卷我国证券市场。
扩容在某些方面的确会给投资者和上市公司带来一定的好处。例如,可转换债券相较于配股和增发来说,有着可选择性的优势,投资者既可以选择持有债券到期后领取利息收入,也可以在二级市场上卖出债券获取价差,还可以转换成股票来分享公司高成长的收益。对于上市公司来说,则可以获得大量资金,用于一些项目的投资,寻求更高的利润增长率。
但是,投资者的谈“增”色变和各方人士对扩容给市场带来的压力的担忧也并非没有道理,据估计,仅增发一项,今年证券市场的资金需求就有可能达到1500亿元,如此巨大的资金需求,市场如何承受得了?特别是今年7月号称“中国航母”的中石化发行28亿A股,业内人士就称其发行时会抽取市场存量上百亿资金,上市时更会使大盘失血,加上上半年几百家已发行新股的公司,下半年二级市场供求关系平衡将被打破。具体来讲,扩容带来的压力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扩容会使股本扩大,业绩被稀释,从而使市场的整体市盈率再度抬高,加大了市场的泡沫,增大了市场的风险。
其次,扩容使企业热衷于非理性的“浮肿”,经营风险加大。一些企业往往不能很好地管理募集资金,扩容带来的资金不能获得一定的生产效益,再融资数量越来越大,净资产收益率却越来越低,如吉林化工在增发后第一年出现亏损,太极实业在增发后去年又沦为亏损股,今年中期再次预亏。越扩越亏,是任何一个企业都不愿走上的路。
最后,扩容带来的募集资金闲置、改变投向以及进行委托理财等高风险投资的现象比比皆是,这样一来导致了资金的巨大浪费,二来对业绩没有帮助,又不能拿出让投资者满意的回报方案来,这又导致上市公司更急切地想依靠扩容增加筹集资金,如此循环下去,整个证券市场不容乐观。
目前,宣布再融资预案的个股普遍出现5%以上的跌幅,这无疑是市场对扩容压力的恐慌表现之一。(完)
进入【新浪财经股吧】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