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5月22日23:25 中国基金报

  中国基金报 牛斗

  中国基金报记者获悉,近期深广地区多家私募被调查或抽查,既有大几十亿甚至上百亿的大私募,也有规模不大的小私募。调查内容既有涉及公司产品与员工个人投资之间是否利益输送,也有股票炒作是否涉及内幕,也包括常规的投资者是否合格及合同的常规检查。

  三位以上独立的消息源向中国基金报记者表示,深圳、广州地区至少三家私募近期被监管部门调查或者说是抽查。从被调查或抽查的公司情况来,既有调查公司管理产品,与个人股票投资之间是否存在利益输送,也就是通常所说的“老鼠仓”行为;也有因为买入股票连续涨停而后停牌,是否涉及内幕交易情况;当然,也有检查的投资者是否合格、检查产品合同这种常规行为。

  有私募人士向记者表示,从备案、考试到现在调查,这一系列的行为,意味着私募逐渐告别草莽时代,监管部门对私募的监管也越来越严格。当然,这也表明私募基金行业愈发受到各方重视,朝着正规军的行列逐步迈进。

  实际上,从近期中国证监会周五的新闻发布会也可以看出,监管的态势一如既往地在加强,私募成为了监管规范的重要方面。在5月20日的发布会中,有4宗行政处罚,其中有一宗是对广东一家私募的处罚,广州穗富投资由于违规卖出股票受到处罚。广东证监局决定责令广州穗富改正,给予警告,并处以3万元罚款;对易向军(时任广州穗富董事长兼投资总监)给予警告,并处以2万元罚款;对欧阳晓辉(时任广州穗富合规风控负责人)给予警告,并处以1万元罚款。

  在通报4宗行政处罚后,中国证监会表示,我会将持续对市场操纵、内幕交易以及基金公司违法违规行为保持高压态势,严厉查处,切实维护市场公开、公平、公正。

  同时,证监会近期也开展了私募基金投资者权益教育保护活动,显示出对于私募基金投资者保护的重视。并在活动的通告中表示:“近两年来,私募基金行业发展迅速,有利于壮大机构投资者力量”,“但行业在快速发展过程中,也存在公开或变相公开宣传、突破合格投资者标准、甚至以私募为名进行非法集资等违法违规问题,严重侵害了投资者合法权益,影响了行业的健康发展。”

  业内人士分析,监管部门加强对私募的监管,有助于市场更加规范,以及保护投资者权益。从近期中概股回归暂缓和打击壳股等传闻来看,监管部门有意引导市场向价值投资回归。但市场短期内是否真正回归价值投资,还需要观察。

责任编辑:赵文伟 SF182

相关阅读

中国城镇化为什么有问题?

中国的旧型城镇化问题的根源主要有两点,一是旧型城镇化异化为房地产开发地产,第二就是各地争相建设超大规模的城市。这造成的大拆大建侵犯了民众的利益,然后就是小城市偏枯,特大城市疯长。直接导致项目建设过程当中占地面积过大,投资效率低下;其次是各级政府债台高...

如何找出牛股的技术优势

能否跳出唯技术优势的限制,把技术优势内化成对整个产业竞争优势发把控,完善自己对所属整个产业发展的撬动,已经成为众多从导入期到快速成长期的技术类公司的关键。

把房地产当支柱有什么可怕后果

泡沫是一种中间现象,这是资本过剩必然会产生的一种中间现象。根源在于城市化推动了资本过剩,资本过剩导致了大量的资本活动,这些资本活动在某一市场集中爆发,就产生了泡沫现象。

中国能靠什么来超过美国?

本质上讲,世界上各主要文明体在进行一场竞赛,看谁能首先通过变革走出当前的困境。这一场竞赛的胜者将会是未来几十年乃至本世纪世界文明的领导者。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