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4年来临之际,新浪财经邀请了投资领域约百位专家“展望2014”,和投资者一起分享 “股票、基金、黄金、外汇、理财……”方面的投资意见。以下为中国证券报首席经济分析师卫保川相关展望文章。
作者:卫保川
“货币紧、债市熊、小票牛”是2013年大类资产的走势。这一现象反映出中国经济正处于“高杠杆、货币紧、经济下”的搭配中。
对于14年前瞻地看,股票市场面临的宏观环境难以特别乐观:一方面,海外的流动性收缩渐次拉开帷幕,而国内债务杠杆和实体去产能的压力比较突出,货币环境出现逆转式宽松几无可能,因此,估值推动的上涨行情难以期望。从国际环境来看,美国经济虽然会出现曲折,但基于以下因素,其经济增长会表现的十分稳健:房地产市场已经出清,今后将会面临将为健康的常态环境;财政问题两 党已经达成共识,扰动因素消除,而且由于强劲的经济增长,税收改善,财政赤字逐步改善;优越的能源价格,正在促进其在工业化,外贸逆差逐步缩小,由于大宗商品难以持续走强,消费环境持续改善。基于此,美国在14年继续缩小QE规模成为必然。中国的利率面临全球利率抬升的压力。
中国的外汇流入导致外汇占款增加,是中国流动性增长的根本动力。我们特别关注到,与过去十年不同,目前的外汇流入(大量经过贸易渠道,因此外贸数据并不十分可靠),更多是以套取利差为目的,而以前更多表现为套取汇差为目的。以此估计,如果国内利率下行而国际利率上行,则外汇流出,流动性加剧紧张。因此,利率 的下行短期难以出现惊喜。更为本质的原因,中国的外贸顺差规模会长期收缩,其所带来的基础货币供给不断收敛。
更主要利率推动力量则来自于国内——地方债务平台和强劲的房地产需求。14年我们预计会有所收敛,但难以出现根本改观。地方平台的再融资需求因为账期结构的原因,14年的需求还十分强劲。
另一方面,经济增速超越13年的可能性较低,上市公司业绩推动的行情也较难出现。GDP增速无论是从政策指向还是观察经济增长动力结构来看,都不会出现大幅度向上超出预期——7.5%的可能。以此为基础,我们认为上市公司业绩超预期增长推动的趋势性行情实难期盼。从长期看,投资增速的下降依然会使经济增速不如下一个台阶,因为从潜在增长能力来看,我们只是处于长期向下的拐点,只有出清过剩产能和改善企业的资产负债表,宏观的低速和强劲的微观ROE才能出现。只有在这个意义我们才能解释,强劲的GDP增速并没有给我们带来股票牛市,未来的GDP低速,也并不意味着牛市。我们期待的牛市也许并不远——衰退性宽松,利率水平大幅度下降,过剩产能淘汰,优势存量企业获得产品定价权。
具体到股市的中观层面,“增加直接融资”的长期战略不会发生大的变化,供给冲击需要需求端宏观政策的配套,否则,挑战大于机会。
跌出来的老价值和新机会
应该说,2013年资金价格上升对股市这类权益类资产估值是极其不利的,不过这仅仅影响了流动性较好的大盘股,中小盘股票则走出牛市格局。抛去增发、配股以及分红,2013年A股总市值增长了6800亿元,其中主板损失了7700亿元,中小板和创业板分别增长8200亿元和6300亿元;对应的是,沪深300指数下跌了8.7%,而中小板指数和创业板指数分别上涨了16.8%和81.3%,与全球主要股指相比也在前列,创业板更是排进前三。
没有持续突出的盈利,又面临上升的贴现利率,小盘股上涨逻辑似乎只能从炒作改革预期中找到答案。从表面上看也似乎如此:从上半年TMT和金改到下半年自贸区、土改和国企改革,改革内容一一映射在股票市场,掀起结构性行情。但我们认为,除此之外,更主要的动力还在于停发新股,供小于求带来的估值溢价。数据显示,从2009年10月到2012年10月有IPO的阶段,创业板和中小板的PE-TTM分别从82倍和47倍下降到33倍和28倍,而2012年暂停IPO以后,PE-TTM回升了92%和33%。因此我们认为,2013年行情的本质是:在一个没有新上市股票供需严重不平衡的市场环境中,上市公司大股东有融资或者解禁套现需求,大量确定性成长但成长幅度又不是很确定的行业和公司,在改革预期的支撑下,存量资金不断博弈的结果。
这一点,在未来的几年里不仅不会出现,反而会出现大量股票上市的局面,无论是现有交易所的IPO还是新三板渐行渐近,都将直接导致小盘股溢价收拢。以2013年1月1日为基数,一年来申万创业板和申万中小板对申万50的超额收益率分别为80%和40%左右,在缺乏业绩又无低利率支撑的情况下,供求状况一旦逆转,如此巨大的超额收益率很难维持。
2013年七成个股赚钱的局面甚至或会“逆转”,2014年A股注定是整体平淡,但仍有一“老”一“新”两类机会。
首先,关注“老”机会。因为盈利向上弹性有限,周期类的公司估值可能会继续下台阶,但正如之前分析,利率一旦转向,债券以及类债券、高股息的部分蓝筹股,将浮现绝好的买点。蓝筹公司的价值会得到重新认可,特别是加上国企改革逐步深入的历史背景。不排除传统行业中有优秀公司脱颖而出,或者是传统行业过度低估后价值回补。
其次,把握“新”机遇。打新和炒新,尤其是一季度参与会有较好的回报率。已过会中小板企业2009-2011年ROE均值为24.3%(未考虑发行后的股本摊薄效应),远高于同期中小板整体的16.5%;已过会创业板同期ROE均值为28.9%(未考虑发行后的股本摊薄效应),高于创业板整体的24.1%。参与的性价比颇高。
同时,由于沪深交易所进一步完善了新股上市初期盘中临时停牌制度、强化了对异常交易账户的监管,很多优质新股在上市初期或将出现连续“涨停”现象。那么中签的投资者需要持有更长的时间才能兑现收益率。这与过往IPO 期间存在很大的不同。
而新三板中更有优质、生命周期更前端成长空间更大的企业。据新三板定增网统计,新三板计算机板块2012年静态PE15.3倍,整体ROE为14%,同期创业板仅为8%。一旦交易规则改变,估值折价将收窄、消除甚至转为溢价。孰优孰劣,一目了然。
进入【新浪财经股吧】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