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期指可助券商改变靠天吃饭局面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3月25日 10:02 全景网络-证券时报

  ——访上海证券副总经理姚兴涛

  证券时报记者 陆星兆

  本报讯 近日,随着国内股指不断下探新低,市场关于适时推出股指期货的呼声再次响起。记者就此专访了上海证券副总经理姚兴涛,他站在券商角度,就推出股指期货的相关问题谈了自己的看法。

  记者:作为券商,如何看待股指期货?

  姚:如果一直不推股指期货的话,我个人认为对券商造成的影响肯定是负面的。证监会自2004年起实施券商分类监管以来,相继审批了多家创新类券商和规范类券商。作为一家创新类券商,我经常思考可以在哪些方面开展创新业务,比如集合理财业务、资产证券化业务等,如果推出股指期货,券商可以利用这个市场规避投资业务的风险敞口,也可以作为套利者,这样不仅为公司开辟了一块全新的业务,也有利于抑制股票市场、股指期货市场的价格偏差过大。换句话说,将对整个市场效率的维护发挥作用。没有股指期货等衍生品市场,券商投资业务永远改变不了“靠天吃饭”的局面。

  记者:股指期货推出后,你认为券商将如何参与?

  姚:关于股指期货上市会是什么状况,或者对现货市场有什么影响,甚至我们作为券商如何参与等等问题,我们都已经作了充分的研究和准备。其实就个人想法而言,我认为股指期货推出初期,券商参与有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可能主要以套利或者套期保值为主。因为和公募基金参与股指期货受基金契约的限制,券商集合理财产品的情况也类似。而从自营角度来说,券商参与股指期货还会受以净资本为核心的风险控制指标体系的制约,因此早期参与程度有限。

  记者:券商如何看待股指期货风险?

  姚:近期大家比较关注的次贷危机、法国兴业银行事件,有人认为金融创新的步伐太快,会对金融市场造成一些影响。但我觉得,这些事件倒可以算是为衍生品市场的发展提供了反面的教材,因为它们本身一定程度上是这个企业、公司内部风险控制机制,或者它整个内控体系失效,而与市场的功能是没有关联的。

  对中国来讲,现在处在资本市场国际化,或者是融入全球金融市场的过程中,中国资本市场对外开放是一个必然的趋势。在这个必然的趋势下,我们应该在准备充分的条件下尽早的推出股指期货。如果要等到完全开放的情况下,市场融入很多的情况下再推出股指期货,我认为在那时的风险会更大。

  记者:你认为什么时机推出股指期货合适?

  姚:讨论推出股指期货的时机,我个人认为与股票市场所处的位置没有必然的联系。它主要要看相关的制度、技术系统、监管、风控体系等方面准备的是否充分,这是时机选择上要考虑的一个核心因素。但考虑高起点,稳起步的目标,在股票市场相对比较稳定的状态下推出股指期货比较合适。目前这种状态我认为是推出股指期货很好的一个时机。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