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金融机构防火墙亟待杀毒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1月30日 01:59 新京报

  “各部门的大门都设有密码,外人不得入内。万不得已‘串门’,谁人何时何地见了谁,都记录在案。对员工的电话、传真、电子邮件进行监控,更是不在话下。”

  这是澳大利亚安保投资公司大楼的“中国墙”,也就是国内俗称的“内部防火墙”。

  目前这样的防火墙已在国内金融机构中开始建立,但由于其的神秘性和初建性,不为外人所知,即使记者与某基金公司高层联系采访,对方也表示对此知之甚少,“因为基金公司风控部是另一套体系,他们接受采访还需层层报批。”

  事实上,“中国墙”制度出于英美证券法规,是指证券公司建立有效的内部控制,防止研究部、投资部与交易部互泄信息,引致内部交易和操纵市场的行为。

  但实践证明,“中国墙”在中国并不坚实,2004年起,南方证券、汉唐证券相继倒地,不少证券公司陷入信誉危机。

  实际上,基金公司在内控方面的要求是非常严格的,基金投研人员的进出电话均被录音,一些合资基金公司还通过封闭网络端口的方式,限制内部所有员工通过网络聊天工具和外界沟通,部分基金公司还被通知不得在面对个人投资者的宣讲会中提及个股。而投资银行总部与公司研究所、经纪业务部门、自营部门在人员、信息和办公地点等方面则实行了严格的隔离。

  中国证监会曾明确基金公司内部风险控制的76个最低标准,其中涉及投资决策与交易的风险防范点就有48个。“基金经理直接向交易员下达投资指令;没有及时对交易员进行有效考核”等都属于风险责任。

  业内人士称,“基金公司、投资公司等动辄掌控数十、上百亿资金,责任重大。空间严格划开、权限明确分开,是为了抵御内部交易的诱惑。”

  2008年的春天,法国兴业银行防火墙的失控导致了其巨额亏损,其交易员科维尔违规侵入银行的计算机系统,伪造电子邮件和文档,试图掩藏金额高达500亿欧元的违规交易。

  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货币理论与政策室副主任杨涛也撰文指出,要求加快构造金融机构的内部防火墙。“根据国际惯例,对混业经营形成的金融控股集团,既要有一道风险防火墙,强调将异业风险限制在各自业务领域内,防止风险的扩散和蔓延。又要有一道‘资讯隔离墙’,要求禁止或限制跨部门、跨领域的信息传递,借以防止滥用信息和内幕交易行为的发生。”

  本版撰文/本报记者 高泽阳

[上一页] [1] [2] [3] [4]

    新浪财经独家稿件声明:该作品(文字、图片、图表及音视频)特供新浪使用,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