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万亿私募钵满而退 139只股票牛市大跌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9月29日 10:54 21世纪经济报道

  上海报道 本报记者 刘翼 

  指数震而不跌,这使得很多人对私募清仓的说法持怀疑态度,但一组数据足以说明真相。

  2007年8月1日至今,有412只股票下跌。也就是在8月1日,上证指数突破了4500点,至今,已突破5500点;8月1日至今,有139只股票跌幅超过10%;有28只股票大跌20%。

  下跌股票:高估值PK高风险

  天音控股(000829.sz)、瑞贝卡(600439.sh)、重庆啤酒(600132.sh)是下跌中的典型。

  天音控股一度被券商、基金认为是具有高成长性的手机销售巨头。就在8月27日,某国内知名券商还针对该公司发布了维持推荐买入的评级报告。然而,正是该上市公司,股价从8月初40元一路狂泻,截至9月24日,该股价创新低28元,最大跌幅高达30%。

  同样,具有乙肝疫苗炒作概念的重庆啤酒近两个月跌幅也达到30%;瑞贝卡,十大流通股股东基金合计持仓高达流通股35.32%,近两个月跌幅达到23%。

  “高估值对应着高风险,题材股对应着操纵嫌疑,基金重仓也并非是股价不下跌的理由。”泰阳证券研究所刘亚辉博士指出。“从盘面上看,这三个股票共同的特点都是在高位放出巨量,明眼人一看就知道,其中的主力已经全身而退了,主力不再护盘,股价非跌不可。”

  即便是跌到如今的价格,天音控股的股价看起来仍不便宜,30元左右的股价对应着90倍的市盈率;同样,重庆啤酒的乙肝疫苗研制成功仍然遥遥无期;近期,瑞贝卡仍然入选河南创新型试点企业、毛利润大幅上升的报道仍然见诸报端。

  “股价下跌背后,必然有着深刻的变化,或者是公司的发展达不到预期,或者机构为了兑现利润,大肆抛售,但从本质上说,有一点是相同的,那就是价值回归,除去泡沫,这个股票值多少钱,如果高了,早晚要跌。”刘亚辉指出。

  记者统计发现,上述大幅下跌的139只股票中,80%以上的股票价格在15元到25元之间,即属于目前的中价位股。但记者同时发现,上述股价对应的市盈率却是市场水平最高,普遍在100倍以上。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从今年8月1日至今下跌的412只股票中,新近发行的中小板股票普遍惨烈下跌。

  宏达精编、拓邦电子、报喜鸟、芭田股份、东力传动等近30只股票上市后就一路下跌,最大的跌幅超过50%。

  以宏达精编为例,8月3日上市首日收盘于34.65元;至9月26日,该股收于18.81元,其间大盘一路向上,该股跌幅却超过45%。同期上市的一批中小板股票也得不到市场认可,三特索道下跌40%,报喜鸟跌34%,正邦科技跌48%。

  “中小板新股巨大的跌幅,说明两个问题:一是在发行环节存在高市盈率发行的问题,二是监管需要加强。中小板上市首日股价一般都要涨200%,换手率达到50%以上。”某证券研究人士告诉记者。

  “中小板新股的暴跌值得深刻反思,只要是泡沫,就有破灭的一天。”上述人士警告说。

  私募全身而退

  有一个问题:谁在卖?

  8月,上证指数在金融、地产、钢铁的带动下一路高歌猛进,一路攻克5000点、5300点,上涨中间并没有出现大幅的调整,此期间,市场不断传出私募清仓而出,等待调整云云。

  “我们自己掌握的情况是,近一段时期,公募基金的仓位一直都在80%以上,券商的自营盘、私募基金在30%-40%,多的也就是60%、70%。”某券商研究所高层人士告诉记者。

  “中报出来后,基金等机构投资者看好的是地产、金融等,对消费品有所失望,那些业绩增长达不到预期的股票被抛售也在情理之中。”申银万国研究所研究员陈李认为。

  但公开资料显示,公募基金整体上仓位变化不大,下跌的股票多为中价股、高估值股、题材股。

  “8月份,我们开放让客户赎回,据我所知,有很多机构也是这么做的。”某私募基金的管理人告诉记者,“还有一些没解散的,有的去了香港,有的干脆就轻仓做做短线,不对这个市场有什么过高的期望。以前我们的策略是长期持有,波段操作。” 

  “有了利润就要把他保住,耐心的等待市场调整,毕竟机会是跌出来的,风险是涨出来的。”上述私募人士道出其中投资秘籍。

  “之所以指数没有出现大幅调整,原因是公募基金作为市场的主流,对大部分重仓股采取锁仓策略,再加上1000多亿的新基金发行加重基金抱团取暖现象。公募的力量战胜了调整的动能。”

  与上述说法相印证,基金重仓股在8月初至今的行情中,一路上涨,甚少有下跌的品种。

  “从投资者构成这个角度上说,私募基金的游资性质显而易见,对市场的影响力已经大大降低,不再像几年前一样,为市场大跌的先知。”刘亚辉告诉记者。“但私募等游资主导行情的一些股票肯定会出现下跌的走势。”

  难以统计的是私募基金的准确规模,以及他们的收益水平。

  某私募圈内资深人士告诉记者,他估计各种各样的私募规模至少在万亿以上,这些资金或是单独驻守某只股票,或是联合买卖一个热门股,或是与公募基金共同存在于某些股票中。“截至今年8月,收益在2倍以上的不在少数,有的高达5倍以上。” 

  相关报道:

  私募基金:持股过节 我们不会减仓

  我们会翻开私募基金新一页
   
    相关评论:

  陈永坚:私募股权在中国投资的机遇和风险

  王连洲:私募基金环境条件已经成熟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城市营销百家谈>>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管理利器 ·新浪邮箱畅通无阻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