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新浪财经

问题券商清算之惑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8月19日 08:32 财经时报

  本报记者 袁京力

  作为处置问题券商重要环节的行政清算,随着这一轮牛市行情的到来也出现了种种困惑  

  在问题券商一般的处置逻辑——行政托管、行政清算和司法破产清算程序之外,除了出现原股东的诉讼,像闽发证券长久的行政清算期所引来了的困惑更多。

  两家营业部的落差

  8月14日下午临近收盘时,上证综指数突破4800点。位于北京西三环繁华地带的闽发证券翠微路营业部一楼,除了相对狭窄的交易厅内散户们正三三两两聚在一起讨论着投资外,这家被托管了近3年的券商所属营业部一切都未改变,就连其布告栏上的信息也是今年4月份张贴的。

  “收盘了,已经下班了,明天再来。”大厅工作人员如是回答《财经时报》记者关于开户的申请。

  离这里不到200米,是更偏僻的中国建银投资证券有限责任公司(下称“中投证券”)营业部,走进一楼的交易大厅,除了同样火爆的股民在收盘后尚未离去外,一个“热烈祝贺中投证券成为创新试点类券商”的标语醒目地挂在服务窗口上。这家由破产券商之一的南方证券营业部转变过来的网点,成立了“投资理财部”、“VIP交易室”,客户经理也在热情地回答拟申请开户的咨询。

  3年前的1月2日,南方证券被深圳市政府宣布行政接管,同年10月18日,闽发证券被东方资产管理公司托管。在前后不到一年里相继被托管的两家券商营业部的归宿却大相径庭——次年9月在南方证券的基础上成立了中投证券,如今已晋升为创新试点类券商,而闽发证券却迎来了近3年的行政托管期,其司法破产的程序直到现在才水落石出。

  问题券商的遗憾

  眼下这一轮的牛市盛宴,让处于行政清算的问题券商错失了许多机会。

  最大的损失或许来自经纪业务。

  事实上,在经历了一轮熊市和迎来了新一轮牛市之后,券商整个行业并没有改变靠天吃饭的境地——营业部的佣金收入依然占据重要地位。

  据悉,截至2006年12月底,在披露了年报的18家创新类券商中,佣金收入占其总收入的45%。“牛市并没有让券商改变盈利模式。”招商证券金融领域分析师罗毅评论说。

  “现在这行情,一般的营业部一个月能赚100万元,一年也可以达到1200万元的利润。”兴业证券北京一家营业部的负责人告诉《财经时报》。

  但处于行政清算期的券商却要在这个收入上打上折扣。据透露,在行政清算期间,由于激励机制的不足和限制过多,问题券商营业部的经纪业务人员的动力普遍不足,对于业务的拓展热情不高。

  而更大的问题则暴露在问题券商自有资金层面上。

  一般来说,问题券商出事的原因来源于自有资金投资的巨额亏损、委托理财的巨大窟窿、高管挪用资金等方面。比如,闽发证券就几乎集中了这所有特点。

  但一些问题券商却仍有一定的现金和

股票资产,这部分资产的交易因为行政清算遭到限制。“即便是这些自有资金拿来打新股也发了啊。”一位原南方证券下属投资公司的人士感叹。

  清算组的苦衷

  但对于行政清算,清算组也有自己的苦衷。

  在进入行政清算之后,清算组的主要任务就是理清问题券商的资产走向及状况,“这并不是轻松的活。”上述原南方证券投资公司人士透露。以他所在的南方证券为例,在宣布破产时,负债已经高达228亿元人民币,其中挪用客户的保证金就达到了80亿元,而且前后的两任总裁沈沛、阚治东,都涉嫌卷入其中。

  但多位高管涉嫌卷入的背后,是更为复杂的资产来往情况,这恰恰是行政清算组要理顺的繁琐关系。“由于时间久远,有些资产单子都不在了,清算起来非常困难。”上述人士透露。

  此外,行政清算的持久还归咎于法制的滞后。此前,由于相关破产立法和制度的滞后,最高法院曾经多次下文,对于问题券商的破产申请暂不给予受理,这直接导致行政清算失去了最终的方向。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城市营销百家谈>>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新浪邮箱畅通无阻 ·携手新浪共创辉煌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