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新浪财经

贷款资金汹涌入市 银行严控流向审查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4月13日 22:34 中国经营报

  节节攀升的股市行情使监管层对贷款资金入市更加警惕。

  据某银行业人士透露,目前各行正在加强贷款用途监控,主要措施包括要求客户出具贷款资金用途有效证明,并对证明的真实性进行核实。其中住房转按揭贷款、消费贷款都属于重点监控类别。同时,部分银行也开始严查内部员工信用贷款入市。

  今年2月份,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副研究员殷剑峰对上海、深圳等几大城市住房金融进行调研,他表示,根据调研结果估计,银行个人消费贷款资金入市总规模约在3000亿元以上。

  股市“点燃”转按揭

  持续上涨的股市让小唐(化名)很懊悔。

  “要是早点办好,我就可以贷出十几万元,早就赚了。”

  小唐告诉记者,上月末,他原计划要和一家股份制银行签订转按揭合同,取得贷款,不料银行近日突然表示,上级最近严查贷款资金用途,小唐的贷款用途证明不完备,无法放款。

  小唐有一套原价25万元的房子,由于位置较好,目前已经升值到35万元。他向银行贷款了15万元,目前已还了10万元左右的房贷。如果办理转按揭,按照评估价的60%计算,可以在另一家银行得到21万元,还完原贷款银行5万元剩余房贷,他还有16万元左右贷款资金可以支配。而将这些资金投入股市,正是小唐原本的打算。

  小唐这类客户正在成为银行严控的对象。

  某股份制银行广州分行房贷部门负责人表示,最近一段时间,转按揭业务确实火爆,这个月有近10%的增长。他承认,“与股市向好有关。即使在前一阵市场震荡的时候,也有不少人想要乘机入市。”

  增长过快的转按揭业务,让银行不得不加强控制风险。某股份制银行人士表示:“最近上级三令五申,要求我们控制贷款资金用途。我们也加紧防范,要求客户补充一些手续。”该银行人士表示,主要措施是要求客户出具贷款资金用途的有效证明。

  小唐就是赶上了这个当口。

  “其实也很简单。”小唐告诉记者,他很快就搞到了装修和买车合同交给银行——事实上,小唐既没买车也没装修。

  小唐告诉记者,他的证明是一些中介机构提供的,这些机构专门给别人办理各类贷款。

  中介机构“一切搞定”

  按照小唐的指引,记者以申请贷款的名义接触了几个打着“贷款咨询”广告的投资公司,希望他们能协助转按揭或者加按揭。

  投资公司咨询人员在了解了记者的房产情况后表示没有什么问题。“证明都没问题。我们可以帮你搞定。买车只要给车行几千元订金,就可以弄到

购车合同。工作证明,只要找一个单位盖一下章就可以了,收入证明也一样。装修合同也可以如法炮制。如果你觉得麻烦,我们可以帮你一次性搞定。”

  当记者对这些证明能否通过审核表示疑问时,这位咨询人士表示,他们已经帮不少人办成功过。“最近股市那么好,其实银行的人也知道那些钱有可能被拿去炒股。不过,对于银行来说,你有房产抵押,而且房价都在升,他们也没损失。”他进一步游说记者,“你想想,贷款利率只要6%左右,有些银行还可以下浮,按现在的股市行情很快就赚回来了。”

  “我们可以承办很多家银行的业务,利率等条件和银行是一样的。不过在我们这里办收费要比在银行办贵一点,手续费按服务项目多少收,一般至少一次要收取4000至5000元的手续费。我们提供一条龙服务,过程也快一点。”

  银行动手捉“内鬼”

  实际上,对贷款资金违规入市的检查不仅仅针对银行客户。4月13日记者获悉,某国有银行已经开始着手清理内部员工贷款入市。记者获得的一份该行内部文件措辞严厉地要求,内部员工贷款无论直接或间接流入股市,必须限时归还,坚决清理。

  这家国有银行今年以来对贷款资金入市进行了严格清理,记者获得审计数据显示,该行某分行检查中共发现1500多笔涉及金额5800万元的个人贷款,通过贷转存账户及过渡账户流入证券公司和基金管理公司。更令人吃惊的是,这5800万元违规入市资金中,有4000多万元属于该行内部员工贷款,占全部违规入市贷款的近70%——而这仅是该行某省分行的数据。

  据悉,在某些银行内部,员工贷款一般为信用贷款,不用任何抵押即可获得。贷款额度根据员工级别、工作年限以及年薪等综合评定,贷款利息与一般客户相同。“如果贷款到期不能归还,贷款员工的工资奖金就没了。一般来说,只要不是被处分、停职,都可以借到钱。”该银行内部员工告诉记者。

  记者获得最新消息:这家国有银行已经下发了清理内部员工贷款违规入市的紧急通知,要求贷款员工限时归还入市贷款。

  徘徊于风险收益间

  某股份制银行房贷部负责人也承认,由于业务增长很快,人手不足,银行的确在和中介机构合作。“目前各银行有很多这种外包情况。”不过他强调,最终的风险控制并没有“外包”,仍旧很严格地控制在银行手中。

  而根据记者从其他银行了解到的情况,在银监会一再强调贷款风险的情况下,最近各行均加强了对贷款用途的审查和控制。上述负责人称,“甚至因此减少了业务的增长量。例如加按揭和转按揭,我们收到了很多申请,但是为了控制风险,已经部分暂缓受理了。”

  另据记者了解,有些银行原来开办的自助渠道,即客户可以通过电脑终端操作住房循环授信的做法,也暂时停止了。

  另外一家股份制银行房贷部客户经理则对记者表示,最近一段时间上级对贷款用途审查明显严格了,“除了要求出具装修等合同外,还要求我们对客人证明的真实性进行核实,例如打电话到车行问是否真的买车了,房子是否真的在装修等。”他无奈地对记者表示,工作量太大了,但其实并不一定有效果。另外,银行还要求定期对客户大额提款的资金流向进行抽查,一旦发现异常,就收回贷款。

  在风险和收益之间,商业银行似乎难以抉择。

  殷剑峰表示,除非房产价格下跌超过20%,否则转按揭类贷款,对于银行来说没有什么风险。

  尽管如此,他认为,银行仍旧需要对贷款用途进行风险控制,因为如果大量贷款被挪用,一旦股市逆转,将会影响到整个金融体系的稳定,借款人也将面临极大的风险。不过他承认,贷款用途确实较难追查,银行需要转换客户经理的激励机制,不仅仅以业绩为唯一考核标准,这样才能有效地对贷款用途进行风险控制。

  链接

    哪些贷款有“入市机会”

  转按揭

  是指正处在住房按揭期间的借款人,把住房按揭从一家银行转到另一家银行。例如,张女士购房总价80万元,向银行贷款40万元,后急需15万元至20万元资金用于其他投资。因为房价升值很快,张女士原来总价80万元的住房,如今市价已达到100万元,重新申请的贷款金额有可能达到70万元,张女士在还清原银行贷款40万元后,还剩余30万元,可以利用多出的贷款进行其他合理的消费和经营。

  加按揭

  部分银行为在该行申请住房贷款、正常还款1年以上、房屋已为现房的借款人提供的一种“追加”贷款服务。例如李先生2000年购买了一套面积为150平方米的房产,购买价为100万元,原银行按揭贷款八成,即贷款80万元。目前,该套房已升值到150万元,通过加按揭方式,可给予市场价80%的按揭,可贷款120万元,还清原贷款银行欠款60万元后,李先生还可从银行贷出60万元转变为其他用途现金流。

  循环抵押贷款

  称个人住房循环授信,是指贷款人将商品住房抵押给银行而获得的贷款额度,在规定时间和额度内可以分次提款、循环使用。

    中国经营报记者:巫燕玲、朱紫云


    相关报道

    深圳开查贷款资金流入股市 以个人消费贷款为主

    深圳各家银行开始清查贷款资金是否流入股市

    银监会重申严禁贷款资金入市

    央行上海总部要求: 加强贷款资金流向管理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6,920,000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