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青原承认卸任研究中心主任 称并未离开证监会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2月22日 10:04 北京日报 | |||||||||
“我没辞职,也没离开证监会。”电话刚刚接通,快人快语的李青原就率先澄清。李青原坦陈,根本没有想到自己的职务变动引起了那么广泛的关注,“四处都是报道,铺天盖地的”。 据李青原解释,她今年已经54岁了,因此不再继续担任研究中心主任,而只是保留局级研究员的职务。其实,人们关注李青原的根本原因,是因为她在如火如荼的股权分置改革
“完全是个人原因” 自从2002年重回证监会,李青原就一直是最受人瞩目的官员之一。这不仅是因为她喜欢颜色鲜艳的穿着,在不少场合都以鲜亮的粉色服饰示人,更因为从她担任证监会规划委(后更名研究中心)主任以来,对全流通的促进始终没有停止过。 而今,沪深股市的股改市值都已经过半,两市也相继推出了全流通指数。选择在这个时间告别实职,李青原的决定引起了各方的猜测。“离开研究中心完全是我个人的原因。”李青原说,“让更年轻的人来承担我原来的工作,应该是件有利的事情。” 接替李青原出任证监会研究中心主任,原任基金监管部副主任的祁斌似乎是最适合的人选。祁斌是证监会里最后一个“海归”,曾在华尔街从事金融工作,1998年受聘于高盛集团主管属下120亿美元资产的基金经理选拔和投资管理工作,2000年10月加入证监会。 “始终充满信心” “我对股改说过的所有的话,一个字也不会改,一个标点符号也不会改。”对于她全力推动的股权分置改革,李青原仍然保持着一贯的坚定。“我对股改始终充满信心,无论在任何场合,任何时间。” 李青原对全流通的推进要上溯到2002年,当时尚福林接任证监会主席,成立了由李青原带队的“全流通研究小组”,随后,她就成了全流通推动者的形象代言人,几乎是一手促成了股权分置改革的起步。 在2003年10月的中国改革论坛上,李青原直言:“股权割裂的制度设计严重影响了资本市场的发展,这个问题不解决,做任何事情都走不动。”这被看作是证监会启动股权分置的信号。在2004年1月的第八届中国资本市场论坛上,李青原再次表态,认为2004年是解决全流通的好时机。同年年底,李青原还在坚持呼吁“股权分置问题已经到了非解决不可的时候了”。随后,在去年年初的第九届中国资本市场论坛上,她干脆抛出了一个时间表:“如果快的话,上半年就要解决”。 终于,去年四月底,股权分置改革如期启动。 “回家编辑论文去” 在证监会的历史上,先后出现过两个“女强人”色彩浓烈的人物,一是史美伦,另外一个就是李青原。史美伦以其强硬外放的管理手法给外界留下了“铁娘子”的印象,而李青原则是以她生动爽朗的语言风格缔造了一个鲜活的学者形象。 事实上,李青原的理论功底也一直被业内所共识。她1985级博士论文《战后美国金融资本的发展》一直被其导师吴大琨所称道。她随后在中国证券市场研究设计中心(简称联办)和证监会的工作中,也都是以研究者的形象示人。提及以后的工作打算,李青原表示,近期她最大的任务就是把当年的博士论文重新编撰成书出版,目前还没有其它的打算。 “我的导师吴大琨先生一直希望能把我的论文出版,现在导师已经90高龄了,我希望趁这段时间把我的论文整理出版,作为献给导师的礼物。”李青原说。目前李青原还在中国人民大学太平洋经济研究所担任研究员,而她的导师吴大琨正是该所所长。 在纷繁生动的“李青原语录”中,有一句话的引用频次最高———“作为学者,我们追求终极真理,而战略选择应该有一个最佳的东西,A点到B点的直线只有一条,但是现实生活当中不得不妥协,最后的结果往往是妥协的结果。”告别了证券实务,重新拾回学者身份的李青原,又在选择什么样的方式来继续她的“平衡之道”? 李青原动向报道: 相关评论: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