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股市评论 > 正文
 

阿蒙:李青原离开证监会照转 谈何尴尬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2月21日 15:40 新浪财经

  阿蒙

  人们常说:少了谁,地球都能够转;人们也常问:离了你,地球就不转了?

  话说,李青原离开证监会,证监会就不转了,股改就体止了,都不是,也不可能。既如此,股市又谈何尴尬呢?

  为什么要说尴尬?是因为我们的骨子有个“拜物教”,而成就这个“拜物教”的就是我们自己。之所以如此,源于思想和思考的“浅视”。不说别人,笔者自己便不能免俗。

  三年前,笔者在《李青原为啥招眼球?》里赞道:近来,一位女士颇引人注目,她便是李青原。尤其是最近,减持、全流通议论又起,前几日传闻含国有股流通或减持内容的证券市场发展“白皮书”将亮相,李青原出面予以否定,有博士衔、戴证监会规划委主任帽的李青原终成聚光灯下“宠儿”,可谓时事造英雄!

  探究李青原其人,笔者是这样介绍的:说到李青原,就不得不提高西庆。1992年,高西庆担任刚成立的证监会首席律师及发行部主任, 三年后高西庆主动辞职,回对外经贸大学教了一年书,后出山担任中银国际总裁。4年后,高西庆“二进宫”官至证监会副主席,与主席周小川互为旧识。有人统计,当时证监会中的“海归人士”数量近50人,占证监会总人数的20%,且多数成为各部门的正、副职。 2001年6月12日,由

财政部牵头,包括证监会、经贸委、计委等6部委召开部级联席会议,做出“以市价减持国有股,补充社保基金”的决定,“国有股减持”大幕由此拉开,与其同时中国股市也跌入了漫漫长夜 。

  与高西庆宦海无常相辉映的,李青原过得潇洒自如。在证监会聘请史美伦时,李青原正担任香港证监会中国事务顾问、高盛集团国际顾问,身影频现央视专访、国际论坛、高校讲座。2002年10月,李青原结束了平静的学者兼顾问生涯,以中国证监会规划发展委员会办公室主任身份,亮相第八届亚洲证券论坛并发表精彩点评。由此,中国证券市场悄然无声地迎回了她的“接生婆”。抚摩着伤痕累累的股市,李青原或许有“天将降大任于斯人”的感慨!因为,高西庆走了!三进宫可能吗?毕竟是衙门啊!高西庆得意的时候,李青原未来;高西庆告急的时刻,李青原却来了……

  最后,笔者比喻说:历史老人真会开玩笑,画了一个大圈,让李青原从堪称事业起点的联办,又回到了与联办功能相似的“规划委”,从事的不仅仅是证券市场的规划设计,更重要更艰巨的是修补股市的缺憾、恢复市场的元气,大有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的豪迈!作为中国证券市场的“发韧者”,最清楚不过“股权分裂”意味着什么,而打破它既是萦绕在他们心灵深处的历史情结,也是他们肩负的社会和道义责任,李青原便是其中之一。

  事隔两年。

  2005年7月,李青原因股权分置改革不以股价论成败的一番讲话引来了诸多议论。

  面对“整个大市基本在一千点徘徊,不少人说股权分置已经失败”,李青原发表看法说——目前,我们的许多投资者都是根据一个试点上的价格来判断它的长期投资价值。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情况?我认为,那是因为我们的

股票市场经过十几年,一些基本的体制的干扰使很多投资者伤了元气。对股权分置一时看不清,缺乏对市场信心,这是我能理解的。不能因为这个就说改革失败就要停止。她讲:无庸置疑,党中央国务院已经把发展资本市场作为中国的发展的战略决策。因此我个人认为,改革方向进程和党中央直接的关注和国务院直接的领导决心不容质疑。对此,笔者感慨说:我们从 “无庸置疑”,以及党中央直接关注、国务院直接领导中,对股价及改革的前景还要去置疑吗?我们的经济学家又干嘛去庸人自扰呢?

  2005年11月,李青原在某论坛表示,目前有三个有利因素对资本市场的改革起到强有力的支撑作用:首先是经济的健康快速持续发展,奠定了改革顺利推进的基础;其次是目前各方对资本市场以及资本市场改革的重要性的认识,达到了空前的统一。此外,《公司法》、《证券法》这两个基本法律的修订完成,构成了整个市场进一步发展的基础。话说,从实质看所谓三个条件都是些老调重弹,支撑一说非常牵强。

  近日,一条编者按指出——原证监会规划委主任、现人民大学太平洋经济研究所研究员李青原,近期将出版《探索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之路》一书。该书分为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两部分,其中理论部分主要是作者本人的博士论文,实践部分主要是作者近20年参与中国资本市场发展过程的一些讲演和文稿。此书记录了中国资本市场的某些发展片段……

  可见,抛出三个条件之时,李青原已在为自己引退丢伏笔了,而出版《之路》,更是引退前夕的回光返照。股改成功与否,如同李青原《之路》依然处于“探索”当中。在《股改硬上弓岂能奏出实效》里,笔者问:恢复股市本色,难道要这般“硬上弓”?眼下,从沪深两交易所一致行动看,股改和公司治理是今年证券市场监管的两大主旋律。常言道:凡事应该不过也不能不及。强化公司治理固然令投资者称好,但股改发展至到“赶鸭子上架”境地,这是先前大家都不曾料想的。

  目前,股改如此搞法,与法律是否有冲突或丢下法律隐患呢?会否让上市公司与投资者两败俱伤呢?行政推进式搞股改,即便股改所谓胜利完成,又能给股市或广大的投资者带来怎样的结果呢?

  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在这样一种情形下,李青原哪去了呢?

  报道说,办公室工作人员表示,李青原已经很长时间没来办公室,但是她并没有卸任。而其继任者表示,春节后调至证监会研究中心负责日常工作,行政职务上研究中心主任仍旧是李青原。走就走了,证监会又何必挂羊头卖狗肉呢?

  难道说————李青原走得非常踉跄吗?

  相关报道:

  李青原目前并没有卸任 仍为证监会研究中心主任

  叶檀:李青原隐退证监会与中国股市的尴尬

  监管体系海归派划上休止符 李青原离开证监会

  新浪编者注:本文为作者授权新浪网独家刊登之作品,所有媒体及网站不得转载,除非获得新浪网及作者本人书面授权并注明出处为新浪网。欲转载者请来信finance2@staff.sina.com.cn, 或致电:(010)82628888 转5173联系。本文观点纯属作者个人意见,与本网站立场无关。非常感谢广大网友对新浪财经频道的支持,欢迎赐稿与合作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