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熊道: 市场中的陷阱思维与事实思维

2014年07月24日 14:32  新浪财经  收藏本文     

  文/新浪财经专栏作家 一牛一熊之谓道

  金融市场充满各种陷阱,这是事实。比如在强劲上升趋势中,突然出现一根大阴线,普通投资者误以为市场将要反转,但结果很快又创出新高;比如明明走出一个漂亮的头肩顶,并且的确跌破颈线,但跌破之后立即反转,恢复上升趋势;再比如市场明明以一根大阳线突破一个区间,但立即失败,紧接着以一根大阴线向下反转。

  普通投资者将这一切都看成陷阱,而且似乎是大资金专门给自己挖的坑,诱惑自己往下跳。这种“陷阱思维”一开始就将自己置于受害者的地位,似乎只有识破大资金的“阴谋”,才能避免任人鱼肉。然而“陷阱”无处不在,防不胜防。有时候当你以为是“陷阱”,结果又不是陷阱。比如当你以为一根大阳线突破属于诱多,结果市场连续上涨,而你只能“望涨兴叹”。

  “陷阱思维”是一种被动的思维方式,而不是主动去把握市场并提前作出预案。所谓“陷阱”无非就是走势的真与假,包括两种:(趋势)真反转还是假反转?(区间)真突破还是假突破?这四种情况都真实存在于所有市场当中,而且几乎每天都在发生。正确的思维方式应该是将其视为一种客观的市场语言,视为一种常态,一种基于人性的“自然现象”(由于市场参与者足够庞大和多元,集体的“人为”就成了一种“自然”),此之谓“事实思维”。

  实际上,所谓的“陷阱”并没有那么神秘,并非真的有某只幕后黑手在操纵一切。普通投资者之所以屡屡上当,并不是因为他们资金量太小(所以力量不足),而是不知道如何解读市场语言。甚至这些“陷阱”也并非专门针对普通投资者而设。假设有一个市场,所有参与者都是资金规模完全相同的成熟投资者,其运行方式与现在的市场并不会有本质区别,同样存在各种所谓“诱多”“诱空”走势。在如今的高频交易中,当某个高频程序试图利用市场的某种特征来获利,同样可能会有其他高频程序故意制造这种特征对其进行诱捕。就单独某个市场参与者的行为来讲,可能有制造陷阱的企图,但无数参与者的集体行为则超越了这种“企图”,成为一种“自然现象”。

  当我们开始将市场或真或假的走势看成一种事实和“自然现象”,就向“面对市场本身”、解读市场语言迈出了第一步。就第一段所列举的几种情况而言,强劲上升趋势中的大阴线往往是多头获利回吐造成的、而不是大资金在做空;头肩顶小幅跌破颈线之后恢复原有趋势是很常见的情况,因为头肩顶并非教科书中所说的那样属于反转形态,只是顶部的一个交易区间,在某些情况下是延续形态,某些情况下是反转形态;市场对区间的突破通常会失败,经常会以一根大阳线冲到区间上端甚至小幅突破,然后向下反转,区间下端的情况也一样。

  在趋势中,大部分反转尝试都会失败;在区间中,大部分突破尝试都会失败。这就是趋势的惰性(你也可以将区间看成一种横向的趋势)。市场就是以如此这般的方式运行的,或者说这就是市场的“自然状态”或一种“自然现象”,将所有“失败”走势看成陷阱并不是一种理性的思维方式。

  【声明】本专栏旨在传播知识、启发思路,所有内容并不构成投资建议,存在失于偏颇或被市场证明为错误的风险,读者可以自行选择将其作为投资/交易决策之参考或茶余饭后之谈资。

  (本文作者介绍:市场观察家 投资/交易者)


文章关键词: 陷阱金融市场趋势诱多诱空

分享到: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猜你喜欢
  • 新闻台湾客机迫降时重摔起火48死15伤
  • 体育鲁尼两球新核两助攻 范加尔首战曼联7-0
  • 娱乐徐若瑄台湾摆酒歌曲当桌名 积极造人求男
  • 财经问题冷冻肉10余年来一直从国外疫区进入
  • 科技发改委已确定高通垄断事实 正调查数据
  • 博客为什么中国的导盲犬比大熊猫还少
  • 读书优劣悬殊:抗美援朝敌我装备差距有多大
  • 教育女生高考成绩优异遭家长“嫌弃”
  • 摘叶成剑:百圆裤业透露A股借壳毒瘤
  • 张炎夏:福喜也可能是被冤枉的
  • 余丰慧:迪拜楼市致股市崩盘警醒中国
  • 龚蕾:家族财富榜透露最具潜力行业
  • 高善文:全局性房地产泡沫破灭可避免
  • 沈凌:总理解决中小企融资难 有点悬
  • 慕容小散:百度市值将超千亿美元
  • 陶冬:美国有“新常态”吗?
  • 徐斌:地产衰退逼着地方政府改革
  • 冉学东:生姜上涨是物价上涨的预兆?
  •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