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人士对中国公司违约未雨绸缪
英国《金融时报》 麦迪逊•马里奇 报道
上月中国史上第一起公司债违约震动了市场,投资专业人士正为更多违约事件的到来做着准备。
然而,人们存在意见分歧的是,投资者应对太阳能设备制造商超日太阳能(Chaori Solard)债券违约的影响感到多大担忧,以及这对中国市场、对中国金融业的健康意味着什么。
全球最大基金管理公司贝莱德(BlackRock)的多重资产基金经理安迪•沃里克(Andy Warwick)认为,投资者有充分理由感到担心,因为这很可能是2014年众多债券违约中的第一起。
他补充称,鉴于过去12个月里,起码有10个理财与信托产品未能如期向投资者付款,中国理财与银行业看起来尤其不堪一击。
直到不久前,中国地方政府仍倾向于救助那些即将无力偿还债券或信托贷款本息的公司。
沃里克说:“这反映出的是中国金融体系的缺陷和漏洞。市场反应过度?我不认为是这样。我认为,如果你有对中国商业银行的敞口,那你很可能应当感到担忧,因为它们将处在‘震中’。”
英国安本资产管理(Aberdeen Asset Management)亚洲固定收益经理托马斯•德里斯纳(Thomas Drissner)也认为,很可能会出现更多的债务违约,特别是“个别高杠杆、过于依赖短期融资的机构”。安本资产管理是一家专注于新兴市场的基金公司。
两周前,中国金融体系面临的问题进一步凸显出来。当时,一家农村商业银行遭遇长达3天的挤兑风波,迫使中国央行[微博]罕见地进行干预,向储户们保证他们的钱是安全的。
这些紧张迹象促使一些投资者,比如全球最大的上市对冲基金公司曼氏集团(Man Group),开始在中国不透明的影子银行业等领域寻找做空机会。该集团总裁卢克•埃利斯(Luke Ellis)认为,中国影子银行业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重点领域”。
他说:“这起公司债违约并非一个轰动效应特别大的时刻,但我可以想象,未来将出现大量违约事件,到时我们就顶不住了。在这种市况下,我们不希望过分做多。我们(在中国市场)采取极端守势已有一段时间了。”
不过,埃利斯乐见中国债市预期中的震荡带来的投资机会。
他说:“中共越是推进改革、让正当经营行为获得合理的资本回报率,好公司越会繁荣发展,坏公司越会走向破产。
“我喜欢的就是好公司表现良好、坏公司表现糟糕的时刻——我们觉得(即将到来的违约潮)正在为我们创造良机,我们肯定要持有适当头寸以把握机会。”
但铭基亚洲(Matthews Asia)投资策略师罗福万(Andy Rothman)表示,超日债违约的重要性可能被夸大了。铭基亚洲是一家总部位于美国加州的基金公司。
他对看空派分析师有关超日债违约是中国经济的“雷曼”(Lehman Brothers)或“贝尔斯登”(Bear Stearns)时刻的说法不屑一顾,认为这是一个“具有误导性的类比”。
他说:“这对投资者而言真是一件好事,因为它表明,中共领导层目前已接受创造性破坏的理念。我认为,这不会促使投资者逃离中国,反而会推动他们投资好公司。”
这位投资策略师也不相信中国银行业当前面临的问题非常严重。他认为,市场参与者在考察中国商业银行时,错误地套用了考察欧美银行的分析框架,而中国商业银行仍处于政府的支持与管控之下。
此外,中国家庭有超过7万亿美元的银行存款,多于俄罗斯、巴西和印度的国内生产总值(GDP)之和,这使得罗福万相信“中国发生银行业危机的风险极低”。
罗福万还把中国与美国进行了对比,美国联邦存款保险公司(FDIC)数据显示,过去两年美国金融行业至少有70家银行破产。
但这却基本没有引起投资界对美国经济或美国金融业宏观健康状况的担忧。
罗福万说:“之所以没人注意到美国的这些银行走向了破产,是因为美国具备一套有序破产的程序,所以中国也必须确保出台类似的程序。在每一个市场中,都不时会有企业破产,中国没有理由与此不同。”
私人投资公司斯坦诺普资本(Stanhope Capital)首席投资官乔纳森•贝尔(Jonathan Bell)也认为,中国资本市场面临的问题“可能不像耸人听闻者希望我们相信的那么严重”。
他说:“尽管我们开始看到少量公司违约,并且很可能会看到更多违约,但没有证据显示这反映的是整个体系的偿付能力不足。”
译者/邢嵬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