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4个月,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30.5%,扩大投资政策对经济的拉动作用已经显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5%,发电量、用电量降幅缩小,工业生产逐步企稳;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5%,消费潜力进一步发挥;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增长17.5%,扭转了持续一年多的下降局面;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现金收入同比实际分别增长11.2%和8.6%;虽然外贸进出口总值前4个月同比下降20%以上,但继3月份进出口实现环比增长后,4月份我国进出口环比再现增长,外贸呈现企稳迹象。 实践证明,中央应对经济困局的思路是符合实际的,出台的一揽子计划是及时、正确和有效的,体现了"出手快、出拳重、措施准、工作实"的特点,使中国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初期就争取了主动,稳定了局势。
“中国展望”:未来持续健康发展仍有着独到的动力基础
中国未来的发展前景如何,海内外给予热切关注。
——从中国应对金融危机的举措看,这些举措既求经济发展规律之真,又务保增长之实;既立足当前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之需,又着眼未来科学发展新境界,可谓把脉精准,部署有序;解近忧,又为长远。
中国加快扩大投资促增长,出台一系列刺激产业振兴政策,但不是"为投资而投资",而是把加快发展方式转变和结构调整作为保增长的主攻方向,注意把扩内需和调结构紧密结合起来。在4万亿元人民币经济刺激计划中,安排了自主创新结构调整资金1600亿元;在十大产业振兴规划中,发展、转型、升级成了关键词,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淘汰落后产能成为贯穿始终的红线。
内需中对经济发展起到持久牵引作用的是消费,而扩大消费的前提是要让人们有钱花、敢花钱。从4万亿元人民币经济刺激计划、扩大需求的十大措施,到高频率出台的社会建设政策,投资目标方向明确,始终把民生放在突出位置。加快加大推进医疗卫生改革、提高养老金标准、增加城乡居民收入、扩大社保覆盖面等,无疑将有助于减少人们花钱消费的后顾之忧。
从短期看,扩大内需、改善民生,既号准了应对经济下滑之脉,又抓住了保增长的要害。在外需大幅回落情况下,抑制经济下行和通货紧缩就要扩大需求,中央出台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增强了老百姓和企业家的信心,也是中国经济可能在世界率先复苏的力量源泉。
从长期看,扩大内需、改善民生,既号准了既往经济发展模式不可持续之脉,又抓住了未来健康发展的要害。传统的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益增长方式已经难以为继,不管有没有这场国际金融危机的"倒逼",我们都需要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长期依赖出口驱动的增长方式,形成了高生产性投资--低公共品投资、高储蓄--低消费的不平衡的经济结构。对于一个13亿人口的大国,如果仅仅主要以"生产体"角色存在,而不能激活为一个庞大的"消费体",其后果将是致命的。中央的应对之举正体现出这样的深谋远虑:着眼长远,提升经济结构,走集约式增长道路;同时,抓紧建立现代社会保障制度,基本完善民生制度框架,夯实未来发展基础,为发展成为一个与中国人口相适应的大国消费市场蓄力,为建立一个能够自身良性循环的经济体蓄力。经过这样一番不无阵痛的转型和升级,中国经济将获得新的、持久的发展动力。
从空间看,地区振兴规划的本质,就是针对不同领域产业结构和经济发展现状的不同,进行一次整体升级和调整,意味着政策开始向调整产业布局、为长期持续发展奠定基础迈进。其中主要有两大主要方向:一是提升沿海发达地区的经济结构,由传统的制造行业向服务行业转移,而制造业本身也向高端技术上进发,在未来经济发展过程中占领制高点;二是致力于在中西部经济相对落后地区,在经济危机中迎难而上承接东部产业转移,从而获得弯道超车难得机遇。
——从国家发展周期理论看,一个国家发展的历史轨迹就像一个产品的生命周期,存在起飞期、迅速崛起期、强盛期、缓慢期等阶段。虽然国际金融危机对中国实体经济的不利影响呈现,但中国经济发展的基本态势和长期向好趋势没有发生根本变化,支撑中国经济持续较快发展的根基没有动摇。中国正处于发展的起飞和崛起阶段,未来发展仍有着独到的动力基础,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一是中国幅员辽阔,市场经济中某些领域的改革尚未完成,仍需攻坚,深化改革产生的制度变迁和市场自发力量必将进一步产生创造力和提高生产力。而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个"中国人自己的发明"正越发显示出其实践的科学性,正日益显现出其强劲的生命力。
二是在世界经济发展的格局中,中国目前还处于世界中等偏下收入国家行列,这就意味着还有巨大的"追赶"空间。经济发展还处于一个"填空"阶段。投资、消费、出口"三驾马车"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短期动力仍然不减。中国的产业升级、产品升级、技术升级远没有完成,这些都需要投资;13亿人口的国内消费市场规模巨大,而且消费结构在不断升级,扩大内需潜力巨大。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经济全球化趋势越来越深入,更加开放有利的国际环境有助于更好地利用全球市场。
三是世界历史表明,每一次经济危机大都引起一场新的科技革命,每一次科技革命都会导致一次大的产业结构调整,一次大的结构调整,通常能够推动一个新的经济增长阶段形成。中国跟上了这轮世界知识经济和信息革命的步伐,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转型明显提速。
四是国内外有利的政治环境在强化。从国内看,表现为稳定的政治环境和民族凝聚力。坚持以人为本的政府对未来国家发展总体布局已经完成可能预见的规划——"三步走"、"两个100年"、"20年重要战略机遇期",这些规划因具有强烈社会共识,不会被人为打断,从而使发展具有可持续性。从国际看,危机给发达国家造成巨大压力,但为我国加强国际合作、谋取更多国家利益提供了有利时机和空间,中国在国际政经格局中的分量日趋加重。
如果说,改革开放30年的变化是自中国近500年长期滑坡到达谷底之后的反弹和回升。那么,有理由相信,这种反弹不是一次性、偶发性的,而是持续性、常态性的,是一个相当长的繁荣发展"主升浪"阶段的开始。国际金融危机只是使中国这个相当长"主升浪"阶段中的一处发展"弯道",这个"弯道"只是前进中的一种调整,并没有改变"主升浪"阶段的基本趋势。经历一段时间调整的中国经济,将不是回到原来的水平上,而是达到一个新的起点。中国经济必将再跃上一个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