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雷曼启示 (5)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9月27日 01:13  21世纪经济报道

  即使按照21.1倍计算,美国房价跌幅达20%,也已经将相应的资本金基本吞噬殆尽。何况之前高达30倍以上的杠杆率。

  而这还仅仅是雷曼整个公司资产的平均杠杆率,每一项业务使用的杠杆率还有所不同,正如波士顿咨询公司(BCG)大中华区的合伙人邓俊豪(Tjun Tang)所言:“华尔街投行运用了很高的杠杆率,有的甚至达35倍,因此很难弄清楚其资产状况究竟如何。”

  当然,这不仅仅是雷曼一家投行独有的问题,曾经的华尔街前四大投行都存在高杠杆的问题,但是相比另外两家尚能自保的高盛和大摩,美林和雷曼在房产抵押贷款相关的风险头寸是最大的,因而它们每一季度资产的缩水幅度是最多的,消耗掉的资本金相应也很大。

  据BCG统计,自2001年起,国际前十大投行的杠杆率一直在20倍以上,2001年到2003年杠杆率呈下降趋势,并达到最低值——20倍左右,而2003年之后,杠杆率一路上升,在2007年达到了30倍左右的高比率。

  “逐利性是投行的本质,它们历来就是用高杠杆去获取高收益,当然,它们知道这意味着高风险,但是,当你长时间身处投行,你就会被那种疯狂的氛围感染,尤其在你成功的做成很多单交易之后,毫不夸张地说,你会觉得整个市场在你的掌控之中。”一位华尔街投行人士坦言。

  每天,在嘈杂的办公室里,无数显示屏包围之下,无数华尔街投行经营者们为屏幕上的数字变化而疯狂,为接不完的客户电话而不知疲倦。

  “每天就是想怎么样能卖更多的产品出去。”上述投行人士称。

  每一年,这几大华尔街投行都要从全球优秀的大学挑选最优秀的毕业生,而最终能够长期为投行辛勤工作的不仅是专业上的精英,还是被投行的氛围所深深感染的。

  一位美国经济学教授表示:“虽然每个人都知道高风险,近在咫尺的2001年网络泡沫已经是个良好的教训,但是投行的精英们不会停止逐利,历史依然会不断重复。因为每一单交易成功他们就能获得丰厚的提成,而投行倒闭他们最多只是失业,并不需要把过去的奖金吐出来。”

  一个雷曼住房贷款部门的工作人员,奖金是薪水的4倍以上。奖金则来自于不停的购买并打包住房贷款并不停的卖出打包后的产品。

  不光是员工们为了奖金、提成而期待生产和出售更多的产品,华尔街这五大投行无一例外都是上市公司,股东们对于它们的期望更是一年比一年高。另外上市后,投行发给员工每年的奖金中有一部分就是公司股票,以雷曼为例,员工持股比例约为30%。

  那么员工在双重激励下,对每年的业绩增长自然是越多越好。

  投行监管漏洞

  尽管有巴塞尔II对商业银行的资本金充足率有着明确规定,但是投行一直都游走在监管的缝隙中。

  “监管不够”是目前学术界和业内人士谈到最多的。“投行的高杠杆钻了监管的漏洞。”邓俊豪(Tjun Tang)认为。

  当华尔街投行自2001年一直使用20倍以上的杠杆,当它们自2005年开始数十倍的打包次贷时,在去年夏天之前,美国监管层并没有给予任何警示。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新浪财经吧 】

我要评论

Powered By Google ‘我的2008’,中国有我一份力!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