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谢国忠:贝尔斯登或拖垮摩根大通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3月18日 09:27  21世纪经济报道

  兵败如山倒。几乎就在一瞬间,美国华尔街五大投行之一的贝尔斯登面临终结的危险。

  这在凯雷资本宣告资不抵债之后,成为又一记砸向市场的重锤。

  3月17日,摩根大通正式公布了其将收购贝尔斯登的公告,事实上,对于大部分业内人士来说,这个结局并不意外。

  “本质上就是破产。”独立经济学家谢国忠(专栏)17日对本报记者表示。

  按照摩根大通公布的收购方案,该行将以换股方式并购贝尔斯登,以每0.05473股摩根大通普通股交换1股贝尔斯登股计算,按照摩根大通3月15日收盘价,该交易合每股贝尔斯登 股票2美元左右。

  可以说是相当低廉。

  对比贝尔斯登美国东部时间3月14日暴跌47.37%之后的收盘价30美元,摩根大通的并购价格仅为不到该股价的7%!相比此前一个交易日的收盘价,该收购成本更仅为股价的3.5%!

  用独立经济学家谢国忠的话说,贝尔斯登几乎是“送”给了摩根大通。

  但问题是,为什么会是摩根大通?接盘贝尔斯登之后,摩根大通真会如公告所言,将“最终提升每年的盈利”吗?

  同样值得追问的是,贝尔斯登会是最后一家以破产收场的大型金融机构吗?美国次按危机将继续走向何方?

  3月17日,深谙华尔街运作体系的独立经济学家谢国忠接受了本报记者专访。

  挤兑始于“建筑贷款”

  <21世纪>:华尔街五大投行之一贝尔斯登,最近由于流动性问题而陷入困境,今天又如市场预期,将最终被摩根大通并购,你对此怎么看?

  谢国忠:其实根本不是什么并购,贝尔斯登其实就是破产了,现在的安排不过是象征性的安排而已,已经意味着贝尔斯登破产了。

  <21世纪>:贝尔斯登危机的爆发,主要是在上周很多客户从该行抽走了大量的资金,是否可以说贝尔斯登是一次偶然的挤兑风波的受害者?

  谢国忠:贝尔斯登的问题爆发出来是挤兑的结果,但问题的关键是,人家为什么要挤兑你?贝尔斯登的客户并不是一般的存款客户,跟他们做交易的都是对冲基金和投行们,他们一旦要挤兑的话,是可以很快让贝尔斯登倒闭的。

  <21世纪>:假设如果没有出现这样的挤兑的话,贝尔斯登是否还会像其它同行一样继续捱下去?

  谢国忠:挤兑之所以出现,就是反映了对冲基金和其它投行对贝尔斯登资本实力的一种看法,贝尔斯登有5000亿美元的资产,杠杆率大概是30倍,倒闭可以说是它必然的命运。

  贝尔斯登的模式是经纪服务加基金,但基金那边占比更大,这次是完全被套住了,主要就是被按揭贷款和建筑贷款套牢。

  <21世纪>:问题是,贝尔斯登的破产为什么会在目前这种市场情况下爆发?是否存在某种刺激因素?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小调查
您怎样看待美元
您怎样看待美元
继续遭到抛售
很快就持稳
不久就会反弹
通货膨胀在未来是否加剧

不是
不一定
贝尔斯登会成为美国金融危机导火索吗

不会

> 相关专题:

以下是本文可能影响或涉及到的板块个股: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分享到:
留言板电话:4006900000
@nick:@words 含图片 含视频 含投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