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1月01日07:34 新浪综合

  来源:三板车

  日前,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在官网发布监管公开信息公告,又有两家券商——五矿证券、国海证券被股转公司采取提交书面承诺的自律监管措施。

  据证券时报梳理,在今年新三板监管明显趋严的情况下,年初至今股转公司共对券商先后采取56次自律监管措施,共计41家券商被采取监管措施,其中,8家券商接受监管措施次数在两次以上。

  五矿、国海领罚

  五矿证券和国海证券被采取自律监管措施均与两家券商推荐相关公司挂牌过程中存在的信披问题有关。

  据股转公司公开信息显示,五矿证券在推荐挂牌过程中存在信息披露遗漏违规的行为:2013年通海绒业累计将604万元拆借给实际控制人田其生,截至2013年年末,田其生已归还全部借款9072万元;2014年通海绒业累计将863万元拆借给田其生,截至2014年年末田其生已归还全部借款863万元;2015年1至3月通海绒业累计向田其生拆出918万元,截至2015年3月31日,田其生已归还291万元。截至2015年4月10日,田其生已归还剩余全部占款。

  股转公司称,按照《公开转让说明书内容与格式指引》的要求,公司应在公开转让说明书相关章节将公司存在的关联往来发生情况作为关联交易进行披露。但通海绒业公司以列表形式对报告期各期末的关联往来余额进行了披露,未对关联方往来的发生额进行具体披露。同时,通海绒业公司在《财务报表及审计报告》附注中,对关联方往来的期末余额进行披露,而未对关联方往来的发生额进行具体披露。

  股转公司称,通海绒业主办券商五矿证券对通海绒业信披的完整性负有责任,未能勤勉尽责,违反了相关规定,给予五矿证券提交书面承诺的监管措施。

  国海证券被采取自律监管措施在于该公司在提交《浙江鑫甬生物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股票在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挂牌并公开转让尽职调查报告》及《关于推荐浙江鑫甬生物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股票进入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并公开转让的推荐报告》中存在未勤勉尽责的行为。股转公司对国海证券采取了提交书面承诺的自律监管措施。

  今年来41家券商受罚

  今年以来,新三板挂牌公司疏狂在急剧增长,与此相应的主办券商和做市商的数量略显稳定。公开数据显示,目前新三板主办券商和做市商的数量分别在90家左右。在监管高压之下,券商群体在新三板业务中频繁领罚。

  据统计,截至目前已经有41家券商被先后采取监管措施,合计被采取监管措施次数达到56次。其中,有8家券商被采取监管措施次数在2次以上,这8家券商中既有东莞证券、国海证券、英大证券这样的中小券商,亦有国泰君安申万宏源等在新三板领域业务量据前列的大型券商。

  股转公司在2016年初第一次采取监管措施的券商对象是英大证券,时间为2016年1月5日。据悉,英大证券存在的违规行为是“英大证券在为明利仓储提供做市服务的过程中,以大幅偏离行情揭示的最近成交价的价格申报并成交,导致该股股价和三板做市指数盘中出现巨幅振动”。因此,股转公司对英大证券采取了出具警示函的自律监管措施。

  之后,在今年1月份先后由中泰证券、西南证券、开源证券、第一创业4家券商因各类违规问题被股转公司约见谈话或出具警示函。不过,今年年初,国泰君安的一则做市业务违规行为在业内引起了较高的关注。据股转公司今年1月29日公布的信息显示,去年12月31日14:50分,国泰君安做市业务部对16只股票以明显低于最近成交价的价格进行卖出申报,造成上述股票尾盘价格大幅波动。当时股转公司对其采取的监管措施包括:对国泰君安公司进行公开谴责,给予王仕宏公开谴责,给予陈扬、李仲凯通报批评。

  其中,持续督导企业的信披违规问题是去年以来,券商们最容易犯的错。不过今年以来,在做市业务领域,尤其是投资者适当性问题上,受罚的券商数量陡然增加。

  其中在投资者适当性问题上,股转公司曾于8月23日公布了对10家券商违规开户的行为。此10家券商分别为包括川财证券、湘财证券、红塔证券、东莞证券、恒泰证券、中航证券、中信证券山西证券、中信建投证券以及华泰证券。其中,股转公司披露的公告显示,中信建投证券“为3328户不符合要求的投资者账户开通新三板合格投资者权限。提交的《关于执行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制度情况的自查报告》中,存在未如实上报违规开户情况的情形,漏报违规开户比例90.42%。”

  制度红利“雾里看花” 新三板改革各方分歧大

  定位存在“预期差” 机构呼唤政策“组合拳”

  股转系统相关人士近日透露的“实行不连续竞价转让”改革思路引发了业界热议。随后,因遭市场过度解读而被紧急澄清“尚不具备条件推出”。而国务院发文提及“研究转板相关制度”也被各方视为新三板市场迎来的“重磅利好”。在此背景下,多家机构再度抛出新三板转IPO概念股的投资策略。不过,据接近监管层人士表示,由于基础条件尚不具备,转板实质落地“路途漫长”。

  今年以来,从分层方案的酝酿推出到探索交易制度改革、做市商队伍的扩容以及转板预期的频繁提及,不少旨在解决新三板流动性问题的制度红利和政策思路都被各方反复解读。然而,由于市场尚待成熟、做市商制度问题不断、一二级投资冷清,业内对上述市场化改革逻辑和进度安排的认识也存在较多分歧和误解。

  多家机构认为,目前市场定位模糊、政策预期不明朗,令各类参与群体热情渐冷、市场长期处于低迷行情。新三板市场化改革不能靠“单一政策”解决,建议相关细则需加速落地,在制度安排上有所创新和突破,改善现有交易模式,解决流动性难题,让市场真正活跃起来。

  市场低迷 交易方式引争议

  今年以来,新三板市场长期处于低迷,困扰做市商和投资机构的流动性问题迟迟难以破解。二级市场交投清淡、市场融资冰冻效应持续,挂牌企业开始出现逃离新三板迹象。为扭转僵局,监管层加快推出利好政策,并在多个场合提出有利于改善市场状况的相关政策思路和改革逻辑。不过,由于市场对改革政策需求迫切,顶层设计者则需要平衡创新和监管之间尺度,每一条政策红利的探索和推动,都不可避免地引来各方巨大的争议和分歧。

  日前,全国股转系统监事长邓映翎就新三板市场改革发表主题演讲,其中涉及股份转让的交易制度改革方向引发了业内热议。据相关媒体报道,邓映翎指出,改善创新层企业流动性有两种思路,一是由将所有的创新层企业由现在传统的做市商制度变成混合型的做市商交易。另一种是采取区别于主板市场连续竞价的不连续竞价交易,引进集合竞价,比如每半小时进行一次竞价。

  据悉,上述改革思路曾由部分券商做市部门直接向股转系统针对性地提出。有业内人士解读认为,若推行混合做市商制度和“不连续竞价转让”交易方式,有利于提高市场成交效率,增加市场流动性。同时,该项政策也可能是替代协议转让、推行竞价交易制度的“前奏”,这对当前新三板市场而言,无疑是重磅利好。不过该消息发酵不久,股转系统副总经理隋强便在公开场合澄清称,“市场上所传的不连续竞价交易系市场误读,目前条件不具备推出这项交易制度”。这也意味着股份转让交易制度改革的进度并不如市场预期那么快。

1 2 下一页

责任编辑:骆珊珊 SF176

下载新浪财经app,赢iphone7
下载新浪财经app,赢iphone7

相关阅读

必须发展为人民服务的经济

如果我们的整个增长更多回到以人为本、注重人民的幸福体验的出发点,那么就应该更关注绿色发展的问题,改善民生的问题,上学、就医的问题。如果不把民生的保障问题解决好,GDP增长再快,人民的幸福感也提不上去。

房地产的好日子才刚刚开始

在未来一个阶段,住宅仍然是中国长期发展的重点,但是会转移到三四五线城市,因为这些城市的人均GDP大部分都还远没有达到8000美金,发展空间还是很大。房地产行业实际上还处在盛夏,将来的路还很长,我们的好日子也才刚刚开始。

沃尔玛买入京东背后有何隐情

沃尔玛看重的是久攻不下的中国市场,京东那边厢则在专心应付猫狗大战。京东希望通过与沃尔玛的合作与阿里一决高下,三年内结束商超之战,沃尔玛则希望通过与京东的合作延伸在中国市场的触角。

如果房地产市场没有炒作

如果房地产没有炒作,市场会出现什么结果?资金一定会流到银行或者股市里、或者民众更敢于创业,银行和资本市场资金增加,支持实体经济的资金更充足,市场也就更活跃,民众投资企业的意愿一定会倍增,对企业和就业都是有好处的。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