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7月26日09:43 新浪财经

  股转系统对主办券商评分 八成受自律监管措施

  面对日益壮大的市场规模,以及各种不规范的市场行为,股转系统对券商行为的规范成了第一要务。自4月以来,股转系统接连对主办券商的行为进行一一梳理和评分,虽然从负面行为涉及券商占总数比来看,呈现逐月下降,但6月份的最新数据显示,仍然有八成的券商在当月被监管层点名并记录在案。这其中,主办券商手中的“熊孩子”,做了不少“贡献”。

  券商直投首现新三板做市退出 投资一年回报翻番

  一向采用上市前基金(Pre-IPO)策略的券商直投,如今也开始通过新三板实现退出。近日,国信证券全资直投子公司国信弘盛向证券时报记者透露,其所投的安达科技(830809)已通过新三板做市交易成功退出,回报率超过100%。这也是目前市场上首例券商直投通过新三板做市交易退出的案例。

  没有最惨只有更惨!133只做市股跌入1元时代

  7月18日,飞田通信跌至0.91元,成为继鑫庄农贷之后,新三板上又一只仙股。在“仙股”之外,新三板上股价跌破2元的做市股已蔚然壮观。据统计,截至上周五(7月22日)收盘,新三板上共有133只做市股收盘价在2元以下(以下统称“1元股”)。

  213家新三板企业出走IPO大揭秘:还有没融到钱就跑的

  新三板公司出走IPO的势头越来越强劲,目前已有213家新三板公司计划奔赴IPO,今年以来新增了121家,远超2015全年增加的75家。IPO之路道阻且长,这200余家公司的上市之路进展如何?

  新三板创新层又如何 盘点基础层沧海遗珠

  关于创新层和基础层企业的比较随处可见,然而基础层企业是否就真的如传说中那样不堪呢?当然不是,刻板的制度筛选难免会遗漏一些同样优秀的企业,基础层的“漏网之鱼”照样能以各种姿势秒杀创新层。今天,就为您细数一下这些沧海遗珠。

  分层方案终落地 成大生物一度暴涨12倍

  创新层尘埃落定并未给新三板市场流动性带来起色,不过,对于一些入选创新层公司来说,却起到立竿见影的作用。成大生物就是典型例子,彼时初筛名单落地后第一个交易日,公司股价暴涨了12倍。

  新三板333亿股被质押 “僵尸股”占3成

  去年有一段时间,尽管新三板二级市场流动性令人捉急,但一级市场的增发却异常火爆。解读君忘记了曾经在哪儿听过一句话:你可以在很短时间内蒙蔽很多人,也可以在很长时间里蒙蔽少数人,但不可能在很长时间内蒙蔽很多人。

  “蒙蔽”这两个字用在新三板并不恰当,但今年一级市场的自high显然无法维持了。当发现发行融资和转让套现两个方法都行不通的时候,越来越多企业选择第三条路:质押融资。

  新三板教父程晓明:预计明年门槛降至300万

  “不要急!新三板在走正确的路径。”近日,有着“新三板教父”之称的程晓明接受专访,讲述了自己与新三板10年来的故事,并表示新三板最该改革的是交易制度,而交易制度最该改革的是降低投资准入门槛,预计明年新三板个人投资准入会降低至300万。

责任编辑:任倩倩 SF018

相关阅读

负责任的政府不会放纵泡沫沸腾

要深刻认识到,任何一个负责任的政府都不会坐视、放纵房地产泡沫的沸腾。中国的房地产市场,每到敏感时点,人们听到这样一个说法“不要担心,政府会打理一切,不会让泡沫破裂1吃过苦头的日本人说,还有比这更让人担心的安慰吗?

房价高是因为大城市住宅土地少

大城市,尤其是一线城市,真正用于居民居住用途的土地占比还是偏低,生产建设用地占比较高。大城市住宅土地的供给不足,是导致房价上升的一个重要因素。

从铁总年报探秘国企高杠杆之谜

从铁总一张资产负债表来看,降低负债水平和/或提高其盈利能力与改善现金流的政策选择有三:1、加大债券融资比例。2、将优质项目的国有债权置换为股权。3、将优质的高铁项目分拆上市,将未来现金流与投资者分享。

万科之战中宝能系的神奇生钱术

万科9000字举报信成了热门财经话题,宝能系调遣资金的本事也再次成为关注焦点。新浪财经“愉见财经”下面就为大家回顾分析,也是带各位“参观”一番,宝能一路上屡屡砸下大手笔资金背后的那个“弹药库”。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