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证券网讯 市场化债转股项目签约持续落地,市场参与者也持续扩容。据记者最新统计,截至4月17日,商业银行已经宣布的债转股签约项目遍布十余个行业、十余个省份,签约规模超过5000亿元。值得注意的是,继最早开展市场化债转股尝试的五大国有银行之后,股份制银行和四大资产管理公司也开始布局债转股业务。

  据经济参考报18日消息,目前真正实施的债转股项目金额仅为400多亿元。业内人士表示,未来伴随着更多市场主体的参与,以及银行系资产管理公司的真正落地,债转股项目的实际落地速度将加快。

  去年10月,国务院发布《关于市场化银行债权转股权的指导意见》。随后,工农中建交五大行相继宣布了多个债转股签约项目,签约对象多为央企和地方国企,企业多分布在煤炭、钢铁等能源行业,以及山西、山东、河南等省份。债转股的实施方式多设定为由银行牵头吸纳社会资本,成立主题基金,未来用基金募集资金来投资企业资产,置换债务。

  值得注意的是,在五大行这样的“排头兵”之后,目前,已经有更多的市场主体先后入场布局债转股业务。今年年初,中国长城资产与中国铁路物资股份有限公司签订了资产重组合作协议,这是金融资产管理公司(AMC)重点参与的首个市场化债转股项目。

  不过,与逾5000亿元的签约规模相比,目前真正实施的债转股规模并不大,大约仅为签约规模的十分之一。国家行政学院经济学部教授冯俏彬表示,此次债转股是以市场化和法治化为基本取向,换句话说,它主要依靠相关主体之间通过自愿协商达成协议的方式来推进,各主体都有自身的利益考量,达成一个各方都能接受的方案也需要一定时间。“落地金额不大不是一个大问题,如果采用行政手段推进,可能速度快了,但一定会留下后遗症。”她说。

  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银行研究室主任曾刚也表示,签约和真正落地的差异性,也正是债转股市场化特征的一个体现,市场要正视这样的差异性。他还说,待银行系资管子公司真正落地后,签约落地率会迅速上升。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责任编辑:陈悠然 SF104

热门推荐

相关阅读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