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04月10日08:00 证券时报

证券时报网(www.stcn.com)04月10日讯

10日,人民日报(海外版)刊文《股市不应将现金分红当“鸡肋”》。文章指出,随着中国经济转型升级与资本市场地位的不断提高,回馈股东、保护投资者,将成为资本市场监管及制度建设的重要发力点。

日前,中国证监会主席刘士余指出,上市公司现金分红是回报投资者的基本方式,是股份公司制度的应有之义,也是股票内在价值的源泉。上市公司应强化使命担当、更加重视公司治理、重视现金分红、远离市场乱象。

2017年以来中国资本市场对“高送转”现象的反应已经趋于理性,但仍有个别公司借此制造炒作题材。与此同时,个别公司在经营业绩下滑的背景下依然推出“高送转”,引发了人们对上市公司在与投资者玩“数字游戏”的质疑。

相比于“送转股”,在利润中拿出一部分现金来分红则是更常见的一种回馈形式。2016年数据显示,沪深两市有2031家公司实现现金分红,共计8301亿元;有1128家公司连续5年现金分红。不过,也有一些上市公司连续多年未进行现金分红。

针对这种“铁公鸡”现象,刘士余表示,监管部门将会拿出相应的“硬措施”。“上市公司可以基于长远发展并经股东大会决策后暂不分红,但不应长期无正当理由不分红。从国际经验看,连续稳定的现金分红往往是上市公司财务和经营状况稳定的信号;反过来讲,公司长期无正当理由不分红,也可能是财务数据造假、内部人控制的信号。”刘士余强调。

分析人士指出,长期以来中国资本市场中“上市融资”功能发挥得比较好,但在“为投资者带来合理回报”这一功能上表现则不够充分。因此,如何避免“回馈股东”成为“鸡肋”,无疑将成为中国今后促进资本市场健康发展的重点。

(证券时报网快讯中心)

热门推荐

相关阅读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