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时报记者 崔晓丽

  齐星集团资金链断裂一事似乎正在平稳解决。

  据悉,在邹平县政府的主导下,齐星集团、西王集团与邹平县政府4月3日签署了委托经营三方协议,齐星集团将把人财物等资产全部交由西王集团托管经营,托管期限为3个月。托管期内,西王集团将自筹资金垫付齐星集团债务利息。既然眼前危机已解,那么齐星集团能否起死回生?托管经营之后,企业产权将归谁所有?这些问题仍然是市场关注的焦点。

  证券时报记者从当地了解到,对于齐星集团来说,破产已是必然结局。其实,托管经营虽然能够使危难时期的企业资产实现保值增值,但并不能改变企业的命运。它只是为了有效回避企业破产、购并中的某些敏感性问题和操作难点,暂时不改变原有产权归属的前提下,采取的直接开展企业资产重组和流动的一种方式。说托管经营是企业破产重整的开始,其实也不为过。而齐星集团目前正是处于这样一个托管期。

  微妙的3个月

  齐星集团何时正式启动破产程序呢?其实,从三个月的委托经营期就可以看出端倪,既然破产已经是必然结局,那么,托管经营期越短越好。不出意外的话,三个月左右,齐星集团将正式启动破产程序。

  根据媒体报道,三方签署委托经营协议后,西王集团联合邹平县政府抽调人员组建了20个工作组,对齐星集团及其旗下19个子公司进行全面接管,4月3日、4日两天已派出管理团队入驻齐星集团及其下属公司,进行情况摸底、物资盘点、资产梳理等托管交接工作。从字里行间可以看出,西王集团与当地政府正在全力配合处理齐星集团的问题,托管经营进展十分顺利。由此看来,3个月之内齐星集团即有望启动破产程序。

  谁损失最大?

  笼统说来,企业破产,损失最大的肯定是银行。至于银行损失有多少,哪一家损失最大,因为齐星集团还没有进入清算阶段,目前还不确定,要看齐星集团的净资产还有多少。按照《企业破产法》规定,破产清偿顺序为:有财产担保的债权、破产费用和共益债务、职工债权、纳入社会统筹账户的社会保险费用和破产人所欠税款、无财产担保的普通债权。

  目前,齐星集团共有36家债权单位,其中包括25家银行,以及证券公司、资产管理公司、投资公司、信托公司、融资租赁公司、商业保理和小额贷款公司。仅上述金融机构方面,齐星集团的债务就超过70亿元,另有社会欠债大约40亿元,共计120亿元左右。上述金融机构的超过70亿元债务中,有近65亿有担保,属于担保债权,应首先偿还。但最终偿付多少,除了看齐星集团的净资产有多少,还要看双方的谈判结果。根据西王食品公告,2016年1-9月份,齐星集团总资产176.43亿元,净资产66.39亿元,营业收入83.40亿元,净利润1.77亿元。

  西王集团胜算较大

  破产后,企业资产最终归属于谁?从法律上来讲,资产产权归债权人,但还要看债权人是否有能力及意愿接收并经营,如果债权人没有经营能力,不能让企业资产实现保值增值,那么,即使债权人拿到了这部分产权,也会进行拍卖或者转让。

  目前,齐星集团的债权人包含36家金融机构,另有西王集团、山东泰钢、宏诚家纺、炜烨集团、日照海纳房地产等5家担保方。综合比较,西王集团管理能力强、与金融机构关系良好,并有足够的现金,齐星集团的电力、电解铝以及雪花山度假村等优质资产,在西王集团手中能够发挥最大价值。西王集团无疑是齐星集团残局的最佳接盘方。

  据悉,邹平县政府之所以选中西王集团作为齐星集团的托管方,除了双方的担保债权关系之外,主要是看中了西王集团的资金实力与管理能力。

  既有担保、托管关系,又有资金实力、管理能力,西王集团接盘齐星集团核心资产的可能性较大。

责任编辑:马天元 SF180

热门推荐

相关阅读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