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2月20日01:01 北京商报

  原标题:央行放水难改资金面紧张趋势

  近期市场资金面持续紧张,主要市场利率一路抬升。在分析人士看来,除了季节性因素、人民币汇率以及“去杠杆”的影响,近期债市的调整也使得资金面承压。而明年央行货币政策定调为“稳健中性”,分析人士认为,这预示明年货币政策将比今年有所收紧,在此背景下,资金面的紧张态势仍将持续。

  Shibor连续五日全线上涨

  近期市场资金面持续紧张,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Shibor)连续五个交易日全线上涨。隔夜Shibor报2.335%,上涨0.5个基点;7天Shibor报2.525%,上涨0.6个基点;3个月Shibor报3.1898%,上涨1.24个基点。

  对于近期资金面紧张的态势,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表示,这是多种因素叠加的作用。从今年8月央行重启中长期限的逆回购操作开始,央行“去杠杆”的意图就已经显现,市场利率抬升有一部分原因在于央行“去杠杆”操作。

  “同时,资金面紧张和汇率的关系也不能排除。年末、春节等季节性因素对市场流动性的影响也不容忽视。”鲁政委解释,每年末,银行会回笼资金应对提现需求,都是流动性紧张的时候。

  黄金钱包首席分析师肖磊也认为,造成资金面紧张的因素有很多,年底包括财政等方面的资金需求都会加大,另外,外汇占款持续下滑影响了基础性投放。

  资金面受债市调整影响

  事实上,央行近期已加大了资金投放,但后期资金面的压力依旧较大,并且债市调整的压力也依然存在。

  12月19日,央行进行了1800亿元逆回购操作,包括950亿元7天期操作,300亿元14天期操作以及550亿元28天期操作,公开市场实现净投放650亿元。此外,央行对7天、14天和28天期逆回购需求进行询量。

  上周,央行刚通过中期借贷便利(MLF)向市场释放了将近4000亿元流动性。但本周第一个交易日,央行MLF提振效应消失殆尽,国债期货大幅收跌。十年期国债期货盘中最大跌幅为1.47%,五年期国债期货盘中最大跌幅为0.89%,十年期国债收益率盘中最高报3.37%,创2015年8月28日以来新高,十年期国开债收益率盘中最高报3.91%,创2015年8月17日以来新高。

  国泰君安徐寒飞称,债券市场的微观交易模式开始崩塌,债券市场仍未止血,机构的“杠杆”可能出现加速下降,而且短期的“解杠杆”过程导致流动性需求会非线性上升,导致债券市场的短期调整仍会继续。

  中信债券明明研究团队认为,流动性应分为宏观流动性和市场流动性两个层次,从宏观流动性的角度来讲,货币总量较为充裕,央行呵护资金面之心不变,市场资金处于平衡状态。但从市场流动性角度来讲,违约事件的发酵使得机构不愿意做代持双方的中间人,债券交易的活跃程度下降,债券市场本来交易活跃程度就远不及股市,违约事件又增加了市场的紧张情绪,债市价格发现功能受到制约。债市前期动荡不定,违约事件爆发,市场情绪极度脆弱。如果市场交易制度在短期内难以改善,市场流动性紧张问题在短期内仍将持续。

  资金面紧势难改

  市场人士普遍认为,资金面紧张态势短期内难以改变。华创证券研报指出,后期资金面的压力依旧较大,即使央行会在过度紧张的时候加大投放,但只要资金利率中枢不明显回落,其对市场的调整压力就一直存在。

  事实上,债市的调整也使得资金面承压。招商证券研究发展中心分析师谢亚轩认为,从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看,明年货币政策取向转为“稳健中性”,对流动性的要求转为基本稳定,还特别强调指出“防控金融风险放到更加重要的位置,下决心处置一批风险点,着力防控资产泡沫”,这些都对债券市场形成利空,短期内债市调整恐难以结束。

  值得关注的是,今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2017年货币政策的基调是“稳健中性”。国泰君安研报指出,会议所指出的货币政策要保持稳健中性,适应货币供应方式新变化,畅通货币政策传导渠道和机制等问题,均在此次债市波动中有所体现。预计2017年货币政策基调转为中性,不会“放水”。货币政策工具更为复杂,监管当局将通过严格业务监管来封堵监管套利,保障货币政策传导效果;底线是流动性基本稳定,避免大起大落。

  对于明年的资金面,谢亚轩认为,资金面的波动在2017年将难以避免,但也不会重蹈2013年钱荒的覆辙。当市场被流动性逼到绝路时,央行该出手时还是会出手,上周五央行开展了3940亿元的MLF操作即是此意。前瞻地看,2017年货币政策的基调是“稳健中性”,较之于以往的“稳健”、“中性”表明货币政策将改变目前宽货币、低利率的局面。

  国信证券博士后研究员刘海洁表示,2017年将是更加艰难的一年,整个经济形势已经进入“跋涉阶段”。这种情况下,货币政策的选择也将更加谨慎。势必兼顾去杠杆、抑泡沫、稳汇率、防风险的几大任务。

  在12月18日举办的2016-2017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年度报告会上,对于明年“稳健中性”的货币政策,央行参事盛松成表示,考虑到汇率等因素影响,明年货币政策不具备放松条件。上海财经大学高等研究院院长田国强在会上表示,明年货币政策“稳健中性”的“中性”提法,可能意味着货币政策会比今年略微收紧一些。

  北京商报记者 崔启斌 刘双霞/文 宋媛媛/制表

责任编辑:周宇航

下载新浪财经app,赢iphone7
下载新浪财经app,赢iphone7

相关阅读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