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1月02日19:45 证券时报网

  港股还值不值得投资?出现了什么问题?未来出路在哪里?新浪港股发起“港股还有没有吸引力”大讨论,以理性、建设性的态度,欢迎关注港股、关注资本市场的人士,一起为港股建言献策,共谋港股市场的明天。来稿请至hkstock_biz@sina.cn

  原标题:港交所前三季财报多项指标大幅下滑

  证券时报网(www.stcn.com)11月02日讯

  证券时报记者 吕锦明

  港交所(00388.HK)于今日港股收盘后公布季报显示,今年前三季度获纯利45.28亿港元,按年下跌29.5%;基本每股盈利3.74港元; 期内收入及其他收益录得84.78亿港元,按年下跌约20%,但若不计2015年前三季度的特殊收益5.14亿港元,收入及其他收益减幅则为16%;同时,营运支出录25.22亿港元,按年增加约2.5%,若扣除2015年首三季从美国雷曼兄弟证券亚洲有限公司清盘人收回的7700万港元一次性款项的影响,核心营运支出较去年同期减少1%;另外,税息折旧及摊销前盈利(EBITDA)录得59.56亿港元,按年下跌27%;若就上述一次性项目作出调整,公司前三季度股东应占溢利减幅为23%。

  单计今年第三季度,港交所录得纯利15.43亿港元,按年下跌幅33.8%,维持不派第三季度股息;期内收入及其他收益为28.48亿港元,按年下跌近24%;EBITDA录得20.14亿港元,按年跌幅为29.7%;营运支出8.34亿港元,按年下跌5.3%。

  总计今年前三季,香港联交所的股本证券产品每日平均成交额499亿港元,按年下跌44%;衍生权证、牛熊证及权证每日平均成交额179亿港元,按年下跌35%;联交所平均每日成交金额678亿港元,按年下跌42%。另外,公司旗下伦敦金属交易所(LME)金属合约平均每日成交量录61.27万手,按年下跌10%。

  期交所今年前三季度的整体成交量按年增加21%,主要集中于收费较高的产品,特别是恒生指数产品,令期交所交易费增加41%。同期衍生产品交投上扬,使衍生产品市场的交易收益占公司整体交易收益比率按年增11个百分点至29%。

  现货分部方面,港交所前三季交易费及交易系统使用费按年减少43%,与平均每日成交金额下跌44%相应。香港联交所上市费上升11%,已抵消了整体收入的部分跌幅。衍生产品分部方面,香港联交所上市费减少27%,反映新上市衍生权证及牛熊证数量减少。

  另外,商品分部方面,今年前三季度交易费按年下跌13%,主要是由于金属合约平均每日成交量减少10%,但同时也反映去年第三季推出回赠优惠及今年9月起调低若干会员交易费用的影响。

  (证券时报网快讯中心)

责任编辑:黄建华 SF178

相关阅读

此时换美元小心被二次伤害

过去四十多年里,美国经历了非常重要的几个周期,对于投资者来说,最近一次能够抄底美元的机会实际上已经错过。从美元指数看,最近一次抄底美元的机会是在2010至2011年,目前看美元存在二次上涨的可能,前提就是其他货币的崩溃。

人民币不会也不该大幅贬值

此轮人民币贬值的压力是自我实现的预期在起作用。应对这一措施,短期内必须坚定地管理投资者预期与资金流动。中长期来看,必须从现在开始采取切实措施,逐步调低中国的货币存量,从根子上稳定中国的金融。

为何德国对中国投资态度突变

“德国作为商业重镇之所以如此强大,是因为政界和经济界有个互不干涉的传统,这就保证了商业活动的独立性。如果德国政府对中国投资筑篱盖墙,只会让自家企业懒惰。”

东北地区已陷入“资源诅咒”

营商环境恶化实际上是东北经济困局的一种表象,是结果而非原因。之所以出现营商环境恶化这一结果,是因为“资源诅咒”、劳动力外流和人口老龄化、体制机制滞后等掣肘性因素的存在。东北要实现振兴,需正视与解决好这三大掣肘性因素。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