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0月06日07:24 京华时报

  港股还值不值得投资?出现了什么问题?未来出路在哪里?新浪港股发起“港股还有没有吸引力”大讨论,以理性、建设性的态度,欢迎关注港股、关注资本市场的人士,一起为港股建言献策,共谋港股市场的明天。来稿请至hkstock_biz@sina.cn

  京华时报讯(记者敖晓波)继光大证券东方证券后,又一家内地大型券商挺进H股。招商证券(06099)发布公告,公司发行8.91亿股H股,其中95%为国际配售,5%为公开发。发售价厘定为每股12港元(单位下同);每手200股,公司全球发售所得款项净额103.358亿元,预期10月7日上市。内地券商赴港上市的节奏逐渐加快。

  继光大证券和东方证券后,10月7日,香港市场将迎来今年第3只中资券商股——招商证券。根据招商证券公告,公开发售于9月27日开始,9月30日结束。预计10月7日在香港联交所挂牌并开始上市交易。

  招商证券本次H股全球发售股份数目为8.91亿股(不含超额配售),其中4456.4万股公开发售,以及8.47亿股国际配售(不含超额配售),本次H股IPO融资约13.3亿美元至14.7亿美元。

  据市场人士透露,招商证券本次H股发行引入了11名基石投资者,个个大名鼎鼎,包括人保集团旗下的人保寿险、周大福、东海联合、中国人寿集团、中国再保险、马化腾、复兴国际、乐视等。

  公开信息显示,招商证券是百年招商局旗下金融企业,经过20年创业发展,已成为拥有证券市场业务全牌照的一流券商。2009年11月,招商证券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目前在国内设有营业部已经达到200家。

  >>背景

  内地券商扎堆赴港上市

  券商赴港上市再掀高潮。数据显示,目前在香港上市的内地券商共12家,包括中信证券、海通证券、申万宏源、银河证券、华泰证券、广发证券中州证券国联证券中金公司和恒泰证券。

  另外还包括今年以来登陆港交所的光大证券和东方证券。伴随着招商证券的挂牌,内地赴港上市券商增至13家。其中A十H股券商分别为中信证券、海通证券、广发证券、华泰证券、光大证券和东方证券、招商证券。

  另据公开信息显示,除了光大证券、东方证券和招商证券之外,目前已经启动赴港上市的券商还包括平安证券、兴业证券、中信建投证券、长江证券、国泰君安。

  其中,兴业证券挂牌港交所也进入倒计时,就在9月29日,兴业证券公告称,所属企业兴证国际在港上市申请获通过,成为境内上市券商分拆子公司赴港上市首例。而长江证券公司拟分拆长江证券国际金融集团有限公司在香港联交所上市。

  多家券商表示,随着中国经济的全球化和公司客户业务的全球化,券商未来需进一步深入推进国际化战略,通过发行H股搭建境外融资平台,吸引国际资本,有利于增强券商的国际知名度,提高公司跨境业务服务能力。而赴港上市将有利于促进公司战略转型升级,进一步巩固公司的资本实力及核心竞争力。

责任编辑:黄建华 SF178

相关阅读

牟其中还能东山再起吗

1940年出生的牟其中今年已经76岁了,按牟其中“十年之内就会重建一套商业体系”的构想,届时牟其中已是80几岁的老人了。这已经是人生的晚年了,一切不再是一个80几岁的老人说了算的时候了。届时,留给牟其中的恐怕只能是“壮志未酬”了。

土地垄断是房价上涨根本原因

面对当前房价快速上涨的局面,调控政策宜疏不宜堵。短期内,通过稳增长政策带动实体经济投资意愿,分流地产市场资金是上策。在土地的垄断供应制度不能改变的情况下,房价长期下降既不可能,也更不应该成为政策追求的目标。

分享经济的产生有四个先决条件

来自人类互助合作天性的分享,要满足一系列条件,才能从小圈子熟人范围内的临时替补性活动,发展成大规模改变生活、商业方式的“分享经济”。关键的一点是,有没有切实可靠的供给,让大规模分享真正变成现实。

经济成功前提就是政府因势利导

随着产业升级,技术创新,所用的各种基础设施也必须不断完善,各种制度安排也必须不断完善,而一个企业家没有能力来推动基础设施以及法律、金融制度的相应完善,这些必须由政府协调不同的企业家,或是政府自己来提供。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