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7月22日11:09 证券时报网

  证券时报网(www.stcn.com)07月22日讯

  证券时报 记者 孙璐璐

  在晋煤集团超短融发行因省政府支持而受市场热捧之时,东北特钢的债券持有人却因难以与发行人和股东顺畅沟通而颇为“心塞”。据统计,东北特钢至今为止已经连续7期债项发生违约,累计超过47.7亿元,尚未提出让投资者满意的解决方案。

  不少市场人士表示,风险事件爆发至今已对投资者造成重大损失,当地政府难辞其咎。东北特钢事件何以发展到今天的地步?

  地方政府态度消极开启连环违约

  一位东北特钢债券持有人告诉《证券时报》记者,今年3月的短融违约,其实本可避免。据这位持有人透露,前期,东北特钢由于前期项目投资规模过大背上沉重债务包袱,加之行业景气度下行,外部融资环境收紧,面临较大资金周转压力。今年3月,东北特钢多期债券承销行——国开行愿意提供支持协助兑付,意外的是当地政府对此并不积极。

  上述持有人透露,主承销商国开行曾主动与发行人和控股股东辽宁省国资委沟通,愿意提供流动性支持,并表示已经准备好兑付资金,同时还愿意一揽子考虑为国开行主承销的其他存续债项兑付提供资金支持。亦有媒体报道称,作为提供流动性支持的条件,国开行希望辽宁省为贷款提供安慰函。

  令人意外的是,对于国开行提出的救助意愿,地方政府相关部门一直未予以回应,特别是在公司前任董事长突发家中自缢事件后,更拒绝进行表态。

  “如果企业确实竭尽全力仍无力偿还,我们可以接受。政府是国企的实质性股东,但在整个过程中既未作任何协调,也不配合其他方开展处置工作这种毫不作为的态度,我们觉得匪夷所思。”上述投资人透露。

  在7月20日召开的三期短融持有人会议上,债券持有人就要求调查辽宁国资委在处理东北特钢违约债券的过程中是否有不作为。

  在辽宁省有关部门的一再拖延下,国开行的流动性救助方案被束之高阁。3月28日,在市场各方日益升温的猜测中,“15东特钢CP001”宣告违约,开启了连续七期债券的连环违约之路。

  多方努力沟通均“一问三不知”

  知情人士透露,东北特钢及当地政府对后续债务处置态度消极,不仅国开行方案被拒,作为银行间债券市场的自律管理组织,交易商协会也屡次吃到“闭门羹”。

  记者向知情人士了解到,“15东特钢CP001”临近兑付时,因突发董事长家中自缢事件,且政府极不配合兑付相关工作,国开行紧急向交易商协会报告兑付存在重大风险。交易商协会于3月25日紧急启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并于当日向辽宁省政府办公厅、金融办通报发函通报有关情况。知情人士表示,辽宁省政府金融办接受了协会的函件,但未予回应。辽宁省政府办公厅则直接拒收了协会函件,理由是“不收任何行业协会类组织函件”。

  而在今年5月,交易商协会一位分管副秘书长专程带队赴辽宁,希望与政府有关负责人进行沟通,共同协调处置。辽宁省政府的各级领导均以“都很忙”为由不沟通,拒绝了工作组的见面请求。协会工作组继而表示愿赴领导所在地沟通,辽宁方面始终未予配合。

  “不搞债转股”承诺的小船说翻就翻?

  当地政府不仅消极对待国开行与交易商协会的沟通努力,对债券持有人的呼吁也是视而不见,甚至明确推翻先前对投资人的承诺。

  前述债券投资人告诉记者,在长达四个月的连环违约过程中,他们也多次要求与东北特钢的控股股东——辽宁国资委及其实际控制人辽宁省政府进行沟通,了解后续的处置进程,特别是要求其参加持有人会议,但均未得到辽宁省政府的任何回应。“省政府相关部门从未在任何公开和私下场合对投资人就东北特钢违约事件处置想法进行沟通和说明”。

  沟通进程中,投资人持续的努力一度出现细微的曙光。东北特钢在5月30日中国货币网发布公告中明确回应持有人会议提出的诉求,“不搞债转股”。

  然而,剧情却在7月20日再度发生反转。“7月20日的三期短融持有人会议,总算见到了董事长,但他提出的却是之前承诺不搞的债转股的处置方案。董事长表示,从企业的角度看,东北特钢能够承担30%的债务,且分三年偿付,另外70%进行债转股,只有债转股才能让东北特钢再次腾飞。”

  在上周传出的一份《省政府东北特钢工作协调领导小组会议精神传达提纲》的文件显示,省政府等相关部门在争取东北特钢的债转股方案,考虑对金融债务实施重组,其中,金融债务的70%转为股权,30%保留,但文件中并未明确提及债券这部分债务如何处置。

  债转股方案的提出再度引发持有人反弹。不少投资人表示,该方案并没有邀请投资人参与研究,也不具备可行性。例如,如果对债券部分也实行转股,对部分基金、理财等集合类持有人而言,债转股时间周期太长,无法解决兑付问题。已有部分持有人明确表示,“我们现在的诉求就是要求东北特钢破产”。

  “辽宁政府面对当地国企龙头的恶性违约,没有采取积极应对措施,还出尔反尔,推翻承诺,任由债券市场对辽宁地区的不信任情绪蔓延。”前述持有人表示,“区域金融稳定,地方政府守土有责。中央经常讲要守住不发生区域性系统性风险的底线,辽宁现在的做法完全是背道而驰的。”

  截至目前,辽宁省政府未就东北特钢债券违约事件对外公开回应。

  (证券时报网快讯中心)

责任编辑:李思阳

相关阅读

负责任的政府不会放纵泡沫沸腾

要深刻认识到,任何一个负责任的政府都不会坐视、放纵房地产泡沫的沸腾。中国的房地产市场,每到敏感时点,人们听到这样一个说法“不要担心,政府会打理一切,不会让泡沫破裂1吃过苦头的日本人说,还有比这更让人担心的安慰吗?

房价高是因为大城市住宅土地少

大城市,尤其是一线城市,真正用于居民居住用途的土地占比还是偏低,生产建设用地占比较高。大城市住宅土地的供给不足,是导致房价上升的一个重要因素。

从铁总年报探秘国企高杠杆之谜

从铁总一张资产负债表来看,降低负债水平和/或提高其盈利能力与改善现金流的政策选择有三:1、加大债券融资比例。2、将优质项目的国有债权置换为股权。3、将优质的高铁项目分拆上市,将未来现金流与投资者分享。

万科之战中宝能系的神奇生钱术

万科9000字举报信成了热门财经话题,宝能系调遣资金的本事也再次成为关注焦点。新浪财经“愉见财经”下面就为大家回顾分析,也是带各位“参观”一番,宝能一路上屡屡砸下大手笔资金背后的那个“弹药库”。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