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5月24日23:19 经济导报

  “快递小哥”争搭资本顺风车 顺丰控股拟借壳上市

  经济导报记者 杜海

  23日午间,鼎泰新材(002352)发布公告称,拟收购顺丰控股100%股权。据悉,顺丰控股100%股权初步作价高达433亿元。

  经济导报记者盘点发现,目前,至少有7家快递公司正暗自备战,扎堆图谋上市。在南方一家券商的投行部总经理严鹏看来,曾一度坚决否认登陆资本市场的顺丰也力争“快递第一股”的背后,是行业洗牌和资本助推。

  除了图谋上市的,其他快递公司也频频与资本接触。“迹象来看,随着行业上市潮拉开大幕,强强联合的戏码同样可能在快递业上演。”严鹏认为。

  负债率连年走高

  根据鼎泰新材的披露,拟以全部资产及负债与顺丰控股全体股东持有的顺丰控股100%股权的等值部分进行置换,交易中拟置出资产初步作价8亿元,拟置入资产初步作价433亿元,差额部分由公司以发行股份的方式自顺丰控股全体股东处购买。

  至此,顺丰控股距离登陆A股仅有一步之遥。

  上市总是资本的狂欢。早在2013年,顺丰控股就曾进行过一次资本引入。当时,包括中信资本、元禾控股、招商局集团、古玉资本等被披露进行了注资。而后,更多的资本跟随他们的脚步进入顺丰控股。

  在此次公开的顺丰控股股东名单中,嘉强顺丰(深圳)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苏州工业园区元禾顺丰股权投资企业(有限合伙)、深圳市招广投资有限公司、苏州古玉秋创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等机构现身。

  如今,这些股东将享有巨大的财富增值空间。

  财务数据显示,顺丰控股2015年营业收入473亿元,扣非净利润为16.2亿元;2014年营业收入382亿元,扣非净利润为9.2亿元。

  而在业绩承诺中,业绩承诺人承诺本次重大资产重组实施完毕后,顺丰控股在2016年度、2017年度、2018年度实现的扣非净利润分别不低于21.8亿元、28亿元和34.8亿元。

  “3年累计实现超过80亿元净利润的业绩承诺,无疑显示出顺丰控股对快递业前景的乐观和信心。”严鹏认为。

  导报记者注意到,顺丰急于通过借壳方式谋求上市,其背后的一大缘由或在于负债率的快速上升。

  根据其财报,顺丰控股的负债率在2013年为33.4%,2014年为47.34%,2015年则大幅升至60.27%。而同等情况下的其他快递公司,资产负债率均未有如此明显的上升,圆通速递的负债率在2015年度甚至同比有所下降。

  上市潮大幕拉开

  对于顺丰上市,市场早有预期。

  今年2月份顺丰曾刊出一则公告,承认正在接受上市辅导。公告显示,顺丰控股拟在国内证券市场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正接受中信证券招商证券、华泰联合证券的辅导。根据该公告,顺丰控股将选择通过IPO登陆资本市场。

  然而,面对一个个对手纷纷选择借壳这一捷径,顺丰最终也选择了借壳上市。值得注意的是,作为行业龙头之一,顺丰控股的估值要比申通快递、圆通速递高很多。

  去年12月2日,浙江上市公司艾迪西(002468)公告披露,拟置出全部资产、负债,置入申通快递100%股权,交易作价169亿元。艾迪西用股份支付金额为149亿元,现金支付为20亿元。

  去年3月,大杨创世(600233)发布公告,宣布拟通过向圆通速递全体股东非公开发行A股股份,购买圆通速递100%股权。

  今年3月23日,大杨创世发布重组预案称,拟通过重大资产出售、发行股份购买资产及募集配套资金等交易,置出现有全部资产及负债,实现圆通速递借壳上市,后者整体作价为175亿元。

  有消息称,中通快递计划在美国进行首次公开募股,融资规模在10亿到20亿美元。全峰快递则在去年9月1日对外披露,公司正在进行第四次融资,打算2016年登陆新三板。

  德邦物流于去年7月3日向证监会递交了IPO文件,拟在上交所发行1.5亿股,募资超过29.88亿元。但随后因证监会宣布暂停IPO,其上市之旅暂时陷入停滞。

  此外,宅急送等快递公司也在积极备战上市。

  目前,快递业上市潮已然拉开大幕。如果仅从借壳方案中的估值来看,顺丰控股433亿元的估值比申通快递和圆通速递的总和还多89亿元。作为行业巨无霸的顺丰控股借壳鼎泰新材,后者复牌后的股价表现值得关注。

  受资本青睐事出有因

  严鹏等不少市场人士认为,资本的逐利属性引导着企业在资本市场你追我赶。一旦顺丰借壳上市成功,其将牢牢坐稳快递行业标杆位置,总裁王卫将正式确立中国快递业新首富位置。而且,顺丰上市成功后,意味着中国市值最高的快递企业、中国快递品牌美誉度最好的企业登陆资本市场,同时将由此诞生最多的快递业打工富豪。

  事实上,快递业受到资本青睐事出有因。随着经济放缓,各行业增速大幅下滑,大面积产能过剩。在此背景下,仍然保持20%以上增速的快递行业自然为投资者所青睐。

  此外,中国的快递行业已结束暴利时代———快递件均收入正逐年下滑,从2005年的27.7元/件降至2015年的13元/件左右。而快递行业自发展初期就带有“小、散、乱”的特点,本就是烧钱的游戏,随着行业洗牌加剧,利润也将不断压缩。进入资本市场融资,可缓解企业在资金方面的压力,也利于其兼并扩张。

  综观以往的行业洗牌,阿里和腾讯关于快的和滴滴的打车战争、美团和大众点评的团购战争,最终都以合并告终。而在快递业内部,强强联合也早已开始。

  2015年5月,阿里联合云峰基金投资圆通;同年6月,顺丰、申通等投资5亿元成立丰巢科技,做终端快递柜;圆通和汇通也加入阿里系的菜鸟驿站,向社会开放终端代办点为公共自提点。

  在“四通一达”的阵营中,百世汇通和圆通快递都已进入阿里系的阵容,而顺丰则拉拢了申通、中通、韵达等成立“非阿里系”阵营。

  

  [延伸阅读]

  中科汇通上演“神增持”

  导报讯(记者 杜海)23日,鼎泰新材发布重组预案,顺丰控股拟作价433亿元借壳上市。经济导报记者注意到,2015年“股灾”期间抄底鼎泰新材的中科汇通(深圳)股权投资基金有限公司(下称“中科汇通”),仍持有鼎泰新材10.93%的股权。中科汇通是中科招商投资管理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子公司,参照大杨创世、艾迪西发布重组预案后的复牌走势,鼎泰新材有望连续上涨,中科汇通将收获巨额投资收益。

  从历史公告看,中科汇通在2015年7月8日首次举牌鼎泰新材至5.1%,增持均价为27.44元。此后4个交易日,鼎泰新材连续出现4个涨停。

  2015年7月15日,中科汇通以39.53元的均价继续增持4.74%鼎泰新材。7月16日,又以25.54元(除权后)的均价增持超过0.16%的股份。至此,中科汇通持有鼎泰新材比例超过10%,构成第二次举牌。

  针对两次举牌,中科汇通均表示,认可并看好鼎泰新材的业务发展模式及未来发展前景,希望通过股权增持长期持有鼎泰新材股份,获取上市公司股权增值带来的收益。

责任编辑:赵文伟 SF182

相关阅读

房地产开发商的房价操控术

中国当今排名前十的房地产开发商,无一不是周期游戏的高手。在经济低迷和宏观调控时期,他们大胆从政府手中低价吸纳土地,形成财务上的高杠杆性,而在经济复苏及货币宽松时期,则快速出售,积累现金,等待下一轮紧缩周期的到来。

学徒制能帮中国完成产业升级吗

德国近一半的高中生从16岁起就被分流到职业教育领域,有40%的德国年轻人成为学徒。如果能被戴姆勒,博世或是宝马这样的企业选中所学徒,可以成为一件毕生值得骄傲的事情。

台湾还配列入亚洲四小龙吗?

中国台湾经济连续三个季度负增长,排名在亚洲四小龙中垫底,引以为傲的电子产业发展前景危机重重。当年诺基亚被苹果手机击败,导致芬兰经济大退步的悲剧,难道又要在台湾重演么?

银行如何面对员工离职潮

应以市场为导向,建立与本行发展相匹配的薪酬增长机制,以业绩论英雄,凭数字说话,多劳多得,增强薪酬水平的市场竞争力。推行年薪制、协议工资制等市场化激励模式,以市场化的薪酬吸引人才。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