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5月15日16:06 证券市场周刊·红周刊

  中概股回归大环境不变 A股壳资源价值依旧

  《红周刊》作者 李健

  “中概股回归暂缓”的传闻,让壳资源概念股应声下跌,凤竹纺织上海三毛在上周五当天和后两个交易日累计跌幅达19.95%、20.65%,同期*ST江泉也连续两天跌停,11日停牌。

  《红周刊》记者了解到近3年有5家中概股通过借壳登陆A股,远低于国内本土企业的借壳规模。那么如若中概股设限,是否真会引发壳资源价值进行重估呢?对此,《红周刊》记者采访的专业人士表示,“在A股大环境不变的前提下,壳资源价值不会变。只要市场中出现一家借壳公司强势上涨,壳资源的炒作火热度会迅速回归”。具体布局中,对壳资源新进大股东的实力和“人品”的判断依然是“押宝”的关键因素,“但目前市场行情不稳,建议投资者5月可以再观察一下等待政策明朗,6月或有投资机会”。

  中概股占重大资产重组比不到20%

  5月6日,证监会发言人张晓军对中概股回归做出关注声明,大盘也随之下跌2.82%。5月11日,彭博社援引知情人士消息称,监管层将从市盈率和数量方面规范中概股借壳回归的行为。

  自上周五开始,市场中对壳资源是否有价值展开了大讨论。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但基本观点是影响短期,但从更长远的角度看,壳资源价值终将归零。

  在1月份曾经连篇累牍推出壳资源价值报告的券商,监管层发声后,就鲜有壳资源价值的报告了。记者从多家券商专业人士了解到,券商研究机构普遍认为利空对壳资源的影响是短期的,壳资源长期价值不会改变。海通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迅雷认为,长远角度看,注册制推行后A股将回归市场化,壳资源必然没有价值。

  对于壳资源有着多年投资和研究经验的《红周刊》特约撰稿人王炜,本周在接受《红周刊》采访时表示,国内希望借壳上市的公司每年有几十家,其中有大批优质的大公司,每个地方政府旗下还都有大量优质公司在等待上市,仅深圳今年就有3家极其优秀的高科技企业,其中深圳光启正在走借壳上市流程。这些企业多为医疗健康、教育、高端制造等产业,代表了未来经济发展的方向和较好的盈利渠道。王炜表示,在和他有交集的企业中,就有2家等待借壳上市,一家是医疗企业,一家是真正的新兴产业,并且是国资旗下的大创投。

  “与之相对应的,中概股共有几百家,具有同样实力和前景的不超过50家,这在每年的重大资产重组中不高于20%。所以此次事件对壳资源的影响是暂时的。只是市场认为中概股回归是壳资源的领头羊,所以在领头羊被遏制后,壳资源自然会受到影响。这是因为普通投资者没有理解壳资源为什么存在,而壳资源的价值大增原因是融资受限和M2大增。”

  宏观环境催生壳资源依然紧俏

  王炜进一步解释说,近15年,中国M2同比增速基本维持在10%以上,场外资金大量累积,造就了房价大涨。同时在新经济背景下造就许多龙头企业,其盈利模式和传统企业完全不同,如阿里、百度、腾讯和360等。

  “所以M2大增形成了经济的活力,大量优质企业也随之产生。这些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就希望获得长远的融资渠道,大股东也希望有变现场所,就出现上市的需求。”王炜再次强调,M2大增使人民币泡沫变大,所以变现意愿会更加强烈。”

  这些企业有渴望上市的需求,可中国资本市场的融资却受到严格限制,新股发行的获批进度非常慢。据悉,今后新股发行有可能提速,大致是现在发行速度的2倍,但是700家企业排队,一年上市400家,不少企业还是要等到2017年底才能轮上机会,这就让不少企业形成借壳的需求,在引发壳资源紧俏的宏观背景不变的情况下,壳资源长期价值不会发生实质性变化。

  虽然受到中概股回归受限传闻的短线影响,但王炜认为壳资源最多再下跌10%到15%也应该能支撑住。投资者5月份观望一下政策动向,可以等待壳资源企稳后的布局机会。

  “目前就差有一个好公司复牌后大涨,市场立刻就会反应过来。例如在暴风科技复牌拉出37个涨停板或世纪游轮的20个涨停板后,市场对壳资源的‘造富效应’推崇不移,没追进去的都希望押对下一只大涨壳资源。目前停牌的几百家上市公司中,在未来1到2个月应该会有一家这样的好公司出现。”

  看大股东“实力和人品”押宝

  从本周的收盘表现来看,受中概股回归暂缓的影响,绝大多数壳资源概念股在5月6日大跌后强势反弹,如法尔胜9日收一根带长下影线阳线,10日更实现涨停。黑牛股份10日上涨4.68%,并依然维持在年线之上震荡。

  对此,王炜解释这两家企业正好代表了两种上涨逻辑。法尔胜是因为“中植系”在二级市场举牌,而黑牛食品则是大股东转让。第一种方式不建议押宝,第二种则可以。

  法尔胜模式不建议操作的原因是,虽然私募、保险或大户在二级市场收购该公司股权,但原有大股东的持仓比例依然远高于上述主体。而原有大股东才有公司的经营决策权,所以公司发生重大资产重组的不确定性非常大。所以无论是私募、保险还是大户,只要从二级市场收购,都是炒股行为,不能被看成重大资产重组的前兆。

  例如去年,上海宝银创赢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简称:上海宝银)举牌新华百货就是一例,上海宝银先后6次在二级市场收购新华百货股权,最后比例高达32%以上,迫近第一大股东。后来,第一大股东阻挠上海宝银的所有决策,包括进驻董事会、提出10送10等都无法通过。当地的证监会甚至也参与其中,声明私募基金举牌有合理、合规和各种事项的考核,但上海宝银依然没能获得公司的经营权。上海宝银意图的举牌入驻改变公司经营方向,实际仅仅起到炒股作用。

  还有一个比较有代表的案例就是\*ST新梅,该公司去年受到上海开南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在二级市场的举牌后,原公司管理层将公司做成3年亏损直接下市,双方都没得到好处。

  成为真正的壳公司必须有两个前提,完成实际控制人转让,然后剥离旗下资产,也就是黑牛食品的模式,投资者需要等待的是资产注入过程。黑牛食品去年11月将自己卖给西藏知合资本管理有限公司(下称西藏知合),西藏知合的母公司是华夏幸福,转让完成后,黑牛食品的实际控制人变更为王文学。“这是一位非常有水平、有背景的实际控制人”王炜说:“黑牛食品惟一缺陷就是股价太高,比大股东股权转让价格高1倍,没有好的买点。”

  此外,黑牛食品还正在进行大规模的资产剥离,2014年底资产总额数量是21亿,2015年是12亿,今年3月1日是9.9亿。股东权益从2014年底的13亿,剥离到2015年的7.2亿。主营业务收入从2014年5.8亿,下降到去年的4.3亿,再到今年一季度的7000万,全年不会超过2.8亿。所以黑牛食品可以被算做确定性的壳资源。

  与此类似的还有*ST江泉,公司正在大规模资产剥离,资产总额2014年底是12亿,2015年底是7.5亿,今年一季度是3.2亿,4月份依然有资产被剥离。将原有的4块主业,剥离到仅剩一块,实体经济出身大股东进驻上市公司后,剥离资产一般是会发生重大资产重组的前兆。

  “而且,与黑牛食品类似,*ST江泉变更后的实际控制人郑永刚拥有很强的实力和背景,并且曾一手操刀了申通快递借壳艾迪西”,王炜表示,“很简单的,通过搜索可以查到的郑永刚的资料,郑永刚旗下有大量资产。不像某个煤老板收购了一家壳公司,就不能押宝,因为你也不知道他会干什么。”

  此外,对于挑选壳公司的标准,15元以下、二级市场有明显的长线加仓痕迹、股东持股数大量集中,并且在走势中没有巨幅放量、没有大量减持等条件依然值得参考。

  放弃变相借壳

  在上市至少排2年队,借壳也受到与IPO同样严格的审核下。在二级市场规避借壳条款的方式开始涌现,连不准借壳的创业板也爆出“变相借壳”案例。操作过程中通过避开实际控制人变更,或新置入资产小于上市公司资产100%的手法,规避借壳审核。

  如神雾环保就采取了“分步走”的方法,新股东入驻后再筹划重大重组事项。或者先重组但控股权不发生变更,而后再注入资产,如学大教育借壳的银润投资则是重组标的是股份受让方、配套融资认购方以外的第三方资产,且股份受让方、配套融资方与该第三方不存在关联关系。拉卡拉“借壳”西藏旅游,所采用的手法是,新置入资产小于上市公司总资产的100%,不满100%借壳标准,但实际新注入资产为上市公司的总资产的93.79%。而从西藏旅游公布重组方案开始,就成为市场争议的焦点,由于变相借壳太过明显,才被交易所问询。

  对于这种情况,王炜表示,对于变相借壳投资者最好谨慎跟进,而他个人则选择放弃。如果企业想明确变身壳资源,在大股东转换时就可以关注,当出现资产剥离确定性更高的概率时,就可以寻找时机布局。但变相借壳通常一步完成,没有任何迹象。而像如家酒店置入首旅酒店的同行业整合方式,没有出现重大转型,股价也不会大幅上涨,首旅酒店在置入时15到20元,现在还是15到20元。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责任编辑:马天元 SF180

相关阅读

йҪصĵ

ΪйҪصĵǡ֤Ͷгȶ͡žΣṹھЭƽͬʱҲòĿѡأȡᡣ

ά

ǰAɸĸҪìʲô

йתȱֱʵֲ֧ǵǰAɸĸҪìܣӿȷעƸĸ·ͼʱڸĸսϣҪַʱгԹĸ֧֣עҪĻʩ裬ҲDZСͶߴʩǰᡣ

DzǺͶѡ

ڰôڼѾأҵʲծҵʵʩϸŴծİҵٸIJѹҵΣֱ٣ͥĿǰծˣƽÿͥҪÿµ20%룬Գÿծ

˭вԪĩտ񻶵ĵ

вԪܹĩտ񻶣гͶĽʵƶȽϴ©¡AɵгǷͶġͶʡĻˣвԪûݡĩ֡ûгɡɡǵıһĻҲͲΪˡ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