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5月15日16:06 证券市场周刊·红周刊

  A股后市预测分歧加大 结构性行情受关注

  《红周刊》作者林伟萍

  编者按:盘整近2个月后,沪指本周跌破2900点,市场情绪再资紧绷,市场的分歧也越来越大。有人认为短期趋势未明,淡化操作或休息立场,即使有机会也是结构性行情。也有机构乐观看市,满仓杀入。而不少被市场折磨的疲惫不堪的部分散户,对于这次下跌,则更多表现出“麻木”。

  本周,沪指收于2900点下方,延续了上周五的弱势。而业内人士把市场的震荡归结为多种因素,如“证监会暂缓中概股回归A股”传言、权威人士定调中国经济L形走势、媒体报料证监会已经叫停部分上市公司跨界定增传闻。业内人士本周在接受《红周刊》记者采访时表示,消息面的多重刺激,是此次A股调整的主要因素,而不少散户则表现“麻木”。对于后市,业内人士认为市场偏好阶段性下降,短期未现明显的趋势性机会,但结构性行情仍可关注。此外,采访中也有乐观的业内人士表示,投资者需要有逆向思维,目前股市已基本调整到位,部分优质个股已现建仓机会。具体操作中,建议关注新能源汽车、新兴消费等领域相关个股。

  多因素致A股下跌

  “触雷”上市公司忙自救

  海通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荀玉根认为,本阶段风险偏好变化是影响市场涨跌的核心变量。最近市场的下跌主要是因为政策面发生了变化,宏观政策面稳增长转向供给侧改革,股市政策面对重组收紧、遏制炒壳都导致了市场偏好的阶段性下降,9日盘面上有色、煤炭、钢铁领跌也印证了经济复苏预期受到打击。

  今年一季度,因战略新兴板歇菜、注册制放缓、中概股回归潮涌等因素影响,壳资源迅速得到市场的追捧,拥“壳”的大股东坐地起价,壳资源被炒到天价,成为A股市场为数不多的热点之一。5月5日,有传言称,证监会要暂缓中概股回国内上市。就在不少投资者坐等证监会“辟谣”之际,证监会公开回应称,海外上市的红筹企业回归A股市场有较大的特殊性,境内外市场的明显价差、壳资源炒作等现象应当予以高度关注。此次表态被市场人士解读为证监会对中概股回规监管或加强,短期对市场壳资源热点打击明显。

  不过,对A股杀伤力最大的应当属于证监会对上市公司跨界定增的叫停,据媒体报道,证监会叫停上市公司涉及互联网金融、游戏、影视、VR四个行业跨界定增,例如,水泥企业不准通过定增收购或者募集资金投向上述四个行业。但据《红周刊》记者了解,游戏、影视等行业目前遵从“一事一议”原则,具体而言,并购或定增收购“不盈利仅讲故事的标的”将被禁止,而一般的项目并未被全面叫停,只是监管标准趋严。受此传闻影响,虚拟现实、文化传媒、网络游戏等板块继续延续下挫之势,身处漩涡之中的上百家上市公司则各显其能忙“自救”。例如,世界华通、巨龙管业本周发布情况说明公告,自证公司非跨界定增,而雷曼股份帝龙新材等则纷纷表示公司的定增方案“已获证监会受理”来增加投资者对公司二级市场表现的信心。

  证监会本周五回应“叫停上市公司跨界定增”传闻时表示,证监会积极支持符合条件的上市公司再融资和并购重组,目前相关政策没有任何变化。今后如有调整将通过正式渠道向市场发布。

  后市市场分歧大

  乐观者已逢低加仓

  采访中,《红周刊》记者发现,对于A股未来的走势,市场参与人士分歧较大。乐观派认为,当前调整已接近市场底部,逢低加仓个股正当时。谨慎派则认为A股短期未现趋势性机会,不建议投资者盲目抄底。

  对于市场未来表现,大成基金认为,无论从整体宏观经济基本面还是流动性状况,以及外围市场环境方面看,指数都缺乏进一步向上的支持,“维持宽幅震荡的观点不变,不宜盲目抄底”。

  博时基金首席宏观策略分析师魏凤春则表示,目前仍是多头状态,但市场有转空趋势。他分析说,最近两个交易日股市大跌后,整个市场情绪再次紧绷,资金净流出明显。从节奏上看,场内融资余额小幅增长,散户在市场调整后入场,但上周五的大跌使得这部分资金较为被动,交易活跃度趋于下降。沪股通维持净流出状态,港股通转为大幅净流入,说明境外资金对A股谨慎,而境内资金对港股则有抄底意愿。

  与他们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英大证券研究所所长李大霄和前海开源基金执行总经理杨德龙依然延续之前对于市场的乐观态度。李大霄在微博中抛出“在婴儿底申领A股最后一个多头的称号”。在他看来,当前市场继续下行,问题并不在中概股问题本身,问题在于A股市场对于题材的追逐和高估问题风险的出现。本次调整中,部分蓝筹股标的并没有受市场影响大幅下挫,从长周期来看,蓝筹股标的的重心会逐渐上行,后续养老金、社保等将会不断入场。投资者要用价值投资理念追逐优质、低估资产,对于好股票不要失去信心。杨德龙则表示,可以确定的是,现在大盘调整属于上升过程中的调整,很快会得到修正。特别是,上千亿养老金即将入市,深港通开通临近,六月份A股有望加入MSCI新兴市场指数等,近期利好将接踵而至。3000点以下是最好的加仓时机,建议投资者坚定信心,继续重点配置白酒、医药、家电、“一带一路”等绩优蓝筹股,远离绩差股、题材股,耐心等待大盘反弹。

  李正光则认为,从以往经验来看,目前股市已出现下跌末期征兆,认为沪指此次跌破前期低点的可能性不大,预计5月底此波调整行情将结束,6~7月份有望出现比较好的反弹行情,但就指数而言,大概率将围绕2600点~3200点波动。此外,采访中他还透露,从实战角度而言,他已在11日开始不断加仓,“5月下旬将根据市场情况判断是否满仓”。

  12日,记者走访北京东城区多家证券营业部发现,对于当前的股市调整,多数股民表现得比较淡定,或者说是“麻木”。12日中午,记者来到某券商营业部大户室的时候,同屋的股友们正在打牌打发中午的时间。对于当前的市场行情,股友们多持观望态度,心态较为轻松,“都在股市里呆了这么多年了,股市涨跌都习以为常了,也麻木了”。炒股20多年的王女士淡定地说:“大盘这下估计得调整个两三个月,感觉下跌趋势都破坏了,这几个月企稳估计是没戏了,不过应该也跌不破2700点。我到现在一直都没减仓,打算接下来几个月还是操作手头这几只股票,多做T+0就是了。”

  逆向思维

  关注结构性投资机会

  具体操作上,大成基金认为二季度趋势性行情难再,但结构性行情时有发生。在选股思路上,大成基金注重与消费密切相关的现代服务业,如娱乐、教育、体育、健康养老、前沿科技,还如虚拟科技、量子通信、人工智能、飞行探索、人脸识别等其他还未被市场发现的新领域。另外,由于全球经济增长疲软,地缘政治危机愈演愈烈,大成基金认为军工行业仍然是未来几年的主要配置方向,如高端装备、军工信息化、新材料等,新能源领域也是主要配置方向,如包括核电等新能源以及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等。

  南方基金基金经理李振兴也认为应把握结构性行情下的投资机会,而消费升级、新兴产业将具有不断发展的潜力。未来五年、十年会有大量的人走向中等收入阶层,只要拥有好的产品,市场并不缺少购买力。新兴产业不只处于一个国家的发展上升期,更处在一个人类科技进步爆炸性的初期,未来增长潜力巨大。投资者需要寻找到那些能够在最悲观、最不利的市场条件下,仍然能够快速发展的新兴产业公司。

  李正光则分享了他近期看中的加仓标的:“主要是三类,一是新能源汽车以及其上下游领域,例如充电桩、人工智能驾驶等题材股,投资者可从其中挑选有真正投资价值、未来有望成为上市公司的盈利点标的;二是大消费类的上市公司,这里说的并不是传统的商贸企业,而是针对90后等新消费群体的新兴消费行业;三是真正的资产重组和转型的上市企业。”

  荀玉根也提醒投资者,震荡市中要逆向思维,当然除了择时,深耕业绩也一样能胜出,继续推荐业绩优异子行业如食品饮料、饲料养殖、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等。

责任编辑:马天元 SF180

相关阅读

йҪصĵ

ΪйҪصĵǡ֤Ͷгȶ͡žΣṹھЭƽͬʱҲòĿѡأȡᡣ

ά

ǰAɸĸҪìʲô

йתȱֱʵֲ֧ǵǰAɸĸҪìܣӿȷעƸĸ·ͼʱڸĸսϣҪַʱгԹĸ֧֣עҪĻʩ裬ҲDZСͶߴʩǰᡣ

DzǺͶѡ

ڰôڼѾأҵʲծҵʵʩϸŴծİҵٸIJѹҵΣֱ٣ͥĿǰծˣƽÿͥҪÿµ20%룬Գÿծ

˭вԪĩտ񻶵ĵ

вԪܹĩտ񻶣гͶĽʵƶȽϴ©¡AɵгǷͶġͶʡĻˣвԪûݡĩ֡ûгɡɡǵıһĻҲͲΪˡ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