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5月15日16:06 证券市场周刊·红周刊

  多因素刺激上海本地股崛起 关注板块龙头股

  《红周刊》作者刘晓旭

  近期,国企改革节奏再度加快,上市公司中资产证券化以及借壳重组潮流涌动。作为中长期的重要主题投资主线,被资金高度关注的不仅仅是央企重组,且诸多地方国企的重组动向也被高度重视中,特别是改革先锋上海本地股中的国企改革概念股的重组动向更是获得资金重配。近一年中,不断传出的并购重组消息让上海本地股的炒作机会持续显现。而与此同时,兴建5年之久的上海迪士尼度假区即将于6月16日正式开门迎客,大量旅游人群的到来有望进一步提升相关公司的经营业绩。

  沪国企改革进入新起点

  作为地方国企改革龙头,上海一直被寄予厚望。尤其随着近期包括陆家嘴上海物贸锦江股份中海集运现代制药等多家上海本地国资股前仆后继,掀起了一波波重组浪潮。

  在2016年1月18日召开的国企工作会议上,上海国资委提出2016年将推动一批国有企业开放性、市场化重组,推进一批国企集团整体上市或核心资产上市,基本完成符合条件的国企集团公司制改革,探索建立市场化选聘和管理经理人制度,推动国有资本向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先进制造业、基础设施、民生保障等领域集中。其中,推动集团整体上市或核心资产上市,发展公众公司,是上海国资混改的主要实现方式。

  “上海国企改革进入关键期。”记者采访到的业内人士指出,作为国资改革重镇,上海本轮国资国企改革已走过近2年,2016年有望成为上海国企改革下半场的新起点。而对于上海地方国企改革一事,广发证券也表示,自2013年12月上海率先发布国企改革指导意见“上海国资国企改革20条”以来,已经有超过15家国有企业推进了国企改革,其中不乏借壳、重大资产重组、整体上市等重磅改革案例,在2016年中,将会有更多的国企改革案例落到实处。

  地方国资证券化进程加速

  作为地方国有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与地方国企改革龙头,上海国企改革基础扎实,推进迅速。在国资委集团层面,资产总量将近10万亿,属下拥有52家集团。在国资整合上,上海市政府也明确提出资产证券化比例将从现有的18%提高到38%。

  市场人士认为,对于沪国企,投资者可挑选受益于国企改革的公司,依循的思路有:隐性资产巨大的国企;民企净资产收益率很高,但国企净资产收益率很低的行业;符合上海产业发展方向,资产注入机会较大的集团;积极引入民营资本、利润提升以及建立新型董事会制度的企业。而结合此前市场对上海国企股以员工持股、股权激励、引入战略投资者等方式进行的混合所有制改革的预期炒作已经降至冰点的大背景,投资者不妨从国资证券化角度重新审视地方国企改革机会,或有新的发现。

  在机会把握上,相关研究人士建议可从四角度把握上海国企改革机会:一,以单一上市公司作为整合平台,继续注入优质资产,实现集团整体上市的公司,如华谊集团借助双钱股份已完成整体上市、上海电气集团拟借助上海电气实现整体上市等;二,若一个集团公司对应多个上市公司,有望分别打造为不同产业的平台,同时也解决同业竞争问题,如光明集团旗下拥有光明乳业上海梅林金枫酒业,集团公司根据各个上市公司特点剥离相关资产,打造不同平台做大做强;三,区国资委所属上市公司的资产整合。如上海建工公告,国盛集团拟将其持有的上海建工4.47%的股份无偿划转予城投集团;四,统筹利用壳资源做大做强。如华谊集团整体注入双钱股份,以及上海临港借壳自仪股份上市等。

  记者注意到,上海仪电最具代表性,其原来证券化率为35%,将来要提升到60%,为整体上市提供条件。目前,上海仪电旗下有3家上市公司,分别为华鑫股份飞乐音响仪电电子。近年来,上海仪电从传统的电子制造商向物联网方案提供商转型,目前上海仪电的新定位是成为信息技术产业集团,以及智慧城市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和运营商。围绕新的定位,上海仪电正在加快推进实体化、扁平化的改革。目前飞乐股份和仪电电子集团的重组,都是按照实体化、扁平化的思路进行的改革。仪电电子此前公告,拟以7.02元/股的价格向云赛信息等非公开发行1.68亿股,收购南洋万邦等多家公司股权,共作价11.79亿元。另外,公司拟将真空显示100%股权、电子印刷100%股权,作价3868.51万元,出售给上海仪电下属公司仪电资产。此次重组,目的就是使得仪电电子成为实现上海仪电智慧城市核心战略的重要发展平台。

  迪士尼乐园开业,短期催化因素强烈

  催化上海本地股崛起的另一刺激因素,就是迪士尼乐园的正式开业,随着客流量的增大将带动相关板块走热。

  历时近5年的建设,上海迪士尼度假区在2016年5月7日开始试运行,并将于6月16日正式开门迎客。从“五一节”首日(4月30日)试运行表现来看,当日约有逾6万人进入上海迪士尼乐园公共区域游览,此后人流继续保持上升态势。

  作为中国内地惟一的迪士尼乐园,其惟一性将会带动众多游客集聚上海,这给上海带来丰富的旅游客源,这些客源当中以家庭游客为主要群体,这些群体的吃住将成为拉动上海酒店业发展的一股重要力量,对提高酒店入住率将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同时也将改善目前上海酒店供过于求的现状。有机构预计,按400元门票/人和年均接待2500万人次,以及10倍经济杠杆测算,迪士尼开园后每年将带来千亿以上的收益。在旅游消费增量上,其中餐饮方面按照每年2500万人测算,假设每位旅客在长三角逗留3天,每天餐饮消费150元和每张床位200元计算,上海迪士尼每年给长三角带来的餐饮酒店收入250亿元。与此同时,随着迪士尼乐园的开放,入沪旅游者的显著增加将拉本地零售业走好。参照香港迪斯尼开园及上海世博会期间本地零售股的表现,上海本地市值小且自有物业充足的新世界益民集团上海九百,持股迪斯尼乐园股权的百联股份以及豫园商城老凤祥等经营业绩有望获得提升。

  虽然目前概念已被反复炒作,估值较高,但随着乐园正式开业,对相关业绩带来实质性增长的上市公司仍可重点留意。对此,平安证券建议把握好三条主线:与上海迪士尼存在股权关联关系的公司、直接受益迪士尼乐园的行业内的公司、与上海迪士尼或迪士尼公司拥有战略合作或特许经营权的公司。资料显示,与上海迪士尼存在股权关联的公司主要为中方股东上海申迪集团四大出资方上海陆家嘴集团(股权占比45%)、上海锦江国际集团(25%)、上海文广集团(20%)以及上海百联集团(10%)旗下所属上市公司,各大集团对应的上市公司如陆家嘴、锦江股份、锦江投资东方明珠、百联股份等都有望成为主要受益者。另外,相关交通标的的机会也不容忽视,如上海机场申通地铁等。

  具体来看,上海机场借力迪斯尼效应,航空/非航业务有望再上新台阶。上海迪士尼开园,估计将吸引内地60%以上的客流至上海,甚至包括大量亚洲旅游资源,这将有力刺激上海机场的客流量。迪斯尼三期工程完成后,预计游客量将达到5000万人/年,将给浦东机场带来年度稳定的1000万以上客流增长。充沛产能将助公司有效吸收旅客增量,刺激航空业务利润进一步上升。同时公司拟借力迪士尼谋划以“玩在迪士尼,吃穿住用行在浦东机场”的定位,来拓展其非航业务。

  锦江股份,公司国内约35%的酒店资产分布在长三角。此外,公司大股东持有上海迪士尼25%股权。迪士尼开业将对公司酒店和餐饮业务有显著提升。日前公司公告称,拟分别以17.49亿元收购中端酒店品牌维也纳酒店80%股权,以80万元收购维也纳配套餐饮服务公司深圳百岁村餐饮80%股权,强化中端酒店市场布局。分析人士表示,近年来酒店行业持续调整,为锦江股份提供了产业并购整合的历史机遇,公司先后收购卢浮、铂涛,加上此次收购维也纳酒店和百岁餐饮,其打造全球布局的跨国酒店集团战略路径更加明确,未来将持续整合产业链。

  申通地铁背靠承担上海全市地铁运营的申通地铁集团,在未来持续推进的地方国企改革过程中,具备一定想象空间;公司作为上海本地公交企业,将能侧面受益迪士尼带来的人流利好。■

责任编辑:马天元 SF180

相关阅读

йҪصĵ

ΪйҪصĵǡ֤Ͷгȶ͡žΣṹھЭƽͬʱҲòĿѡأȡᡣ

ά

ǰAɸĸҪìʲô

йתȱֱʵֲ֧ǵǰAɸĸҪìܣӿȷעƸĸ·ͼʱڸĸսϣҪַʱгԹĸ֧֣עҪĻʩ裬ҲDZСͶߴʩǰᡣ

DzǺͶѡ

ڰôڼѾأҵʲծҵʵʩϸŴծİҵٸIJѹҵΣֱ٣ͥĿǰծˣƽÿͥҪÿµ20%룬Գÿծ

˭вԪĩտ񻶵ĵ

вԪܹĩտ񻶣гͶĽʵƶȽϴ©¡AɵгǷͶġͶʡĻˣвԪûݡĩ֡ûгɡɡǵıһĻҲͲΪˡ

0